很多家长对于小学语文的学习表示迷茫,平时在家辅导孩子时也是无从下手。那是因为家长们还不了解小学的语文到底都在学什么,你得先了解这些,才能让孩子有目标!
小学语文到底学什么???
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基本就是这三大类。识字写字是基础,能够认识尽量多的汉字,会写一手漂亮的字,对以后各科的学习都有帮助。
阅读是学好语文的关键,能够读懂文章,理解作者表达的思想,看懂文章里各种修辞手法和技巧,语文成绩自然不会差。
写作是语文能力最直观的体现,语文所学的知识最终都呈现在一篇作文上,用词,造句,修辞手法的运用,文章结构的把握和内容的构思最终汇成一篇作文。
小学语文需要让孩子掌握哪些知识,可以从孩子的语文试卷中找到答案。如果孩子的语文成绩差,家长不要急着去到处寻找学习语文的方法,而是先认认真真的看一遍孩子的语文试卷,去找到孩子学习语文的难点,语文的学习是环环相扣的,哪一环出了问题,都会影响孩子语文的学习。
现在带各位家长一起研究一下孩子的语文试卷,看一看小学语文究竟学习哪些内容。
第一部分 基础知识
第一道题通常是“看拼音,写汉字”
主要考察孩子识字写字的能力,这是语文最基础的知识,绝大多数的孩子都能够轻松拿到满分,如果孩子这里出现问题,那就是语文基础不牢靠的体现,家长一定要高度重视。
第二道题通常是“根据汉字选择拼音”
重点考察平翘舌、多音字和常读错的汉字,将要考察的汉字灵活的运用在句子中,既考察了孩子对汉字拼音的掌握程度,又考察了孩子对这些疑难字运用的理解。
第三道题通常是“辨字组词”
将相似字放在一起考察,让孩子进行分辨和组词,例如“幻”和“幼”,需要孩子通过对比,分辨出两个字的不同,然后再进行组词,是对识字能力的进一步考察。
第四道题通常是“列举题”,或者是考察词义的“连线题”
这类题型的特点是考察孩子对词的理解能力和举一反三的能力。比如给出:尾巴长长的,然后填:月亮( )、天空( ),在识字组词的基础上开始强调灵活运用。
第五道题通常是“选词填空”
所选的词多半词义接近,比如“搜集”、“搜查”、“搜索”,孩子在做这道题时,除了要分辨这些词本身意思的不同,还要结合语境选择最合适的词,既考察了孩子对词的理解深度,又考察了孩子的语感。
第六道题通常是“句型改造”
有几种形式的考察,一是“把”字句和“被”字句的改动,二是“扩句”和“缩句”,三是打乱词组的重新组合。三种形式都是考察孩子对语法的理解,主谓宾的搭配以及对句型的熟练掌握。
第七道题通常是“修改标点符号”或者是“分句”
考察孩子对于标点符号的掌握以及语感。熟悉句子的结构,并且能够把口语化的句型书面化,这种类型的题目在高考仍然涉及,难度较大,不易掌握。
第八道题通常是“默写”,多为古诗词填空
考察孩子的记忆力,对于课本重点内容的背诵和默写能力,孩子在这里出错大多是不够细心,能够熟练背诵,但是默写会出错,有些古今意思不同的字很容易写错。这种类型的题会伴随孩子整个语文学习生涯,也是高考的必考题。
第九题通常是“句子排序”
这是在识字、组词、造句的基础上进一步的深化,对于孩子而言,难度较大,容易出错。家长可以通过让孩子多阅读,来培养孩子的语感,对于解决这类题型以及整个语文的学习都有很大的帮助。
前九道题分别从识字、组词、造句入手,由易到难,层层递进,全方面的考察孩子语文学习情况,通过分析孩子的语文试卷,家长能够轻易发现孩子在语文学习中出现的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孩子的语文学习成绩。
第二部分 阅读
第二部分是阅读能力的考察,通常是一篇简短的课外文章阅读。
考察的内容包括:
在文章中填写符合上下文的句子,
找到文章中描写XX的句子,
这篇文章所要表达的意思等等,
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阅读理解”。
阅读理解,顾名思义就是阅读文章后,对文章的理解,主要是考察孩子的理解能力。这道题失分多的孩子,平时的阅读量都特别少。
家长要多带着孩子读一些课外书,既能丰富孩子的知识量,培养阅读的良好习惯,也能锻炼孩子的理解能力,当孩子读的文章足够多,这类型的题目就等于送分题。
第三部分 写作
在小学的语文试卷里,写作的分值相对较低,小学生写作多是流水账式的记叙文。写作其实是语文基础学习的实践运用,基础知识的那九道题所考察的内容都汇集在写作里。一篇优秀的作文能够反映出孩子语文的真实水平。
提高孩子的语文写作能力,首先是牢固孩子的语文基础,有了好的根基才能够盖高楼。如果孩子的语文基础差,第一部分失分多,那家长要先帮助孩子牢固语文基础,才能去考虑提高写作能力。
其次是增加孩子的阅读量,多读书才能够积累素材,增长见识,写出好的作文。另外家长也可以为孩子挑选合适的优秀作文书,好的作文能给孩子更多的灵感和启发。
孩子语文成绩差,不要再盲目的为孩子找方法了,不如抽时间看一遍孩子的语文试卷,那里也许有你想要的答案。
1句中有多重限定或修饰成分,可考虑是否语序不当或赘余
例1:在休息室里许多老师昨天都同他热情地交谈。句中的多重状语语序不当,正确的语序应该是:“昨天,许多老师在休息室里都热情地同他交谈。”或“许多老师昨天……”
