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热点资讯
大家都在看
初一历史课本知识重点真题解析
2020-05-19 22:26
来源:
作者:
1、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何时开始()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春秋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甲骨文的出现。结合所学可知,商朝时期,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我们成为甲骨文,是我国最早的成熟的文字,与今天的汉字有着渊源关系。故选B项。
2、都江堰位于今天的()
A.四川省 B.云南省 C.湖南省 D.江西省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都江堰是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李冰父子修建于岷江的大型水利工程,及防洪灌溉于一身,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故选A项。
3、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是()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秦朝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结合所学可知,公元前221年,嬴政建立秦朝,定都咸阳,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制国家,结束了春秋战国长期分裂割据的局面。故选D项。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统一国家的建立•“秦王扫六合”
4、秦朝灭亡和项羽失败的根本原因是()
A.严酷的刑法 B.骄傲自大
C.赋税徭役沉重 D.失去民心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结合所学可知,秦末的暴政是导致秦末农民起义的根本原因,秦的暴政导致秦朝失去民心。而刘邦项羽的争霸战中,刘邦注重取得人民支持,尤其是入咸阳后,安抚人民,故选D项。
5、为了巩固国家的统一,秦始皇任命丞相李斯制定笔画规整的文字作为全国推广的标准文字。这种文字是()
A.大篆 B.小篆 C.隶书 D.楷书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秦始皇统一中央集权的措施。结合所学,秦始皇统一文字,统一为小篆。后来又出现一种更为简单的文字为隶书。分析题目要求,应选B项。
6、毛泽东有诗云:“劝君少骂秦始皇……百代都行秦政法。”“秦政法”中有一项重要举措是()
A.禅让制 B.分封制
C.科举制 D.郡县制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可以看出重在秦始皇措施中对后世影响较为深远的一项。分析选项,禅让制盛行于尧舜禹时期,分封制是西周时期,科举制始创于隋朝。秦始皇郡县制为后世两千多年封建社会所沿袭。故选D项。
7、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发动了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农民起义,起义地点是()
A.陈 B.大泽乡 C.巨鹿 D.荥阳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大泽乡起义的理解。结合所学可知,因大雨误期,为反抗秦的暴政,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在大泽乡发起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农民起义。故选B项。
8、2013年5月5日,大连市儒学学会成立,显示出儒学在城市文化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儒家思想自诞生以来,不断为中华民族的发展注入活力,曾被确立为专制王朝的正统思想。这一地位的确立开始于()
A.秦始皇 B.汉武帝
C.唐太宗 D.唐玄宗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题目中心为“儒学”,结合所学,孔子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直到汉武帝时期,为了加强思想控制,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由此确立了儒家学说在中国封建社会思想界的统治地位。故选B项。
9、董仲舒认为,与儒学相异的学术“皆绝其道”,使文化的一统与政治的一统相一致。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的建议,实行()
A.焚书坑儒 B.八股取士
C.设立太学 D.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结合所学,思想上的大一统是政治上大一统的需要。汉武帝为了巩固扩大大一统统治,在思想上采纳董仲舒的建议,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故选D项。
10、“破釜沉舟”这一成语出自下列哪次战役()
A.涿鹿之战 B.牧野之战
C.巨鹿之战 D.官渡之战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结合所学,逐鹿之战发生于传说时期,炎黄与蚩尤之间;牧野之战是武王伐纣的战役;官渡之战发生于曹操与袁绍之间;故选C项,源于项羽与秦的战争。
11、把儒家学说作为封建正统思想,在政治、经济、军事和思想上实现大一统的皇帝是()
A.秦始皇 B.汉武帝
C.唐太宗 D.宋太祖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汉武帝为适应政治上大一统的需要,在思想上也加强了统治。他采纳董仲舒的建议,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确立了儒学在封建社会的正统地位。故选B项。
12、西汉初,经过几个皇帝的努力,社会安定,百姓富裕起来,国家随之强盛,出现了中国封建社会的第一个治世局面,史称()
A.贞观之治 B.文景之治
C.开皇之治 D.光武中兴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西汉初建立时,经济凋敝,汉初的统治者休养生息,恢复经济。到文帝、景帝时期,社会安定,百姓富裕,国家开始逐渐恢复,出现了中国封建社会的第一个治世局面,史称文景之治。故选B项。
13、战国时期的变法中影响最大的()
A.管仲变法 B.吴起变法
C.邹忌变法 D.商鞅变法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战国时期变法影响最大的是秦国的商鞅变法。商鞅变法使秦国国力大增,军事强大,成为战国后期最强大的国家,为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故选D项。
