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新闻,难过愤怒之余,内心更是深深的担忧。
而据《“女童保护”2016年性侵儿童案件统计及儿童防性侵教育调查报告》的数据显示,2016年媒体公开报道的14岁以下儿童性侵案件为433起,平均每天曝光1.21起,同比增长近三成。其中,女童被性侵的比例为92.42%,而有7.58%的男童也遭遇过性侵害。
这些数字实在触目惊心,警醒我们对孩子的保护决不可又有丝毫的掉以轻心。无论孩子在幼儿园还是小学、初中,无论父母多么努力,也无法做到24小时、无缝隙贴身保护,孩子总有独处、落单的时候,所以,教会孩子自我保护、远离性侵害更关键。
对此,作为一名心理医生,也是孩子的妈妈,对于如何及时发现孩子有没有被虐待和性侵,我想提几点建议。
01
细心观察,警惕孩子的异常行为
比如,原来安静内向的,变得暴躁易怒;原来活泼好动的,变得沉默寡言,甚至把自己锁在房间里。
还有一些孩子不断做噩梦,从梦中哭醒;还有一些会莫名其妙哆嗦,动不动就尖叫,控制不了自己的身体。
如果孩子突然对某人表现出了害怕和回避,那么也需要小心。
心理学专家还研究发现,如果孩子突然喜欢玩火,家长也要注意,有可能是受到了一些很严重的伤害。
一些年龄偏小的孩子在受到强烈刺激后,会通过图画来展现出来。他们会对火和鲜艳的颜色有强烈反应,在画面中可能出现蛇和火的图案。
如果出现反常情况,家长一定要先稳定情绪,弄清事情状况,对于孩子情况比较严重的,一定要求助专业幼儿教育者、儿童心理专家,针对孩子的情况进行评估和干预。
02
和孩子进行更深入和有技巧的沟通和互动
首先,在平时的亲子互动中,你需要让孩子感受到你是值得信任和倾诉的,这样ta才敢把事实、经历和感受告诉你,才不会因为害怕遭受你的指责、打骂而选择沉默。
其次,在沟通过程中,要有一个让ta感觉安全、可以放松的环境。
谈话不要猜测----你是不是做了什么,对方才会这样对你,更不要职责、批评孩子,更不要说你让我蒙羞之类刺激孩子的话。要积极的关注和倾听,给孩子更多表达的空间。
要用开放式问题进行提问,比如,‘那ta做了什么?’而不是问“ta是不是摸了你?摸了哪里?”
也可以试着通过“游戏”-过家家,或者通过故事、绘画来协助孩子表达,用孩子的方式、言语和孩子沟通。
03
家长不要在孩子面前展现自己过分强烈的情绪
父母特别见不得孩子被伤害的新闻,换成任何一位父母亲,孩子被这样对待都会心痛、气愤。
但是,如果是真心希望孩子好,建议事件中的每一位父母,先努力平复自己的情绪。至少,在孩子面前,不要表现出过分强烈的被害者情绪,如无法控制的痛苦、愤怒、仇恨等。
因为你们的情绪会直接传染给孩子,有时,父母的焦虑、恐惧、愤怒会带给孩子二次伤害。
父母要给孩子重建安全感,和孩子一起直面这个事件,并且明确地告诉孩子,施暴者的行为是错误的,爸爸妈妈也很生气,现在警察已经把施暴者带走了,他们不能再伤害你了,妈妈和爸爸以后会保护好你,你会很安全宝贝不用害怕,必要的时候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师帮助。
心理学最新研究表明,孩子孩子的所有经历,都会不同程度的影响他们一生。
这期间如果被虐待,会影响他们一生的安全感。让他们懦弱,讨好,也可能会变得暴戾,甚至可能造成更严重的心理问题。
最后,附上一个7分钟的美国防性侵教育短片,对孩子最合适的保护,是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