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热点资讯
大家都在看
八年级语文经典试题答案与解析
2020-05-19 22:26
来源:
作者:
1、下列各项中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贻误(yí)不朽(xiǔ)热忱(chén)消遣(qiǎn)
B.灼伤(zhuó)嫉妒(jì)煎熬(áo)要谛(dì)
C.同僚(liáo)驾驭(yù)狭隘(yì)萎谢(wěi)
D.粗糙(zào)洋溢(yì)跻身(jǐ)焕发(huàn)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B中应是“嫉妒(jí)”;C中应是“狭隘(aì)”;D中应是“粗糙(cāo)”“跻身(jī)”
2、下面各项中标点符号的用法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中医认为,荠菜味辛甘,具有和脾、利水、止血、明目……等祛病养生功效。
B.最近,周杰伦早期的成名曲之一《蜗牛》这首流行歌曲入选了语文出版社最新修订的小学语文三年级教材。
C.微博上,不同群体表现出来的特征各异:“70后”好为人师,制造深度话题,“80后”从不袖手旁观,参与度较高,“90后”则基本上是娱乐。
D.今天我们班到郊外分组活动,你是参加义务劳动小组?还是参加社会调查小组?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A中“省略号”和“等”不能同时用;C中““70后”好为人师,制造深度话题,“80后”从不袖手旁观,参与度较高,“90后”则基本上是娱乐”中间不用逗号,应用分号;D中“第一个问号”应改成“逗号”。
3、下面各项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古人中不乏学习的楷模,悬梁刺股者、秉烛达旦者、闻鸡起舞者,在历史上汗牛充栋。
B.几乎所有造假者都是这样,随便找几间房子,拉上几个人就开始生产,于是大量的垃圾食品厂就雨后春笋般地冒出来了。
C.新疆启动严厉打击暴力恐怖活动专项行动以来,各族人民群众同仇敌忾,踊跃参与和主动配合严打专项行动。
D.高考刚刚结束,考生们就开始了估分择校的工作,这个学校也好,那个学校也不错,大家见异思迁,都拿不定主意了。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A中“汗牛充栋”书运输时牛累得出汗,存放时可堆至屋顶。形容藏书非常多。这里不合语境;B中“雨后春笋”褒义词不能用在贬环境;D中“见异思迁”指意志不坚定,喜爱不专一。这里不合语境。
4、下面各句中表述没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
A.本届巴西世界杯将在192个国家和地区通过电视转播,预计观众人数大约32亿人左右。
B.能否帮助孩子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是使他们走向美好生活的关键。
C.湖南衡阳一军械仓库发生爆炸事故,17名官兵遇难,网民希望有关部门能彻查原因,杜绝此类事故不再发生。
D.一位双腿瘫痪的残疾少年,通过脑电波控制的机器外骨骼,踢出本届世界杯第一脚球,这成为开幕式最令人感动的瞬间。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A中“大约”和“左右”重复;B中前后不一致,应删去“能否”;C中说法不合事理,应删去“不”。
5、下列各项中文学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3分)
A.《陋室铭》中的“铭”字是一种文体,用来记叙生平、事业、功德,表示纪念或勉励警戒之意,作者柳宗元给他的陋室作铭,是要借陋室表达一种不慕荣利、安贫乐道的情怀。
B.《范进中举》中吴敬梓通过对比描写范进中举前后社会、经济地位的变化,辛辣地讽刺了科举制度下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有力抨击了封建科举制度毒害知识分子的罪恶。
C.《山中》的作者是“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他在这首诗中抒发了自己的旅愁归思,这首诗前半抒情,后半写景,风吹落叶之景也因旅思乡情的注入而加强了它的感染力量。
D.臧克家在他的诗歌《有的人》中,巧妙运用对比手法,每一节都是先反后正。这样对比烘托,把正面的衬得更高,使正反两方面的形象更加鲜明,从而使主题更突出。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A中《陋室铭》作者应是刘禹锡。
6、阅读下面一篇文言文,完成后面问题。(17分)
言默戒杨时
邻之人有鸡夜鸣,恶其不祥,烹之。越数日,一鸡旦而不鸣,又烹之。已而谓予日:“吾家之鸡或夜鸣,或旦而不鸣,其不祥奈何?”予告之曰:“夫鸡鸣能不祥于人欤?其自为不祥而已。或夜鸣,鸣之非其时也;旦而不鸣,不鸣非其时也,则自为不祥而取烹也,人何与焉?若夫时然后鸣,则人将赖汝以时夜①也,孰从而烹之乎?”又思日:“人之言默,何以异此?未可言而言,与可言而不言,皆足取祸也。故书之以为言默戒。”
【注】①时夜:司夜,指打鸣报晓。时,掌管。
(1)解释下列加点字在文中的意思。(4分)
①恶其不祥()②或旦而不鸣()
③故书之以为言默戒()④则人将赖汝以时夜()
(2)下面各项中“之”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3分)
例句:人之言默,何以异此?
