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报班:   
快捷登陆: QQ登录 微博登录 你好,欢迎来到新东方
账号 密码 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咨询 电话 置顶

新东方网>上海新东方学校>中学全科>正文

高考试题:高中语文古诗词鉴赏题强化

2020-04-20 18:15

来源:

作者:

  一、阅读下面这首诗,按要求作答。(9分)

 

雨过至城中苏家

 

宋·黄庭坚

 

飘然一雨洒青春,九陌净无车马尘。

 

渐散紫烟笼帝阙,稍回晴日丽天津。

 

花飞衣袖红香湿,柳拂鞍鞯绿色匀。

 

管领风光唯痛饮,都城谁是得闲人。

 

  注:此诗作于宋哲宗元祐元年(1086),黄庭坚时任秘书省校书郎,是年,长期贬谪外放的苏轼被授予翰林学士、知制诰等要职。

 

  (1)诗中描写了春雨后的哪些景象?(2分)

 

  (2)结合诗句说明颈联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4分)

 

  (3)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3分)

 

  答案:

 

  (1)尘土涤净紫烟渐散雨过日丽红花沾雨柳色葱翠

 

  (2对仗,如花飞柳拂红香湿绿色匀

 

  ②比拟,如“柳拂”。

 

  ③从视觉、嗅觉、触觉等多角度(运用通感)进行描写,如“衣袖红香湿”。

 

  (3)雨后天晴访友喜悦之情;仕途上的踌躇满志或忙中偷闲的快乐。

 

  二、.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劳停驿

 

欧阳修

 

孤舟转山曲,豁尔见平川。

 

树杪帆初落,峰头月正圆。

 

荒烟几家聚,瘦野一刀田。

 

行客愁明发,惊滩鸟道前。

 

  【注】此诗为欧阳修被贬峡州夷陵令时作。劳停驿,驿站名。

 

  (1)简要说明此诗前两联景物描写的时空变化。(4分)

 

  (2)简要分析第三联中”“二字的妙处。(4分)

 

  答案:

 

  (1)(4分)

 

  此诗前两联写景,时空变化丰富。从时间节点来看,可分为两个时段,第一联为舟行之时(白昼),第二联为泊舟之后(暮夜)。从取景空间来看,一句一景,富于变化。孤舟山曲、豁尔平川、树杪帆落、峰头月圆,远、近、高、低,布置巧妙。

 

  (2)(4分)

 

  ①从用字自然传神来看:数缕荒烟,几户人家,在暮色笼罩之下,尤显荒凉冷落;瘦野薄田,狭促如刀,瘦瘠之至。“荒”“瘦”二字,乃寻常字眼,但在此运用十分贴切,显得自然而工稳,能传达出诗人面对“荒村”“瘦田”的第一感觉,具有很强的感染力。②从情感寄寓来看:“荒”“瘦”二字,包含地僻、田瘦等多重意义,寄寓了诗人对山民的怜悯、关切,以及诗人被贬蛮荒的失意,极好地丰富了全诗的情感内涵。

 

  三、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

 

残春旅舍韩偓①

 

旅舍残春宿雨晴,恍然心地忆咸京②。

 

树头蜂抱花须落,池面鱼吹柳絮行。

 

禅伏诗魔归净域,酒冲愁阵出奇兵。

 

两梁免被尘埃污③,拂拭朝簪待眼明④。

 

  []①韩偓(约842~923):字致尧,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这首诗是作者流徙闽地时所作。咸京:这里侑指都城长安。梁:官帽上的横脊,古代以梁的多少区分官阶。朝簪:朝廷官员的冠饰。

 

  1.古人认为这首诗的颔联乃晚唐巧句,请指出这一联巧在哪里,并简要赏析。(5分)

 

  【答案】

 

  颔联巧妙之处在于用了“抱”“吹”两个动词。

 

  【解析】

 

  解答此题,要在读懂诗句大意的基础上进行,并且抓住“巧”子进行分析。

 

  2.这首诗的后两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6分)

 

  【答案】后两联表达了作者悲愤的情怀以及诗人兢兢业业,力求尽职,无负朝冠的心情。

 

  四、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7分)

 

早过大通驿①

 

查慎行

 

夙雾才醒后,朝阳未吐间。翠烟遥辨市,红树忽移湾。

 

风软一江水,云轻九子山。画家浓淡意,斟酌在荆关②。

 

  【注】①大通驿:在安徽铜陵,大通河由此入长江,作者乘船途经此地。

 

  ②荆关:五代后梁画家荆浩、关仝,二人擅长山水画。

 

  (1)第三联的字在艺术表现上很有特色,请作赏析。(3分)

 

  (2)诗题的字在诗句中是如何体现的?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4分)

 

  答案:

 

  (1字一语双关,既是写风软,也是写江水之软。写出了微风轻柔,温软拂面,也写出了软风吹拂江水,使江水也变得温柔绵软,微波轻漾。(2即指经过,路过。诗中通过前三联的时间、景物的变化,移步换景,展现出作者清晨乘舟江上,经过大通驿时的轻松畅快的心情。首联写晨雾未散,朝阳未升,眼前一片迷蒙。颔联写江雾散去,远处的市镇依稀可辨,转眼移过了水湾。颈联江风拂面,云朵飘过在九子山间,写出了行舟之快。全诗通过作者在行舟之上,遥看岸上景物变化,体现出之意。

