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报班:   
快捷登陆: QQ登录 微博登录 你好,欢迎来到新东方
账号 密码 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新东方网>上海新东方学校>上海托福>托福词汇>正文

上海话托福

2018-04-12 10:39

来源:

作者:

一、关于上海与英语词汇的趣闻

去年非常火爆的电影La La Land,相信很多人都看过吧。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电影中有一段高司令和他妹妹吵架,说了一句:“I got Shanghaied”……为什么回你突然出现“上海”在其中呢?下面我们就来看看上海话托福关于上海和英语词汇的趣闻。

18世纪,美国的航运繁荣发展,太平洋上、大西洋上的美国商船络绎不绝。这些商船背后往往存在大的利益集团,为了保障他们的利益,1790年,联邦立法通过了一道法令:

水手一旦签约上船,在整个航行结束之前不得离开,否则就要面临牢狱之灾。

与此同时,加州的淘金热却让人们下河摸金,少有人愿意在长期航中做苦工,一个健康、有经验的水手,成了商船上的“紧俏货”。

上海话托福

1790年的法令在水手短缺的美国西海岸催生了一种新职业:水手贩子。在旧金山、在波特兰,水手贩子通过下药、灌酒、威胁、恐吓、绑架等等手段,把大批人送上商船,只要他们签上“卖身契”成了海上奴隶,水手贩子就算大功告成,可以抽成离开。而稀里糊涂上船的水手们经常会被送往哪里呢?

答案是上海。

1854年,上海美领事向美商宣布上海为自由港,就在这一年,shanghai被用来特指水手贩子诱拐绑架水手的行为。水手贩子这一行,有几位以残酷无情闻名的人物,比如旧金山的“上海”吉姆•凯利(Jim "Shanghai" Kelly)和“上海鸡”约翰尼•迪瓦恩。(Johnny "Shanghai Chicken" Devine)

前者据说一个晚上就诱拐了100多人,足足填满了三艘商船。他们的绰号,也强化了“上海”和“诱拐”之间的联系。

那么今天的重点来了!回顾了shanghai 的来历,其实我们会发现,很多上海话和英文单词是有渊源的,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盘点一下吧~

罗宋 Russian

罗宋是旧时上海人对俄国的称呼,来自Russian。同时带来的还有“罗宋牌”,“罗宋汤”,“罗宋帽”,“罗宋面包”等等。而罗宋汤是现在上海宁说得最多的一样东西,因为每天都会有人来上一碗罗宋汤~

撮克 tricky

tricky是狡猾的意思。上海话常说“撮克”,实际上就是形容那些我们不喜欢的人,大致意思与刁钻类似,也就是tricky的音译。

坍板 too bad

上海人说什么事或什么人糟糕或不好,经常会说“格个人坍板勿啦”,“格记伊忒坍板了”。而英文too bad,也是“好坏、不好”的意思。虽然两者音译上不太一致,但意思却是一样的!

盎三 on sale

上海话盎三的意思是阴险、鬼祟,一般用来形容人的德行。英文on sale愿意是大甩卖,on sale旧时在上海的意思是把卖不出去的积压货、过时货、蹩脚货,标上一个大跌价,哄人来买。

就这样随着时代的改变,“盎三”开始拿来喻人,寓在贬斥一个人做人鬼祟猫腻,还要充好人的俚语。

煞根 shocking

从普通话来看,你可能会认为“煞根”是骂人的话,但对于上海人的上海话来讲,它却被译为最极致的感受,比如“这顿饭吃得老煞根了”。

意思是这顿饭吃得倍儿爽!是不是觉得很不可思议呢?其实更不可思议是你不会知道,这个煞根,来自于不列颠腔的Shocking,口语中的意思就是极致的、绝对的。好洋气呢~

刮三 grocery

grocery中译是杂货店的意思。在旧时,杂货在上海都是露天摆摊,什么东西都在光天化日之下。grocery转换成沪语就是刮老三,本意也是来自这种没遮没拦的杂货铺。后来渐渐演变,生活中,上海人也用刮三比喻任何见不得光的人和事。

戆度 gander

戆度是傻瓜,呆鹅,糊涂虫的意思,经常被写作“港督”,它的来源是gander,也就是鹅的意思。

阿三 I say

上海人喜欢称印度人为阿三,你们知道为什么吗?

