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报班:   
快捷登陆: QQ登录 微博登录 你好,欢迎来到新东方
账号 密码 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咨询 电话 置顶

新东方网>上海新东方学校>中学全科>优能中学中考课程>正文

初中语文中考模拟卷试题及解析

2020-03-10 11:15

来源:

作者:

1.对下列诗词的赏析,都有误的一组是(    )  
①“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一句中的“春尚好”“泛轻舟”用词轻松,节奏明快,恰到好处地表现了词人随遇而安的喜悦之情。  
②“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一句中的“斜晖脉脉水悠悠”一句,运用借景抒情、寓情于景的写法,形象而又含蓄地表达了这位女子整天等待远行爱人而未果的失望、痛苦的心情。  
③“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这两句在全词中的主要作用是承接上文,赞美祖国的大好河山。  
④《乡愁》一诗的作者,巧妙地将“乡愁”这种抽象的情感进行了物化,分别寄托在邮票、船票、坟墓、海峡这些具体的对应物上,将抽象的情感转化成具体可感的形象。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 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诗歌内容的能力。①体现了词人沉重的心情,③“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为承上启下的作用。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2分)  
A.中国渔政204船连续两年被授予农业部渔业文明执法窗口单位的称号。  
B.心脏猝死的诱因,是由用脑过度、精神紧张、情绪激动、酗酒饱餐及气候异常等诱发的。  
C.台风袭击这座海滨城市时,呼啸的狂风夹杂着密集的雨点,瞬息之间就哗哗地下了起来。  
D.为了抑制农产品价格过快上涨,政府采取了降低农副产品流通成本,保证化肥供应等等。  
【答案】(2分)A  
【解析】B.句式杂糅;C. 搭配不当D.成分残缺,应加上“措施”根据句意,第一空应填“奢华”,排除CB两项;“喧嚣”指吵闹、杂乱,“喧闹”指一般性的热闹,根据句意应填“喧嚣”,答案为D。  【考点定位】: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5.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创造,是人类智慧高度发展的结晶;创造,也是打开成功大门的钥匙。 
B.“这不是我们的狗,”普洛诃尔接着说:“这是将军哥哥家的狗。”
 C.我不知道这条路谁能走通?但我一定要坚定不移地走下去。 
D.一个十三、四岁的孩子,怎么可能不犯错呢?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B句第一个逗号应在引号外,因为引用语已经结束;C句问号应该是逗号,因为此句不是提出问题;D句顿号删去,因为“十三”和“四岁”不是并列关系,“十三四岁”是一个完整的短语。 考点:标号符号的作用


二、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小题。(20分) 
中国结  
①中国结是中华民族独有的文化符号,具有丰富的内涵。 
 ②中国结起源于上古先民的结绳记事,可谓历史悠久。据据《易·系辞》载:“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目契。”梁武帝诗《有所思》中有“腰间双绮带,梦为同心结”之句。可见,在古老的华夏土地,“结”被先民们赋予了特定的表情达意功能,备受人们的尊重。 
 ③中国结是具有民族特色的纺织类工艺品。它的最大特点是工艺精巧,每个结从头到尾都是用一根线绳, 靠一双巧手,用绾、结、穿、缠、绕、编、抽等多种工艺技法循环有序地而来。其形式多为上下一致、左右对称、正反相同,首尾可以互相衔接的完美造型。同时,中国结的命名,也具有中华民族特有的吉祥美满的象征义,如“双寿”、“双喜”、“龙凤呈祥”“鲤跃龙门”、“福寿双全”、“万事如意”、“吉庆有余”等,将这些具有特殊意义的结饰送给亲友,不但喜气洋洋,也是一种千情万意的祝福。  
④在编织中国结时,最主要的材料是线绳。一般说来,用来结艺的线绳约为100厘米长,4-6毫米粗,线绳的种类很多,过去主要有丝、棉、麻,现代材料则增加了尼龙、混纺等,不仅色泽更加亮丽,耐用度也大大提高,究竟采用哪一种线绳,要根据所编织的结的用途而定,用来编结的线绳的纹路愈简单愈好,纹路复杂的,虽然单看绳线很美观,用来编结却不合适,不但纹式失色,绳线本身的美感也会被淹没。线的粗细,要视饰物的大小和质感而定,开大质粗的首选粗线,形小质细的宜选细线。线的硬度也要适中,若线太硬,会给编结者增加难度,结形也较生硬;若线太软,编出的结形不输廓清晰,结形不挺拔,不能体现线条的韵律美。  
⑤一件结饰要讲究整体美,不仅要用线恰当,线纹平整,结形匀称,结与饰物的关系也要协调。选线要注意色彩,若与古玉一类的古雅物件配编中国结,应选择含蓄的色调,诸如咖啡色或墨绿色;若为一些色彩单调,深沉的物件编中国结,夹配少许金,银或亮红等色调醒目的细线,立刻就会使整体结饰有栩栩如生之感。 
 ⑥如今,中国结仍然随处可见,广为流行,中式服装上精致的盘扣,让人不禁倾心于古老的东方神韵;新春佳节时,吉祥喜庆的“春”字结红遍千家万户。中国结这一传统的手工编织艺术,与现代生活相结合,生发出多种现代审美意蕴,带给人们无限的情趣和生活美感。      (选自《百科文章》2012年第1期,有改动) 
 6.阅读全文,依据文章思路,在下面的图框中填写合适的内容。(4分) —— 中国结的特点——          ——结与饰物的搭配  
7.第②段中引用《易·系辞》和梁武帝《有所思》中相关文献的目的是什么?(4分) 
8.根据第③段文字,概括中国结的特点。(6分) 
 9.根据文中加内容和中国结插图,完成下面的题目。(6分)
(1)将插图中的“福”字换成其他文字或图案,请写出你的创意。(3分)  (2)如果这个中国结赠与他人,你觉得赠给谁最合适?说说你的赠送缘由。(3分)


