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报班:   
快捷登陆: QQ登录 微博登录 你好,欢迎来到新东方
账号 密码 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咨询 电话 置顶

新东方网>上海新东方学校>优能中学>优能初中>正文

初中七年级期中地理试卷复习题与答案

2020-10-19 11:10

来源:

作者:

1、下列有关亚洲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亚洲是世界上跨经度最多、面积最大的大洲

B.亚洲地形以平原为主

C.世界上各种气候类型在亚洲都有分布

D.亚洲地跨寒、温、热三带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

世界上跨经度最多的大洲是南极洲,A错;亚洲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约占总面积的3/4,全洲平均海拔950米,是除南极洲以外海拔最高的大洲,B错;亚洲纬度跨度广,地跨寒、温、热三带,且地形复杂多样,除温带海洋性气候外,世界上的各种气候在亚洲都有分布,C错,D正确,故本题选D

 

 

2、下列产品中日本大量出口的是(   

 

A.石油 B.煤炭  C.铁矿石     D.汽车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

日本铁矿、石油、煤炭等矿产资源贫乏,绝大部分依靠进口,日本利用其便利的海运、发达的科技、高素质的劳动力和高效率的管理,把来自世界各地的原材料加工成高品质的工业品,再销往世界各地,其汽车生产名扬海外,故本题选D

 

3、有关日本文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受中国文化的影响源远流长

B.有着浓厚的大和民族传统文化色彩

C.具有东西方文化交融的特点

D.日本的茶道和花道都是从西方传入的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

日本文化具有浓厚的大和民族的传统色彩,古代受中国文化的影响,东方传统文化特色浓郁;近现代,又受到欧美科技和文学艺术等方面的广泛影响,是东西方文化兼容的典型,日本很早就与中国有文化交流,像文字、传统建筑、宗教、传统服饰和饮食等方面都显示出中国文化的影响,其茶道和花道都是从中国传入的,故本题选D

 

 

4、下列自然资源中,属于日本比较丰富的是(    

① 森林资源  ②水能资源  ③矿产资源   ④土地资源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

日本地形以山地为主,河流短急,降水丰富,水能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近68%,森林在国土中所占的面积比较大,土地资源不够丰富,农业用地即耕地资源更显得比较贫乏;矿产资源极其贫乏,大量依赖进口,造成日本经济发展对外依赖性大,故本题选A

 

 

5、日本工业集中分布在沿海地带的原因的叙述,错误的是(   

 

A.沿岸城市人口集中,是国内最大的消费地

B.工厂靠近码头,有利于废渣、废水的排放

C.沿海港口条件优越,巨型船舶可以停靠

D.沿海平原集中,填海造陆价格低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

日本境内地域狭小,资源贫乏,进口原料,出口工业产品,工业主要分布沿海地带,因此沿岸城市人口集中,形成了国内最大的消费地;港口优良,巨型船舶可以停靠同时沿海平原集中,填海造陆价格低等,故本题选B

 

 

6、与我国相邻的东南亚内陆国是(   

 

A.蒙古 B.老挝  C.越南 D.印度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

我国的陆上国界漫长,与14个国家陆上接壤,东南亚与我国相邻的国家有缅甸、老挝和越南等国,其中老挝为内陆国,故本题选B

 

 

7、东南亚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是(   

 

A.湄公河     B.湄南河     C.红河 D.萨尔温江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

湄公河发源于我国,在我国境内称澜沧江,流入东南亚地区被称为湄公河。该河在东南亚流经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在越南注入南海,是东南亚流经国家最多的国际性河流,故本题选A

 

 

8、水稻成为东南亚主要的粮食作物,正确的原因是(   

 

A.人口稀少 B.耕地广阔

C.气候高温多雨 D.机械化水平高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

东南亚地处热带,以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雨林气候为主,高温多雨的气候适合水稻的生长,因此水稻是东南亚主要的粮食作物,故本题选C

 

 

9、世界上华人、华侨分布最集中的地区是(   

 

A.南亚 B.东南亚     C.欧洲 D.东亚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

东南亚是世界上海外华人分布最集中的地区,主要来自于我国东南沿海一代,特别是广东、福建两省。东南亚各国华人人口最多的是印度尼西亚;华人人口占总人口比例最大的是新加坡,故本题选B

 

 

10、印度的小麦主要分布在(   

 

A.孟加拉国以东的地方

B.印度沙漠

C.德干高原西北部、恒河上游地区

D.恒河下游地区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

农业的分布受自然条件的影响,德干高原西北部、恒河上游地区降水较少,印度的小麦主要分布于此,故本题选C

 

 

11、目前,世界上人口超过10亿的国家有两个,它们是(   

 

