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报班:   
快捷登陆: QQ登录 微博登录 你好,欢迎来到新东方
账号 密码 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新东方网>上海新东方学校>上海新东方泡泡少儿>家长课堂>正文

为何总有校园欺凌被当作“开玩笑”?

2018-01-30 15:09

来源:搜狐教育

作者:搜狐入驻作者

疑问

治理方案发布后,

有多少校园欺凌依旧

被当作开玩笑?

前不久,教育部联合十一部门印发了《加强中小学生欺凌综合治理方案》的通知。《方案》中,明确界定了校园欺凌的概念,此举就是为了严格区分学生欺凌与学生间打闹嬉戏。

但是颇为讽刺的是,就在《方案》发布不久后, 媒体就曝出“女中学生遭同学轮流掌掴,教育局工作人员称是在‘开玩笑’”的荒唐事。

治理方案发布后,还有多少“校园欺凌”被当作开玩笑?

要点 | 速读

1、尽管官方给了校园欺凌的定义,看从现实情况来说,人们对于校园欺凌知之甚少。

2、面对校园欺凌这一复杂的社会问题,本应该是全社会合力去干预解决,但现实却是,孩子们往往只能依靠个人力量“自愈”。

3、由于缺乏相应的专业知识,家长和老师,不但没能预防和治理校园欺凌,反而可能进行二次伤害。

3、校园欺凌防治犹如九龙治水,似乎每个部门都肩负着相当沉重的责任,但却缺乏具体执行的策略。

4、制定出更具体、更易操作的文件,已经迫在眉睫。

文明的方案,为何管束

不住暴力的拳脚?

前不久,教育部联合十一部门印发了《加强中小学生欺凌综合治理方案》的通知。

《方案》中,明确界定了校园欺凌的概念,还指出学生欺凌的蓄意性以及恶意性,列举了学生欺凌的常用手段涵盖肢体、语言及网络等,强调了欺凌对于受害学生的身体伤害、财产损失或精神损害等危害。此举就是为了严格区分学生欺凌与学生间打闹嬉戏。

这其实是件喜大普奔的事情。

为什么这么说?

因为只有明确了概念,接下来才能开展预防、干预、追责、立法等一系列问题。这么多年来,无数的“欺凌事件”因为无法定性是否为“欺凌事件”,而最终被搁置,被遗忘。

比如2016年12月闹得沸沸扬扬的“中关村二小‘欺凌’事件”。一位自称中关村二小四年级一名10岁男孩的妈妈发文表示,孩子在学校被同学用厕所垃圾筐扣头后,出现失眠、厌食、恐惧上学等症状,被医院诊断为“急性应激反应”。家长认定此类事件已经构成校园欺凌。但学校则经多方调查了解,涉事双方属正常同学关系,偶发事件不足以认定构成校园“欺凌”。

这件事被拿到舆论场,社会各界争执不休近一个星期,但最终无法统一意见。

因而《方案》一经出台,就赢得了从学界、舆论界的广泛支持。

但是颇为讽刺的是,就在《方案》发布不久后, 媒体就曝出:

中市汉台区一名16岁高二女生在学校被同桌用笔扎得满腿是伤,学校调查后认为“是同学之间开玩笑,玩过了头”。此前,湖北嘉鱼一名女中学生遭到同学连续掌掴,当地教育部门工作人员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学生们是“在一起开玩笑”“本身也是个好玩的事情”。

有媒体评论称“工作人员硬把校园欺凌说成是开玩笑,这本身才是最大的玩笑。”校园欺凌关于每个孩子,每个家庭,容不得开玩笑,但是治理方案发布后,为何校园欺凌被当作开玩笑?

你真的了解校园欺凌么?

我们承认校园欺凌很严重,这样的认知大多来自媒体,比如2015年媒体曝出,重庆荣昌五名初中女生集体打耳光“教育”室友小兰,致使其十级伤残,只因室友太邋遢。

又比如,2014年9月21日,延安吴起县高级中学6名高二女生持刀逼5名学妹脱光衣裤集体猥亵,拿水果刀划伤女生胸部,用啤酒瓶捅女生下体,残忍程度令人发指。

但是,现实生活中,有多少人能够准确而警醒地意识到自己身边正发生着校园欺凌?

