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报班:   
快捷登陆: QQ登录 微博登录 你好,欢迎来到新东方
账号 密码 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新东方网>上海新东方学校>泡泡少儿>正文

为什么上海小学家长比哪里的都焦虑?

2016-12-19 11:37

来源:

作者:

写在前面

最近,有一条新闻让人哭笑不得:

见到客户为孩子的入学焦头烂额,上海某公司的厨师王某,谎称有亲戚可以帮忙解决。结果,客户的孩子本是凭自己的能耐考上的,却归功于什么都没做的王某,让其“声名远扬”。最终,急迫的家长接踵而至,王某得以骗取12名家长共计15万元……

在这起案件里,骗子的行为固然可恶,但沪上家长的焦虑之深也可见一斑。

今天给大家分享的这篇文章,作者是“一个中小学在小城市就读的新上海人,正跟着孩子一起在上海经历小学教育”。他提出的这一问题,你有想过吗?

上海的教育资源,从外地学生和家长的角度看起来,真是羡慕妒忌恨。

本地的名牌高校复旦和上海交大在本地招生之多,令人牙根痒痒。举个例子,2015年,复旦和交大在上海一共录取1201名考生。其中复旦542名,这一年上海高考考生约5万名(请注意过去八九年间上海的高考人数下降了一半!),意味着每100个上海考生就有1名可以读复旦。

而相比之下,我的家乡广东省,2015年有75.4万人参加高考,只有25个录取到复旦大学的名额,比例是30000:1。

照这么看来,上海的中小学生应该是沐浴在阳光雨露里,愉快教育吧!

事实上却完全相反。上海的中小学家长是我见过最焦虑的一群家长(我没有太多接触过北京的家长),比很多小城市家长焦虑得多,原因为何?

一、造火箭的工厂

我们往往都会用自己身上的教育经历版本,来指导自己的孩子教育,特别是一些孩子还小或者没有孩子的年轻人会说,干嘛那么焦虑?我们小时候懵懵懂懂的,长大不也好好的吗?

我也非常想当然地,想把我的成长模式套用到自己孩子身上。

一个小城市孩子的教育往往是:进一个还可以的小学,在小学里排名中上,然后考到那个城市数一数二的重点中学,通常重点中学有直接录取和赞助录取之分。成绩差一点的孩子家里往往也会掏钱赞助,让孩子在一个相对不错的学校。这样,家长也就不怎么焦虑了。然后,到了高中毕业,可能有30-40%的一本比率,60-70%的二本以上比率。大家都有个高校去读,相安无事,读完找一个工作。

可是,在上海,一切好像就不是这么回事。全方位的竞争压力加上未来焦虑,更因为很多的信息不对称被加剧放大。

有人把养孩子比喻为造火箭,一开始殚精竭虑,以求各个零件精密无缺,但发射时也可能因为某个技术环节或者偶然因素而失败,即使成功了,它也就消失在遥远的外太空,偶尔发回一点信号:爸爸妈妈,我要钱...

当然,这是笑谈。

但是每一对生了孩子的父母,都已经把火箭胚胎造下来,谁不想自己的孩子志存高远?特别是,大批的新上海人中,都是当年通过寒窗苦读换来社会流动性,从小城市来到大上海扎根立足。他们很难想象自己的孩子会在学习上不如自己(至少在感情上不容易接受),最终要去到二三线城市的二三线大学就读。(我觉得老上海人也大致如此)

所以,新上海人一开始对孩子的期望就是比小城市高的。通常碰到一些孩子没上小学的父母说,我们对孩子是放养,没什么期望。但这个“没有什么期望”其实是有底线的:有个本科读就可以吧。

而回到小城市的“没有什么期望”,那就是这个孩子如果读不来书,父母就会想为他在社会找一条出路,可能就是去做生意,或者做一些甚至是所谓“贩夫走卒”的工作,讨个生活而已。新上海人断然不能接受出身优秀的自己的孩子会走到这个地步。

可是,当你的孩子进入小学,你会发现,想“有个本科读”其实也没有那么容易,如果你是“菜小普娃”(育儿网站术语,就是“菜场小学普通娃”),很可能你就没有什么出路了。为什么?因为上海的教育资源“马太效应”非常之严重。

先来看一个数字,前面提到的1201名录取复旦到上海交大的考生里,有50%来自6个重点中学,70%来自12个重点中学。这些重点学校里,一本率至少是80%以上,上海最有名的上海中学,一本率达到令人咋舌的99%。而普通的学校,一本率可能只有20%左右。

那么,一个普通的上海孩子,如何进入那些高产而有竞争力的教育链条呢?这意味着你要在小学入学、小升初、初中中考这三大关口PK掉相当多的竞争对手。

以2015年400名左右高三学生,其中139人能进复旦交大的上海No.1上海中学为例,它的高中生来源,主要是它嫡系的民办华育中学,其他学校大多只是零星贡献几个学生。这条链条继续追索下去,能进华育中学的,又大多是是上海小学的学生。因此,上海小学的学区房长年不衰,推而及之,其他的名校也大致如此。