A.中国和美国     B.中国和日本

C.美国和印度     D.中国和印度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

截止2005年世界上人口过亿的国家有中国、印度、美国、印度尼西亚、巴西、巴基斯坦、俄罗斯、尼日利亚、日本、墨西哥、孟加拉国;其中,人口超过10亿的国家是中国和印度,故本题选D

 

 

12、有关印度粮食生产的说法,错误的是(   

 

A.众多的人口,使印度成为粮食消费大国

B.从20世纪到现在,印度每年都要进口大量粮食

C.水稻和小麦是印度的主要粮食作物

D20世纪60年代,印度实行了绿色革命,改进了粮食生产技术,粮食供应状况逐步得到改善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

印度是世界第二人口大国,众多的人口,使印度成为粮食消费大国,A正确;在20世纪60年代以前,由于水旱灾害频繁、生产技术落后,印度粮食需要大量进口,20世纪60年代,印度实行了绿色革命,改进了粮食生产技术,粮食供应状况逐步得到改善,实现自给有余,B错,D正确;水稻和小麦在印度大面积种植,是印度的主要粮食作物,C正确,故本题选B

 

 

13、下列关于日本的叙述,错误的是(   

 

A.近年来日本太平洋沿岸地带污染严重,地面下沉,用地用水紧张

B.日本的森林覆盖率居世界前列,也是世界上出口木材最多的国家之一

C.日本已加快扩大海外投资,将一些工业包括污染较多的工业移往海外

D.日本是渔业大国,捕鱼量居世界首位,是使世界渔业资源走向枯竭的主要国家之一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

日本近年来,由于太平洋沿岸地带污染严重,以及地面沉降和用地用水紧张等原因,加快了海外投资步伐,将一些工业,尤其是污染工业移往海外,AC正确;日本的森林覆盖率居世界前列,同时也是世界上进口木材最多的国家之一,B正确;日本是一个渔业生产大国,其捕鱼量居世界首位,也是使世界渔业资源走向枯竭的主要国家之一,故本题选B

 

 

14、每年的91日是日本全国的防灾日,中小学生要进行防震演习。我国也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我们也应掌握一些防震知识,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A.应迅速撤到空旷地

B.当来不及离开房屋时应两手抱头躲到墙角

C.就坐在教室内做作业,毫不惊慌

D.如果被埋在废墟中不能自行脱险时,尽可能挪开脸、胸前的杂物,清除口鼻的灰土,保持呼吸通畅。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

日本和中国都地处板块的交界地带,地壳活跃,多火山、地震,掌握一些防震知识非常有必要,地震发生时应迅速撤到空旷地,如来不及撤离应两手抱头躲到书桌下或墙角边;如果被埋在废墟中不能自行脱险时,要挪开脸、胸前的杂物,清除口鼻的灰土,保持呼吸通畅等,地震发生时,坐在教室内做作业,毫不惊慌这种做法错误,故本题选C

 

 

15、亚洲最大的平原是(   

 

A.东北平原

B.美索不达米亚平原

C.西西伯利亚平原

D.华北平原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

西西伯利亚平原位于俄罗斯境内。东界叶尼塞河,西抵乌拉尔山脉,南接哈萨克丘陵、萨彦岭,北濒喀拉海,是亚洲最大的平原,故本题选C

 

 

16、除亚洲外,其他大洲按面积从大到小排列,正确的是(   

 

A.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

B.非洲、南美洲、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

C.非洲、欧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大洋洲

D.非洲、欧洲、南美洲、北美洲、南极洲、大洋洲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

世界海陆共分为七大洲,四大洋。七大洲按面积从大到小排列依次为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故选项BCD错,本题选A

 

 

17、中国所在的地区是(   

 

A.东南亚     B.东亚  C.西亚 D.北亚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

在地理上我们习惯上将亚洲分为东亚、东南亚、南亚、西亚、中亚和北亚。东亚是指亚洲东部,包括:中国、朝鲜、韩国、蒙古和日本,故本题选B

 

 

18、北回归线通过的亚洲地区中,没有的气候类型是(   

 

A.热带沙漠气候 B.热带季风气候

C.亚热带季风气候     D.温带季风气候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

温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于温带亚欧大陆的东岸地区。冬季盛行偏北风,受极地大陆气团影响,寒冷干燥;夏季盛行偏南风,受极地海洋气团或热带海洋气团影响,暖热多雨,该气候类型分布在中纬度大陆的东部,不分布在北回归线附近,故本题选D

 

 

19、世界上人口增长最快和最慢的大洲分别是(   

 

A.非洲和欧洲     B.亚洲和欧洲

C.亚洲和大洋洲 D.非洲和大洋洲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

人口的自然增长主要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决定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与经济发展水平有密切联系:一般来说,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国家和地区,人口的自然增长较慢;经济发展水平低的国家和地区,人口的自然增长较快。非洲大多数国家都是发展中国家,由于长期受殖民主义剥削,经济发展水平在各大洲中是最低的,盖州是世界上人口增长最快的一洲,在欧洲的一些国家,近些年来人口一直处于负增长状态,使欧洲成为世界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的大洲,故本题选A