媒体上曝出的欺凌事件,往往极具视觉冲击力,也极具暴力。

这些只是海面上的冰山一角,巨大的校园欺凌问题如同冰山,隐匿在海平面之下,不为人们所知。

曾有学者在湖北省Y市W中初二一进行访谈,发现学生和老师存在着巨大的认知差异。班主任李老师在访谈认为每学期班级内发生"一、两次"校园欺凌,如打架斗殴或者孤立某个学生,并且认为这些都是个别现象,而且具有偶然性。然而该班学生填写的问卷显示约17%的学生每周一次W上频繁地被欺凌,20%学生每月一次上被欺凌,其中W语言欺凌为主(60%)。

陈世平曾调查研究发现教师对威胁形式的欺负和抢夺钱物形式的欺负比学生评价得更为严重,而学生对社会排斥型的欺负和侮辱型的欺负比教师评价得更为严重。

这样的认知差异,其实暴露出巨大的问题——尽管官方已经给出了何为“校园欺凌”。但是人们对于“校园欺凌”的认知,远远还不够。

校园欺凌就在身边,

为什么你就是看不到?

事实上,校园欺凌,不只是肢体上的暴力冲突。

研究者一般都将欺负行为划分为以下三个类型:直接身体欺凌、直接言语欺凌和间接欺凌。

直接身体欺负是指欺负者一方利用身体动作直接对受欺负者实施的攻击,如打人、踢人和损坏、抢夺他人财物等;直接言语欺凌是指欺凌者一方通过口头言语形式直接对受欺负者实施的攻击,如骂人、羞辱、讽刺、起侮辱性外号等;间接欺凌是指欺凌者一方借助于第三方对受欺凌者实施的攻击,如造谣离间和社会排斥等。

我们往往关注更为暴力的肢体冲突,而对无形的,精神上的欺凌熟视无睹。比较轻微的肢体攻击往往被认为是“小打小闹”,辱骂、当众嘲笑和网络上传播八卦可能被当做“开玩笑”,而社交排斥则被看成“孩子之间的小矛盾”或是被孤立者“人缘差”。

但与人们的认知相反,相比于直接身体欺凌,直接言语欺凌和间接欺凌发生的频率更高。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调查与数据中心一项针对全国28个区县10279名初中生的年度追踪调查显示,有49.6%的初中生遭受过语言欺凌,37.7%的初中生遭受过社交欺凌,14.5%的初中生遭受过网络欺凌,而遭受身体欺凌的初中生为19.1%。

并且,由于间接欺凌以及直接言语欺凌不被人们重视,其杀伤力更大。2015年,青岛一名长期遭受同学欺凌的16岁男孩因被同学捉弄不许上厕所,在学校跳楼致重伤;2014年美国发生一起13岁华裔女孩开枪自杀案,据女孩父母的指控,该女孩长期在学校遭受包括语言欺凌、网络欺凌等在内的多种欺凌,导致厌学、抑郁并最终自杀身亡。

而即使认识到了这是校园欺凌,有不少家长和老师并未重视此事,甚至认为此事是孩子成长的必经之路。

简单粗暴地认为,一个巴掌拍不响。甚至将校园欺凌视为个体无能的表现,比如因为孩子太笨,太不合群,活该被欺。但无数的专家学者从多年的调查与研究得到的一致共识就是,出现校园欺凌现象的原因复杂多样,包括社会失范、家庭失范、社会互动中的权利不平等等。

而校园欺凌其实不像某些家长和老师们所想的,“过去就过去了”。但恰恰相反,这些“过去的事情”,会不断地影响着受欺凌者。许多研究和调查发现,受欺负者比一般儿童,甚至比欺负者有更严重的抑郁者倾向,他们感到孤独、焦虑,有的在小学期间就有自杀的念头。这样的影响,甚至会影响一生。

面对校园欺凌,

往往只有孩子一个人在战斗

更为可怕的是,孩子们往往求助无门。

面对校园欺凌这一复杂的社会问题,本应该是全社会合力去干预解决,家长与老师本应是最为信任的战斗伙伴,但是现实却是,孩子们往往只能依靠个人力量“自愈”。

2016年,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与联合国秘书长特别代表办公室合作,开展了一次网上民意调查(U-报告),收集了全球10万多名青少年有关欺凌经历的看法。尽管2/3的青少年说他们曾经遭受过欺凌,但他们中40%以上的人没有告诉任何人他们受到欺凌。

[为什么选择沉默?]

