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80后的家长,大部分人对教育的理解都是支持,他们大多都经历过就业难的现实,深知奋斗的艰辛,读书时的每一次升学都见证了身边大量被淘汰的小伙伴,也看到了他们的命运。深深恐惧自己的孩子成为自己当年那些“被淘汰”的小伙伴,感觉“输不起”。
因此从小给孩子报辅导班,选择最好的学校,只要是需要花钱的地方,家长都是非常的支持,他们对孩子教育支持的同时,更加注重实际,选择合适的,才是最好的!
尽管70、80后一代家长有很多先天优势,但是不可回避的现实无情地摆在面前:
如择校、攀比、经济负担过重、隔代教育问题、期望值过高等让年轻家长们常常是顾此失彼,心态上焦虑不安,面对孩子时常常情绪掌控不好,比如因为孩子的分数,写作业的拖拉磨蹭,老师的点名批评,亲子矛盾和冲突等让家长们深感教育的艰难。
这样导致很多父母都处于过度焦虑的状态。
孩子只不过是一次数学考试没考好,就头皮发麻:“完了,看来他没有数学天分,以后小升初、中考、高考可怎么办呢?数学是高考必考的科目,看来他上不了好大学了。上不了好大学,一辈子不就完了吗?”
还有些父母,好像如果没有事情可以焦虑就活不下去。
先是焦虑孩子说话晚,孩子会说话了,又焦虑孩子没礼貌、乱打人;孩子不打人了,又开始焦虑孩子不好好学习;孩子认真学习了,又焦虑孩子能不能考上名牌大学,甚至是以后结婚生子······总之,前面的焦虑刚消失,后面的焦虑便接踵而至。
曾经在网上看到一个故事,有位女生给在国内的父母写信说:
爸爸妈妈,我在美国一切都好,最近还交了男朋友。他虽然只是初中毕业,没有工作,但是没关系,我向同学借钱给他用,因为真爱是无价的。他比我大19岁,对我就像对女儿一样疼爱,我很喜欢这种感觉。他有时候不开心了会打我,但我不会怪他的,因为总是我先惹他生气的。他有很多爱好,比如滑雪。我们上周一起去滑雪,他把我拉上了黑道,我把两条腿都摔断了。所以,我现在是躺在医院里给你们写这封信····
好了,其实前面说的都没有发生,我在美国一切都好,没有交男朋友,身体也很好,只是这学期有一门功课没有及格。
显然,这位女生是怕父母对她有门功课不及格大发雷霆或者过于担心,虚构了前面那些更糟糕的场景,先吓父母一下,等到父母担心到了极点才说出她遇到的真正的问题。这时她的父母肯定已经发现,功课不及格这个以前他们非常担心的问题,与女儿生命有危险、摔断了两条腿、被老男人骗相比,其实不是什么大问题。
对于焦虑的父母,
请问:你对孩子的底线是什么?
大部分家长都希望孩子长大了能够自食其力,有一个快乐的心情,活得健康一点就可以。至于是干什么出类拔萃的工作,那是锦上添花的东西,能达到当然更好,做不到,那就像个健康的人一样活着就好。
可以说这是家长的本心,但被社会的各种渲染给遮盖了,毕竟从众是很强大的压力。
家长如何减少自己在教养孩子过程中的焦虑?
