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热点资讯
大家都在看
现代文阅读常用术语和答题格式表格分析
2017-07-31 10:42
来源:上海中考语文指南
作者:上海中考语文指南
现代文阅读常用术语和答题格式表格分析
现代文阅读常用术语和答题格式表格分析
段落(句子)在文中的作用
位 置 |
特点或作用 |
文章(段落)开头 |
1.如果开篇即点题,那么,首段的作用往往是总括全文,点明题旨,或者表达与主旨相关的某种感情。 2.如果开篇没有点题,那么,首段的作用就是开启(引出)下文,或与下文形成对照,或为下文做铺垫。 3. 文章开篇如果是景物描写,那么,首段的作用,从结构上看,它可能是铺垫作用,从景 物描写上看,它的作用是衬托、勾勒环境,提供背景,或营造(渲染)某种气氛。 4.如果开篇即连续感叹,那么,首段还兼有强烈的抒情作用。 5.如果首段连续发问,那么,首段还兼有引人入胜或发人深思的作用。 |
文章(段落)中间 |
1.中间段如果比较短,那么,它在结构上的作用可能是承上启下(过渡)的作用。(近三年中间段从结构上考查多此类。)
2.如果中间段描述的次要物象与选文的主要物象在形象、意境或情感上一致,那么在表达上的作用一般是衬托(或烘托、铺垫)。如果中间段描述的次要物象与选文的主要物象在形象、意境或情感上不一致,其表达作用就是反衬。 3.中间段如果比较长,而且描写的是选文的主要物象,那么,它在内容上的作用一般是扩展思路,丰富内涵,具体展示,深化主题或照应前文。 |
文章(段落)结尾 |
1.末段的作用一般是总结全文,点明题旨,深化中心,呼应开头,或兼而有之。 2. 末段作用也可能是委婉含蓄,意在言外,发人深思。 3.末段有暗示主题的作用或者强化作者感情的作用。 |
表达方式的作用
表达方式 |
散文(小说) |
随笔(政论文) |
||
种 类 |
分类及说明 |
|||
记 叙 |
顺序 |
交代清楚明白 |
散文中,为表达主旨作铺垫。 小说中,塑造形象,表达主旨。 |
1.引出需要阐发的事理。 2.作为事理的材料论据。 3.使阐发的事理形象生动。 |
倒叙 |
引起悬念 |
|||
插叙 |
使叙述完整 |
|||
补叙 |
对前面的叙述加以补充、解释 |
|||
抒 情 |
直接抒情 |
1.往往是文章的主要情感,文章的主旨。 2.在开头起定文章基调的作用;在结尾,往往使文章主题得以升华。 |
1.抒情的笔法表达事理,即文章主旨。 2.对文章主旨起强调作用 |
|
间接抒情 |
||||
描 写 |
细描、白描 |
1.在散文中主要是使人物或事件更加形象生动,更好地表达主旨。 2.在小说中,主要是再现自然景色、事物情状、描绘人物的形貌及内心世界,使人物活动的环境具象化。 |
1.对事物的描写,往往是作为阐发事理的材料论据。 2.使阐发事理更形象,更生动,更有说服力,更有感染力。 |
|
正面描写、侧面描写 |
||||
人物描写(肖像、心理、细节、语言、行为) |
||||
议 论 |
1.开头或结尾的议论往往是文章的主旨。 2.中间的议论,常常起过渡或引出主旨的作用。 |
1.在文章的开头或结尾,往往是文章的主旨。在开头有时是引起话题,在结尾是对主题的总结。 2.在段落的开头或结尾,往往是段落的中心。 |
||
说 明 |
作解释,有利于把人、事、物展示给读者。 |
修辞手法及作用
修 辞 |
使用后达到的效果(作用) |
答题格式 |
|
比 喻 |
生动形象具体 |
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 |
确认修辞手法并分析+修辞本身的作用+文中作用(主旨) |
拟 人 |
生动活泼,具体形象。 |
||
对 比 |
用什么与什么形成鲜明的对比,从而鲜明形象地表现事物的某个特点,突出作者对这一事物的某种感情。 |
强调了……突出了…… |
|
反 复 |
强调、突出内容,强化感情,增强感染力,升华主题。 |
强调了+加强语气 |
|
排 比 |
增强文章的语言气势、说理效果和感染力。用排比说理,可把论点阐明得更严密、透彻;用排比抒情,可把感情抒发得淋漓尽致;用排比叙事,可把事情叙述得井然有序;用排比写人,可以把人物刻画得细致深刻。 |
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层层铺开,逐步扩大,对点明主旨起强化作用等;强调了+对象+特性 |
|
反 语 |
即说反话,故意说与本意相反的话,表达一种讽刺、愤怒或调侃之情。 |
||
夸 张 |
突出特征,强化感情;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引起想象、共鸣。 |