为什么选择沉默或者不告知?被欺凌者威胁从而不告知,或者因为羞耻而不告知都是原因。但最为重要的原因却不在于此。

校园欺凌除了以大欺小这样一个特性外,更为重要的一个特质便是“持续性”,然而多数的家长和教师认知不到这一点。

张文新在其专著《中小学生的欺负问题与干预》就中指出,教师希望通过某种措施制止或消除欺凌行为,而学生则希望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使自己受到的伤害变小。告知家长和老师以后,家长和老师只能制止一次伤害,而无法长期有效地解决欺凌的问题,倾诉之后反而处境反而更恶劣。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家长和教师的知情,反而对孩子造成二次伤害。

[我们的专业培训,一片空白]

这也透露出另一层问题,最应该作出预警并提前预防,妥善处理的关键人物——家长和老师,他们可能真的同孩子一样,束手无策。

一名任教10年的女班主任就曾对班上屡教不改的"霸王"无计可施,多次表示"我真的不知道怎么办了","每次就那几招,他(欺凌者)都清楚了。”

中国教师报总编辑刘华蓉就指出:“相当多的老师没有能力去发现孩子中存在的欺凌现象,如何把防欺凌文件落到实处,怎么判断欺凌、怎么帮助学生走出欺凌,事后有没有修复机制去修复孩子与同学之间、学生家庭与学校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关系,都是需要专业培训的。”

但是,相比于国外定期的培训和派遣专业人士坐镇校园,国内相关的领域的培训,几乎一片空白。

[学校这把大伞,无法护住学生]

在家长和老师这两大阵地失守之后,作为校园欺凌事件地的学校,理应肩负起保护孩子的使命,而在实际操作中许多学校采取推卸责任的态度。

学校抱有一切维持教学秩序和提升升学率为主旨、目标的工作理念。班主任处理无效或事态严峻、事发突然的校园欺凌才会惊动学校政教人员, 除非引起死亡或轰动的社会舆论,学校更倾向于内部凭经验简单化处理。校园这把大伞并不能保护住学生。

对此就有专家指出,校园欺凌防治犹如九龙治水,似乎每个部门都肩负着相当沉重的责任。然而,看似负重而行,有时结果却是茫然自失。受制于各种主客观因素,相关部门各行其是在现实生活中并不罕见。

无知是要付出代价的,

但这代价不该再让孩子承担

无知往往要付出代价,然而这样的代价,却是让孩子来承担。

2015年9月6日,青岛的16岁少年王青(化名)从小学到高中被欺凌7年,忍无可忍之下他拿刀捅死同学,被判10年有期徒刑。其实,王青曾经多次向家长求助,但他的求助在父亲眼中就是“孩子间的玩笑打闹”,不以为然。

向家长求助未果后,王青只能向老师求助。老师只能对施暴者口头批评、谈话教育,不能采取更严厉的措施,在这之后王青遭到了更凶狠的报复。老师,也没能真正地保护王青。

2015年4月23日,山西运城绛县15岁的张超凡在网吧被6名同学殴打长达4小时后致死。直到儿子去世,张超凡的妈妈才知道儿子在学校竟然“几乎天天被打”。

这样的悲剧,每年都在发生,甚至每天都在发生。如何让悲剧不再重演?

事实上,校园欺凌问题是全世界的难题,但并非无解。

[挪威]

比如遥远北欧国家挪威。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开始关注并展开全国性的反欺凌运动。

1983年,挪威3名青少年学生疑因遭受校园欺凌而自杀,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教育部委托卑尔根大学负责校园欺凌预防计划的开发与实施,时任教育部部长的奥维斯教授为项目负责人。这样的干预计划,是真正全社会、全体系的干预计划。

