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热点资讯
大家都在看
精选湖北七年级月考语文卷真题练习
2020-09-15 21:05
来源:
作者:
1、下面一段话中画线的四句话,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 分)
主题班会一开始,晓非就首先第一个上台发言。他说:“我语文不好的原因是课余时间没有阅读课外书的结果。我决心向张啸学习,每天课外阅读量至少2000字以上,争取天天写读书体会……”晓非的发言,赢得了同学们热烈的掌声。
A.晓非就首先第一个上台发言
B.我语文不好的原因是课余时间没有阅读课外书的结果
C.每天课外阅读量至少2000字以上
D.晓非的发言,赢得了同学们热烈的掌声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A中语义重复,“首先”和“第一个”重复;B中词语搭配不当,删去“的结果”;C中语义重复,“至少”和“以上”矛盾;
2、选出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全对的一项( )(2 分)
A.拆散chāi诀别juē分歧zhī憔悴qiáocuì
B.雕刻diāo 脸颊jiá攥紧zuàn匿笑nì
C.感慨kǎi瘫痪tānhuàn菡萏hàndàn绽开dìng
D.尴尬gāngà停滞dài威慑shè 惭愧cán kuì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A中应是“分歧qí”;C中应是“绽开zhàn ”;D中应是“停滞zhì”
3、下面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合乎规范的一项是( )(2 分)
A.我们在阳光下,向着那菜花,桑树和鱼塘走去。
B.“不,我不去!”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我可活什么劲!”
C.在一个孩子的眼睛里,他的老师是多么慈爱、多么公平、多么伟大的人哪。
D.我似乎能感觉得到,她就是那个来对我启示世间的真理、给我深切的爱的人——安妮·莎利文老师。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A中“菜花”后,应用“顿号”;B中“喊”后应用“逗号”;C中末尾应用“感叹号”。
4、加点的词语可以换成括号中的词语且换后表达效果更好的一项是( ) (2 分)
A.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为了好玩,长在树的高枝上,傻乎乎(笑嘻嘻)地在空中摇摆,又在新叶上跳舞,妈妈,你会认识我吗?
B.我用儿童狡猾(机灵)的眼光察觉,她爱我们,并没有存心要打的意思。
C.后来发生里分歧(意见):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
D.月亮出来了,冷冷的(淡淡的),我不禁打了一个寒颤。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A中“笑嘻嘻”“更能体现“金色花”娃娃的顽皮可爱。
5、依次填入下面文段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2 分)
细细 一盏清茶,里面有着说不尽的意蕴。清幽淡雅的绿茶,清澈透明,沁人心脾;雅俗共赏的花茶,齿颊留香,妙不可言;外刚内柔的乌龙茶,甘而不浓,回味无穷。文人喝茶,喝出的是茶外茶。郑板桥喝出了“汲来江水烹新茗”的 ,杜耒喝出了“寒夜客来茶当酒”的 ,梁启超喝出了“饮茶之乐乐无穷”的 。
A.品尝绝妙意境浓情厚谊独特感受
B.品赏浓情厚谊绝妙意境无限乐趣
C.品赏浓情厚谊闲情逸致无限趣味
D.品味闲情逸致浓情厚谊独特感受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学生对配伍题中同义词辨析应学会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从词语含义、程度、对象、范围、色彩等方面加以比较辨别。选出正确的答案D。
6、阅读下面短文,回答后面问题。(4分)
①每个人都希望自己快乐。追求快乐是人的本性。什么是快乐,快乐何处寻呢?
②人有最基本,最原始的快乐。丰盛的筵席饱餐一顿,风味小吃细嚼,固然快乐;打打排球,踢踢足球,或三五成群捉迷藏,尽情尽兴,也是快乐。
③人还有特有的快乐。与朋友共聚谈天说地,默契融洽,陶醉于友情之中,固然快乐;与好友消除分歧,重归于好,不也是快乐吗?