它的来源有几种说法,其中较广为流传的说法是这样:在旧上海时期,做公务员是要懂英语的,而印度人因为是英国的殖民地而懂英语,并且喜欢在中国人面前摆谱,通常在说一些不流利中文,并加一句“I SAY......”(我说...),由于 I say 的发音和“阿三”很接近,因此便有了“阿三”的称呼。阿三,有时候也会说一些人脑子笨笨的、很木、很循规蹈矩,不圆滑、不通融。

三文鱼 salmon

我们吃日料时常说的三文鱼其实也是上海话!三文鱼的英文原词是salmon,也就是三文鱼、鲑鱼的意思。

嘎三壶 gossip

上海人说嘎三壶就是闲聊、拉家常的意思,北方话叫唠嗑。而gossip就是闲聊的意思。所以两者意思一样,简直就是直译。

斯必林锁 spring

这个词估计只要老上海宁才知道了吧。它的来源词是spring,当然不是春天的意思,它还有个意思是弹簧。这么一说,你应该知道斯必林锁是什么意思了吧?就是弹簧锁!

水门汀 cementing

上海话水门汀就是水泥地的读法,它是 cementing的音译,也就是水泥的意思。

开司米 Kashmir

小时候经常听到大人们说这个词,特别冬天的时候,现在少说了。开司米,也就是山羊绒线衫,它来自于英语Kashmir,也就是克什米尔,那里是优质山羊绒的集散地。

混腔司 混chance

混腔司的意思就是做事情侥幸,靠运气、钻空子,和英文词take a chance一个意思,后来上海人用更具有本土特色的混替换了take,就变成了混腔司。

门槛精 monkey精

我们都知道猴子是非常聪明的,这里的monkey精也就是猴子精的意思,引申为聪明的、精明的,也是现在上海话之中较为常见的俚语。

阿飞 fly

阿飞一词是来源于旧上海的洋泾浜英语。“阿飞”一词,其“飞”源于Fly,乃苍蝇之意,在美式英语中特指城市流氓。此一词,而今已是完全融入汉语了。

二、托福口语切忌追求完美发音

英语口语可以说是一直以来国人学习英语面临的难题,很多人都曾因为发音不够完美而羞于开口。但事实上,口语是练出来的,就是不完美的发音一点点进步的。今天我们就来聊聊上海话托福关于托福口语发音的额几点建议。

1、完美的发音追求成了交际障碍

(一)“完美发音”在日常交际中不具必要性及可行性

一般说来,对一种语言发音的正确与否是话语交际成功与否和效果好坏的因素之一,而发音

的优美悦耳与否会成为交流难易程度的附加因素。就母语而言,说话者一般不存在发音不准之虞,而“完美无缺”的发音在外语使用者中是较少见的,更难讲求“优美悦耳”了。即使在同一个国家中,如果这个国家是多民族、多方言的,哪怕操着国语,人们的话语里也往往夹杂着挥之不去的地方口音。以我国普通话为例,在一般情况下,只要一开口,言者来自南方还是北方便昭然若揭。但此种“南腔北调”的普通话就如发音不太完美的外语的一样,一般不至于影响正常的交际。

以上分析旨在说明一个观点:发音正确、优美固然是言者追求的境界,但在真实言语、特别是在外语交流中难以达到致臻致美的程度。而不怎么完美的发音在多数场合中并不会妨碍语言的交际而使人与人之间、地域与地域之间、国与国之间的交流产生困难,受到阻碍。这无论在语言的历史、现状或将来的发展中都应该是站得住脚的。

(二)对外语“完美发音”要求的不合理性

任何一种语言对别国人来说都是外语。有外语存在就会有对国语和外语发音的不同要求和态度。从不同的母语和外语使用者的角度出发,初步概括一下,我们周围存在着的对发音的要求有一个“高”和三个“低”。

(1)国人对英语发音要求过“高”

在日常生活中,不乏人们对英语发音的过高和不合常理要求的事例。

事例1,某高中英语教师讲英语时乡音比较重。在评定他的工作责任心时,有人提出了发音问题。诚然,英语发音是一名英语教师“英语素质”的标志之一。可俗话说“乡音难改”,这和某种能力有关。有人不用“解决”就“解决”了,而有人即使用“九牛二虎之力”也难以见效,更何况将其和体现人的责任心联系起来 。

责任心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讲是人的品德和觉悟的体现。可见英语的“发音至上”是何等地深入人心!相反,对待普通话可是宽容多了。我们周围能讲真正标准普通话的人不多,即使是中文老师。但只要学生和老师之间听说互动能顺利进行,一般很少有学生会因老师的普通话不好如果一位英语老师的英语发音不怎么“地道”的话,他(她)就会被认为水平低而被看不起,即使他(她)的语言知识水平不俗。

事例2,某英语教师说mountain时用了['mauntih]的音,教研室主任很是不满,议论说应该是['maunt h]”。该说明的是议论时当事人不在场。事实上,单词mountain

的这两种发音都是对的。退一步讲,如果真的是这位教师犯了错,也不必这么大惊小怪,一经指出改正了,不就好了?这种“大为不满”和背后“窃窃私语”的矛盾态度不正生动地表现了人们对英语发音的苛求和不宽容心态吗?