||
对 偶 |
结构对称,形式整齐;节奏鲜明,音节和谐;高度概括,富有表现力。 |
||
借 代 |
生动活泼,使语言形象鲜明,利于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突出形象,使之具体、生动 |
||
反 问 |
加强语气,加重语势;激发感情,加深印象。强调。 |
强调……加强语气等 |
|
设 问 |
提出问题,引起注意;启发思考,加深理解。引出下文、承上启下、使条理清晰。用在开头或结尾,除引起思考外,还有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用在议论文中,能使论证深入,脉络清晰。 |
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 |
|
引 |
1.插入史实或某一事件的作用 插入史实:①反思历史,以古证今或借古讽今。 ②具有例证的作用。③丰富内容。 插入某一事件: ①引出下文的议论或抒情,在结构上往往具有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②内容上具有深化或启迪作用,一般表示对生命、生活或事业的积极而深入的思考。 2.引用古典诗文或格言的作用 ①具有论证观点、阐明事理的作用。 ②有丰富文章的内涵,,增加文采等方面的作用。 3.引用神话传说,除上面部分作用外,蒙上一种神秘色彩。 |
||
双关 |
表达含蓄,语义丰富。 |
表现手法及作用
手法 |
含义 |
作用 |
抑 扬 结 合 |
“抑”,就是压制,表现为对表现对象的贬低,批评,否定,甚至丑化;“扬”,就是褒扬,表现为对表现对象的抬高,赞扬,肯定,美化。这两种表现手法结合在一起,可以收到特殊的表达效果。有时候,为了对事物进行褒扬,往往先进行贬损,以形成鲜明的对照;有时候,则是为了贬损表现对象而先进行褒扬,形成前后的强烈反差。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欲扬先抑或欲抑先扬。 |
突出强调作者肯定(先抑后扬)或否定(先扬后抑)的观点。 |
点 面 结 合 |
“点”,就是某一个具体的对象,加强点的描写,可以使文学作品内容具体,有血有肉;“面”,就是较为全面的情况的概述,注意面的描写,可以使文学作品具有普遍意义,深化主题。 |
可以使文学作品既具体又有概括性 |
动 静 结 合 |
“动”,就是对事物的动作形态进行描绘;“静”,就是对事物的静止状态进行描绘。 |
文学作品中可以运用对比、反衬等手法,以动写静,或以静写动,以求得动中显静,静中有动,从而深刻地显示人物的思想感情与行为动作,使人物形象更有魅力;使情节波澜起伏,更加引人入胜。 |
叙 议 结 合 |
“叙”就是叙述事物的情况;“议”就是发表作者的意见。 记叙和议论交叉进行。 |
“叙”往往是“议”的基础,“议”则是“叙”的升华,是点睛之笔。 |
情 景 交 融 |
“情”是作品表达出来的感情因素,是诗歌一项重要的内容;“景”则是作品中的景物描写。在古代诗歌中,“情”与“景”往往水乳交融地结合在一起,相得益彰。而现代文学作品构成情景交融的意境的,通常有“触景生情”“借景抒情”“寄情于景”“状物抒情”等写法。 “触景生情”是指在文学写作中,自然景物和它的变化,触发了作者的联想,引起和触动了作者内在的思想感情。“借景抒情”是指作者通过对自然景物和生活场景的描绘来抒发人物或自己的主观感情。“寄情于景”,指作者在写作中,带着由人物或作者自己的遭遇或处境而产生的强烈感情(如欢乐、悲哀、苦闷、彷徨等),去观察和描写客观的自然景物,并自觉或不自觉地把这种主观感情熔铸到客观景物的描写之中,以客观之景来寄托主观之情。“状物抒情”指在文学写作中,作者通过对自然风物的特点、特征的细致具体的描绘,抒发人物或作者自己强烈的感受和真挚的感情。 |
抒情含蓄委婉,意味悠长。 |
衬托或烘托(正衬与反衬) |
利用事物间近似或对立的条件,以一些事物为陪衬来突出某一事物; |
可以强调作者要表达的情感,增强语气,使意义明显。 |
对比(对照) |
把两种对立的人物、事物或同一人物、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进行对照比较,起到强调突出的作用。衬托一般是以次衬主,对比是正反对照,无主次之别。 |
能够有力地显示事物的差异,突出事物的特点。 |
伏 笔 照 应 |
“伏笔”,是指在作品中对以后将要出现的人物或发生的事件所作的暗示。 “照应”,是指作品中对前面所写的作必要的回应。
|