所以,现在上海的学区房狂热已经不只是热在像上海小学这样的名牌小学,一大批第二梯队的小学也水涨船高,因为对于家长来说,这至少是保底选择。而且从理财的角度来看,学区房也是一种保值或者投资。第一梯队的学区房,单价已经动辄10万/每平方米以上了,第二梯队6-8万/每平方米倒是不错的投资对象。

但是,天下没有那么容易吃到的馅饼。争抢的人多了,变数就大了。

以小城市的思维来看,你对一个学校的生源,学生毕业去向比率,竞争力等等,通常有一个稳定的认识。但在上海,情况非常之复杂。家长对上述信息其实很难弄清楚,学校方面也往往不愿提供太明确的信息。而且上海的教育政策,包括隐性政策每年都在变,及时在网上公布的数字也赶不上变化。

教育部的“学区联动机制”,不再单一的一片学区对应一个学校,要多片学区对应多个学校,以这样来降低学区房热度。但那又怎样,学区房照样热着!

然后,前些年上海实施了一项政策,名牌高中的初中部全部实施民办化,也就是他们不挂钩学区房了。比如,上文提到的上海中学的初中部,就变成了华育中学。这样,一个小学生就不得不拼尽全力去争抢这些民办初中的名额。这种争抢一般是通过奥数成绩、参加学科竞赛获奖、加上美其名曰的“学校活动日”面试去达到的。导致大批孩子几乎从上小学开始就去读奥数,参加英语比赛,还要参加这些初中办的“小五班”,也叫“坑班”,提前去获得一些预备名额。

因为,在上海流行一句话,叫“初中不读民办,大学就读民办!”

在这里又要说回新上海人父母的一个明显特点,就是父母对子女教育的参与意识和参与力度,空前之高。

我们小时候的父母,对我们的教育,基本属于放养式的,他们也不怎么懂行。现在,每个孩子背后都站着两个高智商的父母。他们会帮孩子比较、甄选、决定战略。你如果不热心子女教育,不多做调研,你对这些名目繁多,每天都在变的政策应对上就非常被动。

二、另外一条道路?

也许很多人会说,哎呀,那么麻烦,我就不读公立了,读私立民办好了,反正我的孩子以后要出国的。

对的,你不是第一个这么想的,在你前面已经有千千万万的家长这么想了。这些家长都志存高远,对中国教育体制失望,自己也有实力和雄心让孩子出去读书。所以,上海的私立教育是全国最发达的,在小学阶段就有不下10家不错的学校。

但是这些学校,入学竞争之激烈,不亚于名牌大学。通常是100:1的比例。对于一个去参加面试的五岁孩子,有的还懵懵懂懂,要在10人一小组的面试活动里表现自己,非常困难,除非性格上天然有外向的优势。要知道,以100:1的比率,10人一小组通常一个人都选不上。

小学过后,初中考试和面试,竞争同样激烈。而且有一些私立小学,学的还是双轨制,就是让你保持可以选择高考的可能性,学公立课程,再加一些外语课程。到了初中,这样的双轨制越来越不适用了,作为家长你得尽快想好,你的孩子要不要参加中考。如果不要,就不用受公立教育那茬苦,如果想出国读书,现在就得抓紧进入西方学习体系,以进入高中的IB或者DP这样的体系,和国外衔接。

所以,真相就是,一个小学四五年级,10岁左右的孩子,家长就得决定,你的孩子要选择什么道路了。另外,还要看看你的荷包,一路私立学校到出国读书的银子,三四百万是跑不掉的,处在三明治夹心层的三四十岁的父母,你的资产实力足够雄厚了吗?

人多了,路就不好走了。现在正是帮助申请国外读本科,以及申请到国外读高中的教育中介最好的时代,简直门庭若市,对于准备几百万送孩子出国的家庭而言,几十万的中介费,如果能帮孩子申请上美国前五十,甚至前二十的大学,绝对是值得的,因为一耽误,就是孩子一年的时间。

“洋高考”的路并不好走,不是有钱就万能。申请美国规定要考美国的SAT考试,目前该考试在大陆没有考点,要出境考试。距离最近的香港,考点在香港机场附近的博览馆,被称为”万人坑“。一万个考生在里面考,状态容易不好,于是学生们选择组团去东京、新加坡等地去考。而且,往往不只考一次,因为中国孩子最流行刷分。美国学校只有较低的分数线要求,你考100,我就要考110。这样不停刷,更加剧了竞争。

等到了面试环节,在个人陈述和个人表现这方面,更是五花八门的竞争。虽说是要培养孩子独立,但不让家长参与,可能吗?

上面啰嗦了这么多,谈的东西,有很多家长其实耳熟能详。可能对很多孩子还小的同龄人有所帮助,也就足够了。

新东方上海学校:官方微信(微信号:shxdf2000)

扫一扫二维码,关注我们的官方微信,更多惊喜等着你!

相关推荐

  • 最新资讯
  • 升学资讯
  • 学前
  • 小学

版权及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含本网和新东方网) 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仅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转载稿的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新东方",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见稿后在两周内速来电与新东方网联系,电话:010-6090855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