当我们感到焦虑时,往往不由自主地从外界找原因:工作压力大,同事不愉快,家庭不和谐,孩子不听话等等。很少有人知道,外界的因素仅仅是引起你焦虑的外因,你如何反应这些外界因素,取决于你的内因,你具有什么样的情感、认知、行为模式。
1
家长们要了解一个心理学的真相:一个孩子在没有外界干预的情况下,他们都有能力朝着社会期待的方向去成长,并且会成长的很好。人生来就有求生、积极、向上的力量。所以,父母能做的,就是信任孩子。相信孩子是愿意往好的方向发展的,不刻意跟别的孩子比较,不用讽刺挖苦的语言,在孩子需要的时候,提供相应支持。不必纠结一次考试没有考好对孩子会造成什么天大的影响,这只会让家长更加焦虑。
每个人一生都会经历大大小小各式各样的创伤。我们不可能没有经历过父母吵架,老师批评,同学同事矛盾等等,正是因为这些个“创伤”,才促进了我们人生的每一步成长和成熟。我们所处的环境是多元化的,只要没有经历极端的伤害,一个人,哪怕是很小的孩子,他的潜意识里总会找到向上的力量让他继续向着好的方向前行。
2
我们要明白一个道理:家庭教育,首先是家庭,其次才是教育。当一个家庭有良好的氛围,有统一的价值观,有爱,也就无需专门的教育方法。而且,所谓的家庭教育方法,其实是根本不存在的。准确的说,更应该是家庭教育观念。父母怀有正向的价值观,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保持有情趣的生活品质,愿意相互包容,给孩子营造一个和谐恩爱的家庭氛围,比任何的教育都有用一万倍。父母愿意注意和约束自己的日常行为,来做到对子女的言传身教,才是最好的家庭教育。
3
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无论是孔子还是柏拉图,都讲究“因人而异“、”因材施教”。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世界上没有适合每个家庭,每个孩子的教育方法和标准模版。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性格特质和天赋特长,尊重孩子本身的发展需求才是关键。除非你想把孩子刻画成一个呆板的木偶。别人的兴趣班,别人的成绩,别人的优点,别人上了重点学校,都不是拿来要求和约束自己孩子的标准,更不是引发自己焦虑的理由。
4
我们伴随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其实也是我们内在的那个没有完全长大的小我,在不断成长的过程。这些容易焦虑的家长,其实心里都住着一个没有完全长大的自我。比如有的妈妈不能冷静的处理孩子的捣蛋,动辄就大发雷霆,其实就是她内心的小自我没有长大,还跟个小孩一样,遇到不顺心就大哭大脑,坐地打滚儿。所以说,很多时候,孩子反倒是我们的老师,看到孩子的行为,就能反观到自己的问题。自己不能接受什么,不能控制什么,往往就是我们内心没有长大成熟的那一部分,需要不断的自我修炼。
5
活到老,学到老。如果父母自身也在成长,他们就不容易对适应社会产生焦虑和恐慌。多用知识武装自己,才能有更多的自信来面对教养孩子过程中的问题。学习的目的不应该是掉入知识本身,我今天读了什么教育书籍,听了什么教育微课,参加了什么育儿讲座,学习的目的应该是让自己拥有平常的、不杞人忧天的精神状态。就像你不必每天纠结吃什么会让孩子聪明,孩子发烧了要不要吃药,要不要给孩子报特长班,孩子上小学了还不爱学习怎么办,将来孩子考不上重点学校怎么办,学的专业不好找工作怎么办......了解更多的知识和观点,是为了让我们更加淡定和成熟的,而不是让我们变得更加焦虑和纠结的。
6
不较真儿。很多时候,不是你做的不好,而是你太较真儿。之前读过一篇文章,说为了让孩子有一个好的成长环境,妈妈选择只让孩子跟那些跟自己教养观念一致的家庭中的孩子玩。这不光是较真,还是天真。社会是个大染缸,谁能保证从幼儿园开始,一个班里这30几个孩子的家长的育儿观念跟你的都一样!所以,差不多就得了,只要不是原则问题,别动辄就上纲上线,放过自己吧!
7
真正从孩子的心理需求出发,而不是考虑自己的心理需求。父母对孩子的很多期望,其实是一种心理投射。很多家长焦虑,是因为自己停止了成长,面对逐日剧增的社会竞争倍感焦虑。但是他们不努力让自己去学习去成长,而是将压力全放在孩子身上,这实际上就是一种转嫁焦虑的行为。之前的文章曾经写过一句话“爱孩子的最高境界是如他所是,而非如你所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