事例3, 某女学生有着一副好嗓子,对英语48个音素发得比较准确,但往往会把单词的音发错,把诸如“the bright moon in the sky”说成了 ['δ 'brit 'mun in 'δ 'ski ] (应为[ 'δ 'brait 'mun in ’ δ 'skai ])。在一次英语朗诵比赛的初赛中她就由于这一点而被淘汰了(要知道参加朗诵比赛是完全可以在赛前排练到自己认为“至臻至美”的程度的,可见她对不理解,感到她发音这么漂亮怎么会被“唰”下来,认为不公正。其实是她那漂亮的嗓音和准确的对48个音素(不是单词)的发音,掩盖了单词表达的错误,“蒙蔽”了一些人。

这个例子虽然绝对了一些,但这种现象不能说和我们对漂亮的发音的盲目崇拜不无关系。应该指出的是该生的英语成绩不及格者十之八九。试问,象这样的人能用她那“漂亮的发音”胜任实际交际吗?相反,一个发音带有一点地方口音,但能准确表达的人,倒更能正常地和别人交流。

和做任何事情一样,学习英语得走过从“无把握”到“有把握”的历程。在这样的“唯发音是论”的氛围里,初学者是不太敢说自己有把握而贸然开口的。久而久之,不少人也就渐渐失却了开口的勇气。这也就是人们讲英语“欲说无言”的心理原因之一。

(2)从人们对母、外语发音的不同要求反观三个“低”

上述几个例子,显示了国人对英语发音的高要求。然而,不管是中国人对外国人甚至对中国人自己的中文发音,还是英、美人对中国人的英语发音要求却相对都很低。

① 中国人对外国人的中文发音要求 ? - 低

外国人讲中国普通话,十有八九洋腔洋调,这是很正常的事情,没有什么人会对此感到好笑,

更不用说是看不起了。电视节目有时候会邀请来自不同国家的人士做佳宾,他们的中文发音奇奇怪怪,带着各自母语的腔调,但又有谁会说怎么讲得这么差也上电视台呢(但要是我国自己的电视主持人,难得“客串”一句英语,如果发音不怎么地道的话,观众很可能会不以为然)?相反,如果一个外国人讲一口流利、漂亮的普通话,人们的反应一般会超乎寻常,或是惊奇,或是想不通,或是赞叹了不起。加拿大人大山,就是一个语言驾驭能力特别强的特例。要是一个“老外”能讲流利、标准的上海话,那就更是稀奇又稀奇了。这种极少出现的特例,十之八九是从小就在上海,在语言可塑性还很强的时候就接触、学习、使用上海话了。一般讲来,年纪越小,所学语言的口音就越纯正,而越早掌握的语言口音会对后学的产生迁移性的影响。这就解释了为什么后来学会的外语的发音中往往会带有母语的口音,哪怕是“蛛丝马迹”。

有几个随父母来上海的外国小孩,他们都能讲上海话,但各自的上海话中都夹杂着宁波述等地的,她们上海话中浓重的乡音还真“代代相传”了呢。

② 英、美人对中国人的英语发音要求 ? -低

同样,英、美人对中国人的英语发音的要求也很宽容。他们不会因我们的发音有中国腔而

感到奇怪,也不会由于某个词使用不当而大惑不解。即使有谁把mountain 发成

['mauntein],他们也只会在听不懂时想一下,或再问一下。在他们的眼里,中国人发错一点音是很正常的,外语么。更不要说只是发得不那么好听、悦耳了。

③ 中国人对中国人的中文发音要求 ? -低

国人对英语发音要求似乎偏高,但对我们自己的中国普通话的发音要求又怎样呢?对此上文已有所阐述,在此再补充一点:讲好普通话必须知道相关的发音方法,但更须动用言语官能将话语讲出来。换句话说,讲话须用脑力和体力,但更接近“体力劳动”。我们经常可以听到幼儿园的小朋友普通话讲得很“溜”而大字不识一个,而大学中文系的名教授讲着乡音浓重的“洋泾浜”普通话,难道说这小朋友就比教授有学问吗?当然不是。这种现象或许可以用不同个体的言语“体力”的强弱程度的不同在交际中的不同表现来解释,虽然不尽恰当。事实上,只要一个人的普通话能被听懂,能用于交流,一般不存在被接不接受,或被看不看得起的问题。也就是说,国人对普通话不太“较真”,在交际中对对方的普通话的好坏不怎么敏感。

从上述几组对比中,不难看出国人对外语发音要求比本国的国语“普通话”的要求还要高,真有不尽合理和公正之感。


新东方留学院校库,留学选校有门道

A BETTER YOU,A BIGGER WORLD!

焦点推荐

版权及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含本网和新东方网) 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仅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转载稿的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新东方",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见稿后在两周内速来电与新东方网联系,电话:010-60908555。

词汇测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