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热点资讯
大家都在看
上海八年级期中联考政治试卷与答案
2020-10-13 11:52
来源:
作者:
1、现实生活中,每一个中学生都能希望能与同学和睦相处,发展自己的友谊,扩大自己的朋友圈。但有不少中学生因自视清高、以自我为中心等原因,不能与同学友好相处,使自己陷于孤立。要与同学融洽相处我们应该( )
①与人为善,以诚待人,平等待人
②抛开自负,做自尊自信的人
③不与能力比自己差的同学交朋友
④对需要帮助的同学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如何与同学交往。与人交往要自尊自爱,要尊重他人,平等待人,欣赏他人,赞美他人,理解他人,宽容他人,将心比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帮助他人,与人为善等。选出说法正确的即可。所以选择C选项。③不与能力比自己差的同学交朋友,说法错误,这是对他人的不尊重,没有平等待人。
2、一男孩与妈妈路过一间卖炸鸡的商店时,要求妈妈买给他吃。妈妈说:这是油炸品,没有什么营养,是垃圾食品,建议他不要吃。但男孩说:奥运冠军博尔特就爱吃“垃圾食品”!我要“学冠军”。这启示我们( )
①要选择善良正义的人作为自己的榜样
②对待“社会流行”不能盲从
③奥运冠军不值得我们学习
④要运用良知的标尺加以判别、吸收有益的营养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题干中的我要“学冠军”,反映了中学生的盲目从众,盲目追星的问题。冠军值得我们学习的是高尚的人格,拼搏的精神等。③奥运冠军不值得我们学习,说法错误。我们要则其善者而从之,要选择善良正义的人作为自己的榜样,对待“社会流行”不能盲从,要运用良知的标尺加以判别、吸收有益的营养。所以选择C选项。
3、小勇同学的父母都下岗了。为了补贴家用,他每天在放学回家的路上都要捡废品卖钱。这件事被班上的小柯知道了,第一个告诉了你。你会( )
①维护他人自尊,不将此事到处宣扬
②在小勇背后指指点点
③在小勇需要帮助时,热心帮助人
④学习小勇对家庭强烈的责任心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答案C
4、近年来,中学生离家出走正逐渐呈上升趋势,学生把离家出走当成“闯世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好男儿志在四方,中学生应该出去“闯世界”
B.青少年应增强辨别是非善恶的能力,过健康的生活
C.青少年没有辨别是非能力,离家出走会遇到意想不到的困难和危险
D青少年离家出走主要是当前学校教育的责任。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未成年人处于人生发展进程中的幼弱时期,生理、心理尚未成熟,缺少自我保护能力。是个人权益容易受到侵害的群体。因而对离家出走,去闯荡世界是应该持反对的态度。A选项是错误的。应该增强辨别是非善恶的能力,过健康的生活,B项正确。C中青少年没有辨别是非能力,是错误的,是辨别是非能力差,而不是没有。青少年离家出走问题,主要责任是青少年自身,其次家庭学校社会都有教育的责任,所以D错误。
5、“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意思是说,自己不喜欢的事情,就不要强加给别人。它要求我们在处理事情的时候要站在别人的立场上去考虑。下列符合这一原则的是( )
A.小强课间喜欢谈论足球,他希望同学都是足球迷
B.小冲反感别人翻动自己的书包,他从来不乱动别人的书包
C.小微对别人给自己起的绰号很反感,他想起个绰号取笑别人
D.有很多同学都穿名牌鞋,小强说穿名牌鞋的同学没有品味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题干中已经给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意思,降低了试题的难度。核心意思是换位思考,站在别人的角度考虑问题。根据要求选出符合的一项即可。A中小强把自己对足球的喜爱,强加给其他同学。C中小微对别人给自己起的绰号很反感,去给别人起绰号。D中小强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别人。只有B项符合题目要求。
6、小华看见课室有一张椅子损坏了,他说:“又不是我弄坏的”。看见走廊有纸屑,他又说:“又不是我扔的”。他的这种态度给我们的启示是( )
A.事不关已,高高挂起
B.要做一个有责任感的人
C.作出承诺,就要兑现