【答案】  6.中国结的历史和功能  编织中国结对线绳材料的要求。 
 7.引用文献资料(或举例子),具体说明了中国结的历史悠久,具有表情达意 的功能,同时增加了全文的文化含量和历史厚重感。  
8.(1)工艺精巧;(2)造型完美;(3)命名具有吉祥美满的象征义。
 9.不设统一答案,符合题目要求即可。 
【解析】 
 6.本题考查学生梳理文章情节的能力。根据文章第2段写“中国结的历史和功能”以及第4段写“编织中国结时材料的要求”来梳理本文的写作思路即可。  
7.本题考查说明方法以及说明方法的表达效果。说明方法根据说明方法的各种类型来判别,说明方法的作用一般都是该段的中心句或该段的主要内容。  
8.本题考查学生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根据文章的第3段分条概括“中国结”的特点即可。
 9.(1)本题是一道开放题。只要写出换成的文字或图案的寓意即可。  (2)本题是一道开放题。赠送的缘由围绕“中国结”的“历史”“特点”“寓意”等即可。


三、文言文阅读  
阅读《出师表》片段,回答下列问题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矣。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10.解释下列句中的加横线词语 
① 以光先帝遗德(      )            
② 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  
③ 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 
④ 此皆良实(      )  
11.下列各组句中加横线词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是(  ) 
A .受任于败军之际             试用于昔日 
B .欲报之于陛下也             悉以咨之 
 C .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     士卒多为用者 
D .以昭陛下平明之理           以塞忠谏之路矣 
12.用自己的话说说文中句子的意思  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答案】  
10.①发扬光大 ②……的原因 ③痛心遗憾  ④ 善良忠实的人 
11.A  
12.如今天下一分为三,蜀汉处境艰难,这实在是形势危急、存亡难料的关键时期啊。
【解析】  
10.试题分析:这道题目考查的是文言文中重点字词的解释,是初中生学习文言文最基础的一项。只有对重点字词解释正确了,才能进一步理解句子,弄清全文大意。注意“光”是动词,发扬光大的意思;注意“痛恨”是“痛心遗憾”的意思。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11.试题分析:这道题目考查的是文言文中重点虚词意义和用法的辨析,是初中生学习文言文最基础的一项。要在平时的文言文学习中经常积累、对比,从而掌握虚词的用法。A句中“于”是“在”的意思,都作介词使用。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12.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对文言句子的翻译。我们在翻译的过程中,只要字字对译,不丢关键字,然后语句通顺就可以拿满分了。注意“诚”是“实在”的意思,“秋”是“时期”的意思。 考点: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版权及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含本网和新东方网) 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仅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转载稿的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新东方",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见稿后在两周内速来电与新东方网联系,电话:010-60908555。

大家都在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