A.无鲜肥滋味之享 B.弗之怠
C.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 D.当余之从师也
(3)将下面的文言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①夫鸡鸣能不祥于人欤?其自为不祥而已。
②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③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4)作者为什么认为鸡“鸣”与“不鸣”都是“自为不祥”?邻人烹鸡的故事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4分)
答案:
(1)(每空1分)①厌恶②有的③因此、所以④依赖、依靠
(2)(3分)D
(3)①鸡打鸣能对人不吉祥吗?只不过它们自作不吉祥罢了。(2分)
②因为内心有足以快乐的事,不觉得吃的穿的不如别人。(2分)
③原来是挑选长而窄的桃核刻造的。(2分)
(4)(2分)当鸣不鸣,不当鸣而鸣都是不合时宜的。(或:“夜鸣,鸣之非其时也;旦而不鸣,不鸣非其时也”)该说不说和不该说而说,都会招致灾祸,说话做事要适宜。(2分)
解析:
(1)试题分析:文言实虚词的考查,最常见的命题形式是,指定文中若干个词让学生作解释。要求解释的词,虚词要能辨出一词多义;实词,要识记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用法。如,虚词“故”的用法;实词“或”一词多义现象。
(2)试题分析:A为结构助词“的”;B为代词,代指“抄书这件事”;C为代词,代指“马生”;D为助词,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与例句相同。
(3)试题分析:要想理解文中的句子,就要留心句中的关键性词语,弄明白句中有关词语的指代义,把握句子间的关系,看是否有活用现象,明确使用的文言句式等。所谓“翻译句子:就是能将文言句子译成合乎现代汉语语法规范的白话文,做到文从字顺,规范简明,通顺畅达。这里注意关键词“为”“以”的理解。
(4)试题分析:学生亮出的观点要明确,最好能围绕原文观点,理解作者的感情,从全文的主旨和情感基调入手,细细品味词句所包含、表达的思想感情。因为,文章的主旨和思想感情是统领全文的“神”,要品味词句所包含、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不从全文的主旨和情感基调入手,分析品位的结果就很有可能会与原文情感相悖。此处能理解“说话做事应恰到好处”即可。
7、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问题。(5分)
秋夜山居
唐•施肩吾
去雁声遥人语绝,谁家素机①织新雪。
秋山野客②醉醒时,百尺老松衔半月。
【注释】①素机:织布机。②野客:离乡在外的游客。
(1)诗歌首句“”一词点明了时令属“秋”。(2分)
(2)诗中“衔”字向来为人称道,请你说说它好在哪里。(3分)
答案:
(1)(2分)去雁(仅答“雁”不给分)
(2)(3分)示例:一个“衔”字运用拟人手法(1分)把空中一轮明月被松梢遮掩的情形(1分),描绘得活灵活现(效果1分)。(意对即可)
解析:
(1)试题分析:仔细体味诗中的意象,借助联想和想象把握诗歌所抒发的情感。一般答题方法是抓住诗中主要景物再现画面,从而体会诗人的思想情感。这里借助写去雁,表达出秋的特征。
(2)试题分析:品味诗歌语言,主要是品味关键字词,古人写作诗歌讲究对字的推敲,所以有“炼字”“诗眼”之说。品味关键字词是诗歌考查的主要内容。学生应留心字词在诗中的意思,体会该字词在诗中创设的意境,学会分析该字词所传达的情感。“衔”字运用拟人手法,把空中一轮明月被松梢遮掩的情形,描绘得活灵活现。
中考热点资讯
大家都在看
版权及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含本网和新东方网) 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仅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转载稿的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新东方",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见稿后在两周内速来电与新东方网联系,电话:010-60908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