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热点资讯
大家都在看
上海初一期中考试政治试卷及答案
2020-10-21 14:30
来源:
作者:
1、下列行为属于侵犯他人人格尊严权的有( )
①学校在宣传栏中张贴优秀学生的照片,并公布其姓名
②犯罪嫌疑人的照片被印在通缉令上
③商场保安强行检查顾客的背包
④医院未经患者同意将其姓名和病情发布在网上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根据教材知识,我们每个人都有人格和尊严。任何人都享有作为“人”的最起码的社会地位和受到他人与社会最起码尊重的权利,这种权利就是人格尊严权。题文中选项①张贴优秀学生照片,是表彰学生,没有侵犯肖像权。选项②犯罪嫌疑人被印在通缉令上,是法律规定的,没有侵犯他人的权利。因此答案选B。
2、王英经常对自己说:“我虽然个子不高,但也有许多优点,我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我一定要加倍努力塑造更好的自我形象。”王英这是( )
A.自傲的表现,不利于全面认识自己
B.全面认识自己、相信自己、努力超越自己的表现
C.维护自己良好的外在形象,是自尊的表现
D.只看到自己的优点,看不到缺点,是自负的表现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题文中王英既看到自己的缺点,也看到了自己的优点,说明她能正确全面集训自己。她要塑造更好的自我形象,说明她相信自己,努力超越自己。因此答案选B。选项A、C、D说法与题文不符,没有体现自傲,自尊、自负等。
3、小美戏称长得矮胖的小武同学为武大郎,受到了同学们的指责,这是因为( )
A.所有绰号都是侮辱他人的
B.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
C.喊同学绰号就是对同学的一种诽谤
D.为他人起绰号是一种违法犯罪行为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题文中小美给同学起侮辱性绰号,侵犯了他人的名誉权,也是对他人人格尊严的侮辱。因为我国法律保护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非法侵犯,因此受到了同学们的指责。所以答案选B。选项A说法太绝对是错误的,有些绰号是赞美他人。选项C说法错误,绰号是侮辱,不是诽谤。选项D说法错误,不是犯罪行为。
4、在北京务工的曹昌宝说,我来京已十年,出门会注意衣着整洁,举止文雅。曹昌宝的言行不仅是“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的自然反映,更是对城市产生融人感的生动诠释。这反映曹吕宝是一个( )
A.追求表面荣耀、虚荣的人 B.有知耻心、自负自傲的人
C.不容别人歧视、侮辱的人 D.尊重他人,维护自尊的人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题文中曹昌宝注意衣着,举止文雅,说明他在与人交往中做到了讲礼仪,是对他人的尊重,也是维护自已的自尊心。因此答案选D。选项ABC说法与题文不符,是消极的说法,是错误的。
5、12月13日是“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8月31日,《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读本》首发仪式在南京举行,该读本免费赠送给江苏省各小学。这警示我们(
)
①知耻而记耻
②记耻而奋发 ③记耻而报复 ④知耻而后勇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可采用排除法来做,题文中国家设“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是为了让人们记住历史,从中吸取教训,并不是为了报复。因此选项③记耻而报复,说法本身是错误的。所以答案选B。
6、《论语》中“吾日三省吾身”的训诫和唐太宗“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的感慨,启示我们正确认识自我的途径有( )
①读史书
②照镜子 ③自我反思 ④相互比较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题文中《论语》中“吾日三省吾身”,意思是自己反思自己,也就是自我反思。唐太宗“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是拿自己与别人进行比较,是通过比较认识自我。因此答案选D。选项AB说法本身是错误的。
7、小红在长跑练习中,离达标总是差那么一点,同学们纷纷鼓励她,你认为最恰当的话是( )
A.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不达标不要紧,你的文化成绩并不差
B.你看我,没练几次就达标了,你应该向我学习
C.不用泄气,做任何事情这要努力就一定成功
D.不要放弃,成功可能就在你下次的努力之后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题文中小红离达标差那么一点,要鼓励他,因此说法符合的选项是D。选项C说法太绝对本身是错误,努力不一定成功。选项B说法不是对他的鼓励。选项A说法是消极的。因此正确的答案选D。
8、某校组织同学们开展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我为他人献爱心”为主题的爱心助人实践活动。以下两个片段是某位参与者的感悟,请你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读并作答。
“我相信我就是我,我相信明天,我相信青春没有地平线……”。没有自信,就不可能成功,自信让我拥有成功完成实践活动任务的力量。