 

  试题分析:(1)题考查诗歌鉴赏中的炼字。首先要分析在诗句中的意思,然后从手法上进行赏析。手法上抓住双关的手法是关键。(2)题中,考查学生对诗歌整体内容的把握。分析时要诸联赏析,结合的诗意进行。

 

  五、阅读下面的宋词,回答问题。(8分)

 

卜算子

 

张元千

 

风露湿行云,沙水迷归艇。卧看明河月满空,斗挂苍山顶。

 

万古只青天,多事悲人境。起舞闻鸡酒未醒,潮落秋江冷。

 

  []张元千,宋代爱国词人

 

  (1)请对上片前两句中的湿”“二字分别作简要赏析。(4分)

 

  (2起舞闻鸡酒未醒,潮落秋江冷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做简要分析(4分)

 

  六、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问题。

 

醉翁操【1

 

苏轼

 

  琅然,清圆,谁弹?响空山。无言,惟翁醉中知其天。月明风露娟娟,人未眠。荷蒉过山前,曰有心也哉此贤【2】。醉翁啸咏,声和流泉。醉翁去后,空有朝吟夜怨。山有时而童巅【3】,水有时而回川。思翁无岁年,翁今为飞仙。此意在人间,试听徽外三两弦【4】。

 

  注释:【1】据本词序,欧阳修喜爱琅琊幽谷的山川奇丽、泉鸣空涧,常把酒临听,欣然忘归。后沈遵作琴曲《醉翁操》,崔闲记谱,请苏轼填词。【2】蒉:草筐。《论语·宪问》:子击磬于卫,有荷蒉而过孔氏之门者,曰:有心哉,击磬乎!’”3】童巅:山顶光秃,山无草木曰童。【4】徽:琴徽,系弦之绳。此处代指琴。

 

  1.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响空山与王维《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空山,都写出了山的空寂。

 

  B荷蒉两句以《论语》中荷蒉者对孔子击磬的评价,赞赏醉翁懂得鸣泉之妙。

 

  C醉翁去后两句描写醉翁离开琅琊后,作者空对流泉,以吟诵表达思念之情。

 

  D.词作最后三句是说醉翁虽已离世,声和流泉的美妙意境却仍然得以留存人间。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词主要借对流泉声音的描写来赞美欧阳修在琅琊山寄情山水,感受天籁的悠然自得之情。所以选项C说是对醉翁的思念之情不准确。

 

  2.词作开篇几句运用了以声写声的手法,用玉声形容泉声的清亮圆润。按照要求,完成下列各题。(5分)

 

  ①下列诗句,没有运用这种手法的一项是(3分)

 

  A.龙吟虎啸一时发,万籁百泉相与秋。(李颀《听安万善吹觱篥歌》)

 

  B.商声寥亮羽声苦,江天寂历江枫秋。(刘长卿《听笛声留别郑协律》)

 

  C.蜂簇野花吟细韵,蝉移高柳迸残声。(韦庄《听赵秀才弹琴》)

 

  D.寒敲白玉声偏婉,暖逼黄莺语自娇。(王仁裕《荆南席上咏胡琴妓》)

 

  ②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2分)

 

  白居易《琵琶行》同样运用了这种手法来写琵琶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答案】①B②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解析】

 

  试题分析:①B项不是以声写声。易错的字有:嘈、弹、珠等。

 

  七、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月圆(1

 

【唐】杜甫

 

孤月当楼满,寒江动夜扉。

 

委波金不定,照席绮逾依。(2

 

未缺(3)空山静,高悬列宿(4)稀。

 

故园松桂发,万里共清辉。

 

  【注】(1)这首诗是唐代宗大历元年(766)秋天杜甫所作(2)这里指光彩更加柔美。(3)未缺:指月圆。(4)列宿:众星。

 

  1.这首诗前六句描写了月圆之夜的那几幅画面?请用简洁的语言进行概括。

 

  答:

 

  【答案】

 

  这首诗前六句描写了月圆之夜的六幅画面。天上月,门上波光闪动,江上月,室内月,月下幽深的山林,群星稀廖的夜空。

 

  【解析】前六句是一句一景。抓住描写的对象,和描写的角度来思考。

 

  2.本诗最后两句情感真挚,请从虚实结合的角度进行赏析。

 

  答:

 

  【答案】最后两句是诗人由眼前的月亮想像到千里之外的家乡和亲人,联想到与他们远隔万里共沐月光。表达诗人的美好的愿望和真情的祝愿,也是自己长期滞留异乡,久久难归的无可奈何的告慰。

 

  【解析】题干中明确说从虚实结合的角度进行赏析,实是眼前月景,需是联想家乡亲人,表达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

版权及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含本网和新东方网) 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仅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转载稿的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新东方",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见稿后在两周内速来电与新东方网联系,电话:010-60908555。

大家都在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