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热点资讯
大家都在看
高中历史宋明理学相关真题练习
2020-05-14 22:21
来源:
作者:
1、佛教在南北朝时期广泛传播的社会条件有:①社会动荡②佛教的欺骗性③人民饱受战乱之苦④统治阶级支持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
【解析】本题关键是对“社会条件”的理解,社会条件当然指客观条件,而不包括主观条件,更不是全部条件。其中,佛教的欺骗性也应是广泛传播的条件之一,但它不属于社会条件,所以不应选上。另外,佛教的传播在各朝各代都没停止,而南北朝时期最为广泛,其特殊的社会条件是不容忽视的,故此题选B项.
【答案】B
2、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其中“天理”主要指的是
A天体运行法则B社会发展规律
C封建道德规范和等级秩序D“天人感应”理论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阅读、分析理解历史材料的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从阶级角度来分析理解历史问题。朱熹是宋朝的理学思想的代表人物,为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他进一步发展阐述了儒家思想。据此,可判别正确答案应为C。朱熹的思想在高中历史课本中并未涉及,故本题还是有一定难度的。
【答案】C
3、近来有学者将古代中国主流思想的演变历程归纳为仁者爱人、地狱天堂、三教合一、性理之学四个主题。其中“三教合一”大致始于()
A.春秋战国 B.秦汉时期
C.隋唐时期 D.两宋时期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三教合一是指佛教、道教、儒教三个教派的融和。魏晋南北朝时,社会动荡,人们在世俗生活中很难追求到自己的人生价值,因此儒学出现危机。佛道两教适应了人们的精神需要信徒大增,在这种情况之下,儒学大师开始反思自己的缺陷,从佛道思想中汲取有益成分,提出“三教归儒”又称三教合一。故选C项。
考点:三教合一
点评:此处考查的是理学产生的背景。背景中除了要关注三教合一以外,还要理解魏晋时期,社会动荡,儒学收到佛道两教的冲击是儒学面临危机,儒学危机也是常考点。
4、史学家张岱称:“阳明先生创良知之说,为暗室一炬。”文中的“良知”是指()
A.内心世界 B.自然规律
C.社会规律 D.天的意志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王守仁认为,良知人人具有,个个自足,是一种不假外力的内在力量。其主张“致良知”就是致吾心内在的良知。即将良知推广扩充到事事物物。“致”本身即是兼知兼行的过程,“致良知”也就是知行合一。王阳明的“制良知”,属于宋明理学中的陆王心学。故选A项
考点:王阳明的主张
点评:要把握好“致良知”的含义:王守仁认为,“致知”就是致吾心内在的良知。这里所说的“良知”,既是道德意识,也指最高本体。他认为,良知人人具有,个个自足,是一种不假外力的内在力量。“致良知”就是将良知推广扩充到事事物物。“致”本身即是兼知兼行的过程,因而也就是自觉之知与推致知行合一的过程,“致良知”也就是知行合一。
5、“孽海茫茫,回头是岸;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与禅宗这一理论类似的是()
A.老庄思想 B.程朱理学
C.王阳明“心”学 D.孔孟之道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以世人熟知的禅宗理论考查宋明理学,作答时要求对宋明理学主张有清晰地把握,同时对程朱理学与心学的区别能有正确的认识。题干阐述的佛教理论、讲求领悟,自身认识到罪恶,才能放下屠刀,这与王阳明“心”学要求的“致良知”是一致的。故选C项
考点:王阳明的思想
点评:要注意宋明理学所属的哲学范畴,从总体说它们都属于唯心主义,但又有区别,陆王心学属于主观唯心主义,程朱理学属于客观唯心主义。
6、电视剧《潜伏》使“潜伏”一度成为流行词,而真正说出潜伏真谛的经典台词是:“在特殊的环境下面,什么都可以灵活应变,但是信仰绝不能变。”历史上的文天祥也如此,他在强权面前,正气浩然,铁骨铮铮,写下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绝句。他的这种气节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思想主流是()
A.黄老之学 B.佛学
C.程朱理学 D.陆王心学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能力。文天详的这种气节与理学中注重民族气节和做人的品质相符,故A项与B项是不符合题意的;材料中问的是“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思想主流”在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中,程朱理学在南宋以后成为政府的官方哲学,陆王心学未取得这样的地位,故选C项
考点:宋明理学的地位与影响
点评:对于其地位而言:程朱理学,在南宋时期就成为官方哲学,陆王心学未取得类似的地位。对于其影响而言,应该从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把握:积极,对塑造中华民族的性格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消极,扼杀了人的自然欲求。
7、北宋大儒张载是理学创始人之一,他提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对这句话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体现了学者匡时济世的理想追求
B.反映了理学以继承儒学正统为己任
C.理学家具有反对君主专制的要求
D.说明理学思想有利于稳固统治秩序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从张载的话中能够看出“学者匡时济世的理想追求”;而“为往圣继绝学”反映了理学以继承儒学正统为己任;从“为万世开太平”可以看出有利于稳固统治秩序;理学强调的“理”是封建社会的伦理道德,理学对维护专制主义政治制度起了重要作用,成为官方正统儒学。故选C项
考点:理学家的主张
点评:本题属于新材料命题,课本未对张载做详细的叙述,解答此类题目关键在于全面准确的从所给的材料中获取信息,同时联系课本中所学进行参照。
8、宋明理学对我们今天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所起的积极作用有()
①强调人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②注重气节与品德
③发奋立志④敬畏天理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关键信息在“积极作用”上,宋明理学是唯心主义哲学,有着很大的历史局限性,但其中也有许多精华部分值得今天借鉴,如①②③所述,对我们今天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乃至中华民族性格的塑造都有积极作用。而④明显是宋明理学的消极作用,因此④可以排除,故本题应选A项
9、什么是理学?理学形成的历史背景和条件是什么?
答案:理学是在宋朝时,为了回应佛、道挑战,新兴儒学思潮建立的学说,它是一种既贯通宇宙自然和人生命运,又继承孔孟正宗并能治理国家的学说,到宋代逐渐确立了一个以“理”或“天理”为核心的观念系统,被称为“理学”。背景:(1)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道教迅速传播,儒学的发展出现危机;(2)隋唐时期的学者提出佛、儒、道三教合一的主张;(3)为重兴儒学,唐宋儒学家在吸取佛、道哲学的某些思想的基础上,对儒学进行不断的思考和探索;(4)宋代“重文”国策形成了学术发展的良好社会氛围;(5)“二程”和“朱熹”对儒学经典的多年钻研。
10、程朱理学和陆王新学有什么同异之处?对理学如何评价?
答案:(1)同:都认为“理”是世界万物的本原,是天下万物都要遵循、永恒存在的普遍原则。(2)异:前者认为“理”是通过“格物致知”,即通过接触世间万物,在体会到各种知识的基础上加深对先天存在的“理”的体验,最终贯通明“理”,而后者认为“心即理”,心就是天地万物的渊源,不用学习只要通过内心反省就可以体会“理”。(3)评价:局限性:宋明理学用三纲五常维系专制统治,压抑、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产生了消极影响。积极作用:重视主观意志力量,注重气节、品德,讲求以理统情、自我节制、发奋立志,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又凸显人性的庄严,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起到了积极作用。
中考热点资讯
大家都在看
版权及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含本网和新东方网) 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仅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转载稿的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新东方",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见稿后在两周内速来电与新东方网联系,电话:010-60908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