奥维斯将干预计划分为学校、班级、个人为三个层面,每个层面都有具体落实的策略。

在学校层面就要求,首先全面排查本校的欺凌情况,并成立专门的机构或者管理岗位,责任到人,同时制定相应的校规。

而在班级方面,要求学生和教师共同确立班级行为规则。通过召开班会方式,由学生自己讨论确立怎样的班级规则,班会上就人际关系进行讨论,留出一定时间讨论校园欺凌问题,提高预防欺凌行为的意识。其次,建立共同学习制度。班级中建立学习小组制度,培养学生对他人的关心和接纳的态度,增加学生间友好交流的机会,构筑良好的班级关系。

而在个人上,则配置专业的防治校园欺凌的教师,同时任课老师则提供专门定期的培训。

在此之外,还包含书目、问卷、指导人员等一系列配套资源,以保证以上规定可以真实有效地落实。

短短三年下来,挪威的校园欺凌现象减少了50%。挪威也因此成为世界上校园欺凌预防代表性国家,欺凌预防项目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

[日本]

也许北欧太过遥远,不具有参考价值,那么不妨看看,隔壁日本。他们的校园欺凌问题也很严重。日本从上世纪70年代起,校园欺凌问题层出不穷,并且不断向阴湿化方向发展(即通过社会排斥,孤立、捉弄、侮辱人格等方式来达到欺凌的目的)。面对此,日本下了大量的功夫来整治。

首先是在立法上,相比于道德说教,法律法规的震慑意义不然而喻。日本针对青少年的违法范围,制定出一套比较完整的刑事立法体系和司法追诉体系。因而年龄不再成为有力的挡箭牌,犯了错误,一样要承担责任,只是惩罚措施同成人不同而已。

在具体的推进法中明确规定了防止欺凌发生的具体措施,比如,建立相应的通报机制,早发现早治疗,同时发现后,建立相应的沟通机制,尽量保障受欺凌者的权益;明确规定“学校设置者和学校应当对本校教员在有关防止校园欺凌对策方面开展相应的研修和提升资质上采取必要措施,这意味着,在法规层面明确为教师提供相应的专业培训;明确规定了学校承担的六项义务:通报义务,确认、报告义务,支援、指导、建议义务,学习环境整备义务,情报提供义务,协作配合警察义务等。

[美国]

而大洋彼岸的美国,也一直战斗在在校园欺凌干预的最前线。

同日本、挪威一样,美国都有明确的法律法规,以保障治理校园欺凌的合法性,将校园欺凌问题区别于其他形式的不良行为,甚至上升到法律层面。

其次,在学校范围内建立预防机制,比如安设监控器等,并且建立了以治为主的应急机制,并且流程清晰而明确,做到责权分明,因而,一旦发生校园欺凌时间,学校将针对不同性质不同程度的校园欺凌事件进行归类,分别拟出一系列有针对性的干预手段。保障第一时间解决处理,不至于拖延从而影响对校园欺凌的打压。

尽管国情不同,方式也不尽相同。但这些成功的国外经验,其实为我们提供了不少的借鉴意义,比如,预防永远比事后处理有效;比如,要有明确的法律法规;比如,要做到有效治理校园欺凌问题,必须做到多方面合作、全社会联动;比如,人才永远是硬道理,要注重制度建设和人才培养,才能形成校园欺凌治理的长效机制;比如短期应对机制和长效预防机制要结合……

但最重要的在于,从现在行动起来。

正如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主任何秀超,在教育部新闻发布会上说:“我们在防止学生欺凌方面取得了一些效果,但确确实实在一些地方还存在着防止学生欺凌重视不是特别够的问题,多方联动的机制还没有健全,对惩戒学生欺凌的手段还很缺乏,特别是对欺凌程度的界定、程度的划分、不同程度欺凌情形的处置还缺少明确的规定。基层部门(包括学校)抓紧时间出台一个更具体、更易操作的文件。”

无知是要付出代价的,但这样的代价,不能再让孩子背了。


免费预约泡泡试听大礼包
姓  名 *   
联系方式 *   
学员年级 *   
所在学校 *   

新东方上海学校:官方微信(微信号:shxdf2000)

扫一扫二维码,关注我们的官方微信,更多惊喜等着你!

相关推荐

  • 最新资讯
  • 升学资讯
  • 学前
  • 小学

版权及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含本网和新东方网) 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仅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转载稿的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新东方",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见稿后在两周内速来电与新东方网联系,电话:010-6090855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