例2:参加这次探险活动前他已写下遗嘱,万一若在探险中遇到不测,四个子女都能从他的巨额遗产中按月领取固定数额的生活费。句中“万一”与“若”重复,属赘余。
2句中有并列成分,当考虑它们同其他成分是否搭配或照应,它们是否存在从属关系或交叉关系
例1:今年春节期间,这个市的消防车、三千多名消防官兵,放弃休假,始终坚持在各自值勤的岗位上。句中并列主语中“消防车”同动词谓语“放弃休假”“坚持”不搭配。
例2:许多穿裙子的妇女和青年正在那里拍照。句中的定语“穿裙子的”和中心语“青年”不搭配:“青年”和“妇女”词义有交叉,不能并列。
例3:文件对经济领域中一些问题从理论上和政策上作了详细的规定和深刻的说明。句中的“从理论上和政策上”与“详细的规定和深刻的说明”照应错位,应将后者的语序打个颠倒,方可照应。
例4:采风小组搜集了近七百万字的民间故事、七百余首情歌和少量民歌。“情歌”与“民歌”互有包容,二者是交叉关系,不能并列。
3句中出现选择性判断词语,考虑可能存在一面与两面搭配不当的语病,但须注意,有些句子“症状”明显,但并没有语病,辨识要小心,谨防掉入命题者的陷阱。
例1:我们能不能培养出“四有”新人,是关系到我们党和国家前途命用的大事,也是教育战线的根本任务。谓语部分只有一面:“是根本任务”,而主语部分却说了两面:“能不能”,主谓不搭配。
例2:储蓄所吸收储蓄额的高低对国家流动资金的增长有重要作用,因而动员城乡居民参加储蓄是积累资金的重要手段。“高低”是两面,“增长”是一面,但由于储蓄额的高和低都是增长,所以并不存在两面与一面不搭配的语病。
4否定、多重否定或否定加反问,应考虑句意是否明确
例1:睡眠有三忌:一忌睡前不可恼怒,二忌睡前不可饱食,三忌卧处不可当风。“忌”和“不可”双重否定,使意思反了。
例2:雷锋精神当然要赋予新的内涵,但谁又能否认现在就不需要学习雷锋了呢?“否认”“不”与反问语气构成三重否定,使意思反了。
5代词指代句中内容应考虑指代是否明确
例1:之华同志去世前,满心希望我能写一篇有关秋白同志文学活动的文章,就像他写《序言》一样。句中“他”是指“之华”还是指“秋白”,不明确。
例2:欣赏一首好诗不容易,创作一首好诗更不是简单的事,小王对诗歌情有独钟,因此,他平时在这方面做了不少努力。“这方面”是“欣赏”还是指“创作”,不明确。
6句中出现数字,可考虑数字说明是否前后矛盾或重复,是否有歧义等
例1:这个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据有关人员保守估计,直接损失至少在六千万元以上。“至少”与“以上”矛盾。
例2:这两年,不少名牌彩电的价格和前几年比,几乎下降了一倍。“下降”与“一倍”不搭配。(“倍”仅表示增加。)
例3:局长嘱咐几个学校的领导,新学期的工作一定要有新的起色。是说一个学校的几个领导,还是不同学校的几个领导?有歧义。
7句中有判断动词“是”,可考虑主语与宾语是否搭配
例1:东端有两座石碑,一座是乾隆题燕京八景之一“卢沟晓月”四个大字,碑的四周有四根龙抱柱。“一座是”与“四个大字”搭配不当。
例2:这种“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的高风亮节是我们永远学习的榜样。“高风亮节”与“榜样”不搭配。
8句中有介词或连词,可考虑其是否用得恰当
例1:他们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并没有消沉,而是在大家的信赖和关怀中得到力量,树立了克服困难的信心。句中第二个介词“在”使用不当,应改为“从”。
例2:3月17日,6名委员因受贿丑闻被逐出国际奥委会,第二天,世界各大报纸关于这起震惊国际体坛的事件都做了详细报道。“关于”应改为“对于”或“对”。
9句子是复句,应考虑分句顺序是否正确,关联词语是否恰当,分句关系是否符合逻辑
例1:一个人有错误不加改正,如果是很小的错误,也可能会酿成大害。该句是让步关系的假设复句,“如果”应改为“即使”。
例2:《红楼梦》写了那么多的人,就是因为作者和他描写的对象长期相处,深深理解了他们的一切。分句间没有因果关系。
10如果句子的“病状”不明显,可压缩句子的主干,看相关成分是否搭配、残缺,或结构是否混乱等
这是辨识病句最基本的方法,除辨识复句外,辨识单句,也必须以此为基础。在一时找不到“病症”的情况下,适宜采用这种方法。
例1: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科技知识的价值日益显现,人类已进入知识产权的归属和利益的分成,并已开始向科技工作者倾斜。主干“进入”不能与“分成”搭配,即成分残缺,需在“分成”之后补上中心语“的时代”,才通顺。
例2:针对国际原油价格步步攀升,美国、印度等国家纷纷建立或增加了石油储备,我国也必须尽快建立国家的石油战略储备体系。“针对”与“攀升”不搭配,状语“针对”的中心语“的形势”残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