14、我国出现铁农具开始于()
A.西周 B.春秋 C.战国 D.秦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结合所学可知,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生产力有了很大的进步。春秋时期铁制农具开始广泛使用,战国时期出现了两牛牵引的铁犁铧,故选B项。
15、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在于()
A.会不会使用火 B.会不会直立行走
C.会不会煮熟食物 D.会不会制造工具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结合所学,人会制造和使用工具,远古时期的元谋人就已经会制造和使用石制工具了,故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是会不会制造工具。故选D项。
16、已经会使用天然火并保存火种的古人类是()
A.元谋人 B.蓝田人
C.北京人 D.山顶洞人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对远古人类的了解主要是通过考古证实。结合所学,据考古发现,在北京人生活的遗址处发现了大量用火的遗存和大量的灰烬,故可以了解北京人已经回使用天然火并保存火种。故选C项。
17、我国世界上最早种植的农作物品种是()
A.水稻、小麦 B.水稻、粟
C.水稻、玉米 D.粟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我国古代农耕文明的特征。结合所学,河姆渡原始居民已经会种植水稻,半坡原始居民会种植粟。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和粟的国家之一。故选B项。
18、华夏族形成的基础是()
A.尧的部落联盟 B.禹的部落联盟
C.蚩尤的部落联盟 D.黄帝、炎帝的部落联盟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结合所学,生活在黄河流域的部落联盟首领炎帝和黄帝,经过阪泉之野之战,逐渐走向联合,占据中原地区不断繁衍,形成今天华夏族的主体,他们也被称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故选D项。
19、我国原始居民中,出现了私有财产和贫富分化的是()
A.山顶洞人 B.河姆渡人
C.大汶口人 D.半坡人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据考古发现,处于原始社会末期的山东大汶口原始居民的墓葬中,已经出现了贫富分化和私有财产,故选C项。
20、“禅让制”反映的选举制度中,参加推选的人是()
A.氏族公社全体成员 B.部落全体成员
C.部落连联盟全体成员 D.部落首领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禅让制的实质。禅让制盛行于尧舜禹时期,是通过推举产生部落联盟首领的方法。但禅让并不是个人权力之间的转移,参加推选的人是部落首领,反映的是各部落之间力量此消彼长的的关系。故选D项。
21、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是()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东周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结合所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了夏朝,定都阳城,建立了一套国家政权机构,夏朝是我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国家,是奴隶社会的开始。故选A项。
22、西周的众多诸侯是通过什么产生的()
A.奴隶制 B.世袭制
C.分封制 D.禅让制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分封制的理解。结合所学,周王为了巩固对周边的统治,实行了“授民授疆土”的分封制,分封同姓或异性为诸侯王。故选C项。
23、我国青铜文化灿烂的时期是()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东周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我国古代灿烂的青铜文明。结合所学,在铁器普遍使用之前,主要使用青铜器,青铜器在礼器、日常生活等方面广泛使用,尤其是在商朝,青铜器的产量和质量达到高峰,故选B项。
24、前世界上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是()
A.青铜人头像 B.司母戊鼎
C.青铜酒具 D.四羊方尊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结合所学可知,司母戊鼎是目前世界上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形制宏伟,造型精美,反映了我国商朝时期强大的国力和劳动人民的智慧。故选B项。
25、俗话说“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从所学知识看,最早指出类似观点的是()
A.老子 B.孔子 C.孟子 D.韩非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诸子百家的理解。分析材料“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其中反映出了事物的双方可以相互转化,含有辩证法的思想,这与春秋时期老子的思想是一致的。故选A项。
26、晋文公成为中原霸主的决定性战役是()
A.城濮之战 B.桂陵之战
C.马陵之战 D.长平之战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春秋时期的五位霸主都有其称霸的标志性战役。结合所学,春秋时期,晋楚争霸,晋文公退避三舍,同时又诱敌深入,取得了城濮之战的胜利,成为春秋时期的又一位霸主。故选A项。
27、战国七雄中位于最南面的是()
A.齐国 B.楚国 C.秦国 D.燕国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战国七雄地理位置的识记。学生可以结合口诀“齐楚秦燕赵魏韩,东南西北到中间”,故选B项。
中考热点资讯
大家都在看
版权及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含本网和新东方网) 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仅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转载稿的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新东方",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见稿后在两周内速来电与新东方网联系,电话:010-60908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