 

 

20、亚洲人口在1亿以上的国家共有(   

 

A5  B6  C7  D8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

世界人口过亿的国家有:中国、印度、美国、印度尼西亚、巴西、巴基斯坦、俄罗斯、孟加拉国、日本、尼日利亚、墨西哥等国,其中属于亚洲的是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孟加拉国、日本,故本题选B

 

 

21、下列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中,不在亚洲的是(   

 

A.黄河流域 B.印度河流域

C.尼罗河流域     D.两河流域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

人们最早的生产生活一般选择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灌溉便利、水运方便、气候适宜的地方。世界四大文明发源地中:两河流域、印度-恒河流域和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位于亚洲,另一个世界文明的发祥地是尼罗河流域,位于非洲,故本题选C

 

 

22、下列各国家中,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最高的是(   

 

A.印度、巴基斯坦

B.日本、新加坡

C.沙特阿拉伯、以色列

D.韩国、马来西亚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

亚洲地域辽阔,各国经济发展很不平衡,日本是亚洲唯一的发达国家,其他都为发展中国家,即使同为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发展差异也很大,如以电子、石油化工、金融、航运、服务业为主的新加坡,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也很高,故本题选B

 

 

23、下列亚洲国家中,第三产业比重最大的是(   

 

A.中国 B.印度  C.缅甸 D.日本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

一般来说,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国家第三产业比重高,经济发展水平低的国家第三产业比重低。亚洲的各国中,只有日本是经济发达的国家,所以第三产业比重最大,故本题选D

 

 

24、亚洲地域辽阔,不同国家的自然、社会、历史条件差别很大,经济发展不平衡。下面关于亚洲经济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亚洲大部分国家属于经济发达国家

B.亚洲大部分国家属于发展中国家

C.西亚波斯湾沿岸国家(如马来西亚)因大量出口石油而成为较富裕的国家

D.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新加坡、日本、中国等大力发展出口加工工业,推进了本国经济的发展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

亚洲地域辽阔,大部分国家为发展中国家,只有日本是唯一的发达国家,A错,B正确;马来西亚是东南亚国家,C错;为了推动本国经济的发展,很多沿海国家,依靠海运便利的有利条件,先后大力发展出口加工工业,促进经济迅速发展,D错,故本题选B

 

 

25、下面关于亚洲部分地区的自然条件及其居民的民族习俗的说法,正确的是(   

 

A.日本多地震,到处是抗震建筑

B.西伯利亚地区湿热,居民聚居的高脚屋,长达200

C.恒河三角洲气候干旱,这里的居民住帐篷,过着游牧生活

D.沙特阿拉伯的贝都因人,住木屋、身穿毛皮服装,乘雪撬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

由于各地自然环境差异很大,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往往形成了与环境相适应的建筑风格和生活习惯。日本位于板块交界地带,多地震,故该国的建筑,多采用轻质材料建成,抗震性能好,A正确;东南亚地区湿热,居民聚居的高脚屋,长达200米,西伯利亚地区位于高纬度地区,气候严寒B错;恒河三角洲地处热带季风气候区,全年高温,一年分旱雨两季,而住帐篷,过着游牧生活的居民一般分布在气候干旱的草原地区,C错;沙特阿拉伯以热带沙漠气候为主,而住木屋、身穿毛皮服装,乘雪撬的居民应分布在严寒地区,D错,故本题选A

 

26、中南半岛的大城市主要分布在河流沿岸及河口三角洲,请列出城市分布在河流沿岸的三个有利条件和两个弊端。

 

答案:

有利条件:河流沿岸地形平坦,为城市提供建设用地;河流是水运通道,为城市对外交通运输提供方便;河流沿岸水资源丰富,城市工业、生活取水方便;河流沿岸风景优美等。

弊端:如果城市生活、工业污水直接排入河流,最终会导致生态环境失衡;河流汛期会引发城市水灾等。

 

解析试题分析:

东南亚中南半岛上山脉,大河多由北向南延伸,具有山河相间,纵列分布的特点。各大河上游流经山区,水能资源丰富,下游多形成冲积平原。这些平原及河口三角洲土壤肥沃,地势低平,易于灌溉,交通便利,成为东南亚人口稠密,农业发达的地区。中南半岛的大城市主要分布河流沿岸和河口三角洲;由于人口,城市,工业集中,在生产和生活过程中必将使环境质量下降,生态环境失衡,河流进入汛期也会引发水灾。

版权及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含本网和新东方网) 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仅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转载稿的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新东方",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见稿后在两周内速来电与新东方网联系,电话:010-60908555。

大家都在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