D.做一个明辨是非的人,不是自己的错就不必管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题干中小明的行为是一种事不关已,高高挂起,对集体,对社会缺乏责任感的表现。我们的角色不同,责任不同,要勇于承担自己的责任,做一个负责任的人。所以选择B选项。A项说法错误。C、D项与题干材料无关。
7、法国思想家蒙田说过:"皇帝和鞋匠的灵魂都是用同样的模型铸造的"。这说明( )
A.每个人的灵魂都是一样的 B.每个人的人格都是平等的
C.每个人的职业都是平等的 D.每个人的社会地位不尽相同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由题干我们可以知道皇帝和鞋匠的灵魂都是用同样的模型铸造的,这句话揭示了平等精神的要义---人格没有高低贵贱之分都是平等的。所以B的说法是正确的。AC的说法与题干无关。题干是指人格的平等,而它却说灵魂是一样的,每个人的职业都是平等的。D说法错误。
8、材料一:陈某是个非常优秀的学生,人长得漂亮,能歌善舞,素质发展比较全面。班主任一直都很重用她,这学期开学初重新成立班委会,班主任征求她的意见,她说这个“太笨”,那个“不会说话”,不是摇头就是撇嘴,意思十分露骨:全班除了她没人能当班干部了!班干部竞选时,她以11票之差落选了,当时,她就急哭了,中午拒绝吃饭表示对竞选的不满。
材料二:森林要选出一只最漂亮的鸟儿来当鸟王。乌鸦也想参加。乌鸦在河边捡其他鸟儿落下的羽毛来插在自己身上。对着水中的倒影,乌鸦得意极了,感觉自己已是森林的鸟王了。参加竞选时,贴上的羽毛突然掉光,出尽了洋相,落荒而逃。
材料三:苏格拉底说:“一个人能否有成就,只看他是有自尊心和自信心两个条件”
请根据材料作答:
(1)材料一、二分别反映出什么心理?(2分)
(2)这两种心理分别有什么危害?(2分)
(3)三则材料对我们有何共同启示?(2分)
答案:
(1)材料一反映了自负心理,材料二反映了虚荣心理。(2分)
(2)危害:材料一过高评价自己,得不到社会肯定,不利于成功和健康成长。材料二虚荣心使人浅薄,忘记真正的价值,不能增加人的价值,反而失去别人的尊重。(2分)
(3)启示:学会客观地认识自己,走出自卑、树立自信,抛开自负和虚荣,做一个脚踏实地、自尊自信的人。(2分)
解析试题分析:
(1)问题一的回答要善于从材料中找出关键词语,理解材料的主旨。材料一中她说这个“太笨”,那个“不会说话”,觉得别人都不如自己,是自负的心理。自负是过度地自我肯定,夸大自己的优点。材料二的寓言故事,乌鸦想当选森林的鸟王,搞虚假的东西,是虚荣的心理,虚荣追求的是表面的荣耀。
(2)在第一问的基础上,第二问就简单了,回答自负的危害和虚荣的危害,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识记和理解。材料一过高评价自己,得不到社会肯定,不利于成功和健康成长。材料二虚荣心使人浅薄,忘记真正的价值,不能增加人的价值,反而失去别人的尊重。
(3)本题为启示类问题,从两个方面来回答,一是材料说明的道理,一是我们应该如何做。材料一中是自负心理,材料二中是虚荣心理,都是不健康的心理表现。材料三中强调,自尊和自信的心理品质有助于成功。我们要学会客观地认识自己,走出自卑、树立自信,抛开自负和虚荣,做一个脚踏实地、自尊自信的人。
9、季开金,72岁,重庆四公里内环路口小摊主。他在四公里内环路口鲤鱼湾摆了个小摊,在他摊前摆了5张条凳、1张方凳和两把椅子,还有撑起的4把遮阳伞,为等公交的市民免费提供歇脚点。每天凌晨4点,他需要来回20趟,耗时近1小时才能把包括凳子椅子在内的物件搬出来。十几年过去了,凳子椅子已更换了多次,这个歇脚点却被他保留了下来。看着等车市民的笑容,他比他们还笑得开心。
(1)从上述材料,你如何评价季老的行为?(2分)
(2)“看着等车市民的笑容,他比他们还笑得开心。”为什么?(2分)
答案:
(1)季老的行为是与人为善的行为。善良是无私的,不求回报;善良是博大的,对素不相识的人也会充满爱心;善良要见诸行动,能对需要帮助的人给以力所能及的帮助。(2分)
(2)帮助他人不仅是为了别人的需要,也是我们内心情感的要求。我们付出越多,内心越充盈,幸福感就越强。助人不仅是付出,也是收获,助人是快乐的。所以老人笑得比被帮助者更开心。(2分)
解析试题分析:
(1)评价人物行为分两部分,一是该行为是什么行为,也就是本质。二是这种行为的意义。72岁的季开金老人,几十年如一日的为路人提供免费的服务,本质是与人为善的行为。与人为善,就是以善良之心待人。这种行为的意义是善良是无私的,不求回报;善良是博大的,对素不相识的人也会充满爱心;善良要见诸行动,能对需要帮助的人给以力所能及的帮助。
(2)“看着等车市民的笑容,他比他们还笑得开心。”实际就是老人通过帮助他人,体验生命的快乐。用帮助他人的作用,来回答即可。帮助他人,不仅是为了别人的需要,也是我们内心情感的需要。“给予”让我们体验到自身的价值和能力的发挥。爱的感情是不竭的源泉,我们付出得越多,内心就越充盈,幸福感就越强烈。所以,助人不仅是付出,也是收获,助人是快乐的。