恰当地运用伏笔,可以使人物的出现或事件的发生显得自然、合理。 恰当地使用照应,能使作品的结构显得紧凑、严密,能帮助读者了解作品的脉络和文章各层次之间的内在联系。 |
铺垫 |
作者为后面的抒情、说理或情节的发展所做的准备。 |
|
渲染:
|
是用各种手段对环境、场面、人物、时间等多方面的重彩浓墨的描写。 |
突出什么气氛、刻画人物的什么特点、表现文章的什么主题。 |
象征 |
用具体的事物表示抽象的概念或思想感情,而这两方面的内容要有相似、相近、相连之处。 |
首先是它把抽象的事理表现为具体的可感知的形象;其次是可以使文章更含蓄些,运用眼前之物,寄托深远之意;再次是主要用物象征人的品德节操;引起联想;加深读者对文章情感或哲理的理解。 |
托物 言志 |
在作品中作者通过对具体事物的描绘,表现作者所要表达的更为深刻的含义。 |
恰当地使用托物言志的手法,能深刻生动地表现深层含义。 |
白描 细描 |
|
|
铺垫 悬念 |
“铺垫”,就是在主要人物出场或主要事件发生、或高潮到来之前,所作的环境、情绪、气氛等的描写。借以造成“呼之欲出”“山雨欲来风满楼”的艺术效果;“悬念”是指文学作品在情节进展的关键处,有意制造一些激发读者兴趣和紧张心情的未知数或细节,而将详情留在后面交代。 |
铺垫:引出后文、曲径通幽 渲染某种氛围 悬念:激发读者兴趣 |
卒章 显志 |
是指在文学作品的篇末结尾处才点出作品主题的一种写法。 |
画龙点睛 |
承上 启下 |
指作者为了使作品行文流畅,特意在作品中运用一些既能紧承上文文意,又能启示下文内容的过渡语句或段落的方法。 |
文意顺畅、结构紧凑 |
开门 见山 |
即指文学作品一开头就直入本题的一种写法。
|
运用这种手法,作者在作品的开头往往不考虑使用什么特殊的技巧,下笔即点出描写对象或表现主题,使文章显得明白清楚。 |
借古 讽今 |
是指在文学作品(尤其多见于古代诗歌)运用典故、史实等来讽喻、影射现实的写法。 |
它能隐晦含蓄地表达作者不能明说或不方便明确说出的的对显示的不满或批评。 |
托物 言志 |
通过描摹事物具体、生动的形象,刻画事物的特点,寄托作者的心志,说明关于社会人生的道理。 |
借物说理能够把不容易讲清楚的抽象道理深入浅出地说明白,使道理生动而具体,更有说服力。 |
人称选择及作用
人称 |
作用 |
第一人称 |
第一人称能给人亲切、真实的感受,便于直抒胸臆。 |
第二人称 |
第二人称一般都兼有拟人的意味,因此能使语言生动;而在表情达意方面,运用第二人称往往便于直抒胸臆,或直接对话。便于交流感情,给人以亲切感,便于抒情。但有环境限制,有明确的倾诉对象 |
第三人称 |
第三人称不受空间和时间的限制,能从更多的方面自由地叙述,便于客观描述。 |
特殊句子的作用
特殊 句子 |
作用 |
首 |
提示、概括、传承信息 |
结尾句 |
概括上文,表现文章主旨,留下余地让人思索,强烈地抒发感情 |
中心句 |
记叙文中提示人物或事件的意义,议论文中对论点的提示有重要作用或就是论点,说明文中与提示事物的本质特性有密切联系 |
转承句 |
承上启下,转换话题 |
哲理句 |
含义深刻,耐人寻味,读后能给人启迪,有时有画龙点睛的作用 |
矛盾句 |
有些句子从字面上看自相矛盾,但作者却寄寓了深刻的用意。这样的句子往往含有两方面的意思,但却侧重一面。 |
感情句 |
有些句子明显地表达出作者的喜怒哀乐和对事物的褒扬贬抑,这些句子往往是把握作者思想感情的突破口,有时也是文章的主旨。 |
变式句 |
强调 |
修辞句 |
根据不同修辞,找出想表达的意思。 |
更多中考报考指南及相关资讯,可以打开我们【上海新东方优能中学】的【中考报考指南】频道,上海新东方优能中学涵盖上海初中高中各方面学习升学相关的资讯和资料。上海新东方优能中学在这里预祝各位都能考取自己满意的学校。
中考热点资讯
大家都在看
版权及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含本网和新东方网) 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仅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转载稿的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新东方",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见稿后在两周内速来电与新东方网联系,电话:010-60908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