(1)请你分析拥有自信对成功完成实践活动任务的重要意义。(6分)
“人生最美丽的补偿之一,就是人们真诚地帮助别人之后,同时也帮助了自己……”。离开了爱心助人,我的成长将会留有缺憾,爱心助人让我的人生收获更多。
(2)你认为他参加这次爱心助人实践活动可能有哪些收获?(6分,从知识、能力和情感三个角度思考)
答案:
(l)①自信是一个人成长与成才必备的心理品质,是生活中获得成功与快乐的重要因素;
②自信能使看似不可能的成为可能,使可能的成为现实;
③自信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挖掘自身的潜能;
④一个获得成功的人,首先是因为他有自信心。(每点2分,共6分,答出其中任意3点即可。)
(2)
①知识方面:拓宽视野,增长知识,懂得了“授人玫瑰,手留余香”的道理,认识到爱心在于行动。(2分)
②能力方面:提高了交往能力;增强了实践能力;提高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分)
③情感方面:培养了爱心,净化了心灵,升华了道德,学会了帮助他人,感悟到人生的价值和意义。(2分)
解析试题分析:
(1)材料主要体现了自信有利于成功,因此根据教材知识,回答自信的重要性。自信是一个人成长与成才必备的心理品质,是生活中获得成功与快乐的重要因素;自信能使看似不可能的成为可能,使可能的成为现实;自信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挖掘自身的潜能;自信有利于战胜挫折等。
(2)本题主要回答参加公益活动,奉献爱心,帮助他人,自己有什么收获。可以从知识、能力和情感三个方面总结。如知识方面,增长知识,拓宽视野,认识到奉献爱心在于行动。能力方面,可以提高自己的交往能力,提高解决生活中问题的能力。情感方面,有利于培养爱心,净化心灵,实现人生的价值,增强自信心和满足感等。
9、张明同学家庭贫赛,但为了不让同学们瞧不起,在自己十五岁生日时,悄悄向他人借了100元钱,买来五个大蛋糕,请全班同学吃。对此同学们议论纷纷:
学生小陈认为:这一做法很好,既能维护自尊,又能得到他人尊重,还能让自己的发展更好。
学生小李认为:这一做法不好,这不是自尊,而是一种虚荣,不可能赢得尊重,也不利于自身成长。
你认为哪位同学的观点正确,请说明你的理由。(7分)
答案:小李同学的观点是正确的。(1分)
理由:
(1)自尊是一种自己尊重自己、爱护自己,并期望受到他人、集体和社会的爱护的心理。张明在家境贫寒的情况下,依然借钱买蛋糕吃同学吃,这样做是不尊重、不爱护自己的表现。(3分)
(2)自尊与虚荣不同。自尊是对自己负责,追求的是踏实;虚荣是为自己化妆,追求的是表面的荣耀和光彩。张明片面追求的表面的荣耀和光彩,会使自己陷入虚荣心的误区,因此不可能赢得他人的尊重,也不利于自身的成长。(3分)
解析试题分析:题文中张明同学家庭贫赛,借钱买蛋糕,请全班同学吃,是一种虚荣心的体现。因此小李同学的观点是正确的。根据教材知识,自尊是一种自己尊重自己、爱护自己,并期望受到他人、集体和社会的爱护的心理。自尊与虚荣不同。自尊是对自己负责,追求的是踏实;虚荣是为自己化妆,追求的是表面的荣耀和光彩。张明在家境贫寒的情况下,依然借钱买蛋糕吃同学吃,这样做是不尊重、不爱护自己的表现。是个人虚荣心的体现,这样做不利于自己的健康成长,也不会赢得其他同学的尊重。
10、2014年9月21日晚11点至22日凌晨5点,吴起县高级中学6名高二女生,将高一的3名女生先后叫到宿舍进行搜身、辱骂、殴打。施暴女生持刀强迫学妹下跪,遭拒后殴打和猥亵3名受害人,致其耳膜穿孔、身体多处出血。9月26日,6名涉案女生被警方抓获并刑事拘留,10月23日被以涉嫌强制侮辱妇女罪执行逮捕。
(1)警方处罚上述6名高二女生有何法律依据?(2分)
(2)上述3名高一女生的哪些权利受到了侵害?(列出三项权利)(3分)
(3)如果你是受害者,你会如何维权?(2分)
答案:
(1)宪法规定,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2分)
(2)生命健康权、名誉权、人身自由权。(每点1分,计三分)
(3)要求侵权者或请求人民法院责令侵权人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并可以要求精神损害赔偿。(2分)
解析试题分析:
(1)高二女生强迫学姝下跪。殴打和猥亵他人,侵犯了他人的人格尊严和生命健康权。因此根据我国宪法规定,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
(2)强迫他人下跪是侮辱他人,侵犯了人格尊严和名誉权。殴打他人,使他人受伤,侵犯了生命健康权。
(3)当自己的权利受到侵害时,要学会依法维权。根据教材知识回答,要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利,可以与侵害者协调解决,要求停止侵害,赔偿损失。如果协商不成,可以提起诉讼,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中考热点资讯
大家都在看
版权及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含本网和新东方网) 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仅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转载稿的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新东方",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见稿后在两周内速来电与新东方网联系,电话:010-60908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