10、刘海洋是某知名大学的大四学生,由于他成绩一直名列前茅,被保送为研究生。可谁会想到,就是这位高材生,竟先后几次用化学溶剂烧伤动物园里的熊。“这是动物园自建国以来从未发生过的事情,如此恶劣残忍的手段,让人无法想象。”北京动物园园长如是说。
请你简要分析刘海洋做出“伤熊”行为的原因,从中我们可以得到哪些启示?(4分)
答案:
他心理不健康,以虐待动物为乐;他没有是非观,不知道善恶。(2分)
启示:青少年要明确是非善恶,提高辨别能力,增强自我控制能力;把握正确的良知标尺,正确的行为要坚持,错误的行为要坚决摒弃;要战胜自己,提高抵制不良诱惑的能力等。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以刘海洋“伤熊”事件为背景材料,设计两个问题,刘海洋做出“伤熊”行为的原因和对我们的启示。学生要对时事材料有所了解,刘海洋的行为的原因是:他的性格孤僻、疏于交往,将自己的不良情绪向无辜的熊发泄。其次是在书上看到介绍熊的嗅觉特别灵敏,分辨能力特别强,所以就想试一下。缺乏是非观念,不知道善恶。从他的行为中,我们青少年要要明确是非善恶,提高辨别能力,增强自我控制能力;把握正确的良知标尺,正确的行为要坚持,错误的行为要坚决摒弃;要战胜自己,提高抵制不良诱惑的能力等。
11、贾志明老师在谈教育时说:“教育有着神奇的力量,孩子需要教育,成功的教育应该是无痕迹的。一旦教育者摆出一种居高临下、盛气凌人的架势,要求学生如此,不准孩子那般,其实双方就处于不平等的地位。被教育者往往会产生逆反心理和抵触情绪,这样的教育必然会以失败告终。”
(1)读了贾老师的一番话,你认为这反映了一个什么问题?(2分)
(2)为了改变材料中的现象,你有什么好的建议想对老师说?(2分)
答案:
(1)这实际上是一个师生平等的问题。老师和学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不存在高低之分。作为学生,每个人也应享受平等权利。(2分)
(2)提议:学校老师要公正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在处理问题时要保持公平。老师不能因为学生成绩的差别,家境的贫困,性别的差异,长相的不同对学生有偏见或歧视。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师生平等,也才能建立良好师生关系。(做到平等待人,要有发自内心的对学生人格的尊重;要有客观的实事求是的态度;要摈除金钱权力等庸俗的陈腐观念;要认清不平等待人的危害,建立真诚和谐的师生关系。)(2分)
解析试题分析:
(1)本题为材料分析题,要善于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语句,“教育者摆出一种居高临下的架势”“双方就处于不平等的地位”这两句话中可以看出,材料要表达的是,师生之间的平等问题。人格没有高低贵贱之分,都是平等的。每个人天生就应该具有同等的生命权利、发展权利和追求幸福的权利。学生也应和老师一样,享有平等的权利。
(2)本题考查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在平等待人的基础上来分析如何平等待生,综合性较强。本题的回答应侧重于平等待生的角度来回答,也可以从新型师生关系的角度来回答。学校老师要公正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在处理问题时要保持公平。老师不能因为学生成绩的差别,家境的贫困,性别的差异,长相的不同对学生有偏见或歧视。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师生平等,也才能建立良好师生关系。
中考热点资讯
大家都在看
版权及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含本网和新东方网) 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仅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转载稿的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新东方",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见稿后在两周内速来电与新东方网联系,电话:010-60908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