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象力就是人对头脑中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创造出来的过程,它不仅是感知过的事物形象的重视,而且还能产生过去从末接触、感知过的或现实生活中不存在的事物,所以说,它是思维活动最主动积极的创造因素。
爱因斯坦就曾说过:“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
因此,在小学阶段,就应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想象力的培养。那么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呢?
1、明确引导目的,提高学生想象意识
教师是教育的领导者和设计者,承担着合理引导教学方向的神圣职责。语文教师在加强学生想象力的培养时,应把方向性和合理性作为两个主要标准:首先,想象是一种脑海里抽象意义的形象再现,是一种深层次的形象感悟和体验,这样一种积极状态的头脑风暴,需要教师在其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作出针对性、目的性的引导,确保科学性、合理性想象的形成;其次,处于小学阶段的少年,随着大脑的不断发育和成熟,具备很大的想象潜能,但他们的想象往往因缺少生活经验而缺乏必要的客观性和合理性。
语文教学应对学生发挥想象的方式和范围制定一定的标准,并作出相关的引导,合理想象是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但想象不代表异想天开。因此,语文教师对小学生想象力的引导和培养时,首先做到充分尊重和鼓励,然后牢牢把握适度和合理的原则,为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础。
2、虚实结合,遵循想象思维能力的发展规律
人的想象力发展的基本规律是:由具体形象思维发展到抽象思维,在语言文字训练过程中,有许多抽象概念小学生没有感知过,这些想象概念如果得不到形象的支持,如果没有形象的思维的参与,那是无法理解的,即使教师反复讲解,学生背得再熟,也难以形成准确的表象,达不到学用结合的目的,只有遵循想象思维能力的发展规律,从具体形象的事物出发,逐步来揭示事物本质,对于学生比较抽象的概念,教师要引导学生运用自己有的日常生活的概念或感性知识进行积极的想象思维活动,这样的教学方法遵循了想象思维能力的发展规律,既增进了遵师爱生的感情,又强化了词语训练,培养了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受益匪浅。
3、创设宽松情境,激发学生想象潜能
传统的语文课堂,是机械的讲授模式,缺乏活跃的课堂气氛和学生自由发挥想象的空间。这样的教学模式对学生想象力的培养和发展是一种消极、被动的束缚,对语文文学素养的熏陶和培养也相当不利。小学生的想象力具有巨大的挖掘空间,教师有必要通过营造和创设情境教学来对学生的文学想象力进行适时的引导。
例如,在“春天在哪里”一课程的学习中,教师可以使用媒体教学,配合慢节奏的音乐,把投影创造成一副春天的画卷,将课文中描写的春天美景囊括其中。学生置身于情境的美好感受中,身心十分放松,此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良好的课堂情境使学生对课文内容和表现手法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同时对文学意境也有了充分的感知和欣赏。
语文是文学创造的天堂,是学生创新思维的源泉,也是借助想象力点燃文学热情的精灵。增强学生的想象意识,丰富学生的想象体验,应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得到充分的重视和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