④人更需要精神上高层次的快乐。扶盲人过马路,帮孤寡老人做些事,把储存的零用钱捐给灾区人民,这该是多么高尚的快乐。
⑤拥有一颗爱心,时刻不忘给周围的人送去快乐的人,他是快乐的使者,他自己也得到了永久的快乐。
【小题1】第②自然段作者在谈最基本、最原始的快乐时,抓住了 和 两方面。 (2分)
答案:
【小题1】吃、玩
解析:
【小题1】试题分析:总结概括文章的小分论点的能力。学生能从文章中找出支撑中心论点的分论点,能够提炼和总结分论点。
【小题2】试题分析:阅读中加入与文章内容相关的拓展性的题目,就是为了让同学们充分展示才能。这是新课标重在从多方面展示同学各种素质的要求,也是近几年中考热点题型之一。从解题方法来看学生能结合生活实际来谈,观点合理即可。
7、阅读魏巍《我的老师》选段,回答后面问题。(5分)
①最使我难忘的,是我小学时候的女老师蔡芸芝先生。
②现在回想起来,她那时有十八九岁。右嘴角边有榆钱大小一块黑痣。在我的记忆里,她是一个温柔和美丽的人。
③她从来不打骂我们。仅仅有一次,她的教鞭好像要落下来,我用石板一迎,教鞭轻轻地敲在石板边上,大伙笑了,她也笑了。我用儿童的狡猾的眼光察觉,她爱我们,并没有存心要打的意思。孩子们是多么善于观察这一点啊。
④在课外的时候,她教我们跳舞,我现在还记得她把我打扮成女孩子表演跳舞的情景。
⑤在假日里,她把我们带到她的家里和女朋友的家里。在她的女朋友的园子里,她还让我们观察蜜蜂;也是在那时候,我认识了蜂王,并且平生第一次吃了蜂蜜。
【小题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第③—⑤自然段所讲述的经典事例。(3分)
③ ④ ⑤
【小题2】品析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2分)
我用儿童的狡猾的眼光察觉,她爱我们,并没有存心要打的意思。
我的理解:
答案:
【小题1】老师假装发怒;老师教我们跳舞;老师带我们观察蜜蜂。
【小题2】“狡猾”是贬词褒用,狡猾本意是诡计多端,不可信任,在这里写出了“我”的调皮、机灵,表现了一个淘气的孩子对老师的理解。
解析:
【小题1】试题分析:概括文章的内容,一定要围绕具体描写的事件来概括,比如本题,学生应围绕“我对老师的怀念”这一主题来概括,当然,在概括时,还要注意语言的简洁性。
【小题2】试题分析:赏析词语表达作用的一种考查形式,学生先说出词语的含义和效果,再进行分析表达效果,具体解答方法是:(1)词的意思或内容。(2)结合语境谈表达效果。
8、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后面问题。(14 分)
[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乙]昔吴起①出,遇故人而止之食。故人曰:“诺,期返而食。”起曰:“待公而食。”故人至暮不来,起不食待之。明日早,令人求故人。故人来,方与之食。起之不食以俟②者,恐其自食其言也。其为信若此,宜其能服三军欤③?欲服三军,非信不可也!
[注释]①吴起:战国时著名的军事家。②俟:等待。③欤(yú):句末语气词。
【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词:(4分)
①陈太丘与友期行 ( ) ②尊君在不 ( )
③故人来,方与之食 ( ) ④恐其自食其言也 ( )
【小题2】根据语句意思,下列句子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期日/中 B.对/子骂父 C.下车/引之 D.故人至/暮不来
【小题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①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②昔吴起出,遇故人而止之食。
【小题4】读了[甲]段和[乙]段之后,你一定对“守信”有了进一步的认识。请结合文段内容谈谈你对“守信”的看法。(4分)
答案:
【小题1】①约定 ②“不”通“否”,句末表询问语气词 ③才 ④害怕,担心(4分,各1分) 25、(2分)
【小题2】C
【小题3】(4分,各2分) ①正午已过(朋友)还没来,太丘不再等候,自己先走了,太丘走后那个朋友才来。 ②有一回吴起出门,遇到老朋友便留老朋友吃饭。
【小题4】(4分)答题要点:可从正面说,可从反面说。可就[甲]段来谈,可就[乙]段来谈,也可两段联系起来谈。 基本看法1分,结合文段适当展开2分,整体语言表达1分。例如:守信,是为人之道。守信之人,可使三军信服;不守信之人,则连七岁小儿都瞧不起他
解析:
【小题1】试题分析:文言实词的考查,最常见的命题形式是,指定文中若干个词让学生作解释。要求解释的词,一般为常见实词,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往往是命题的重点,当然也应该成为同学们备考的重点。如:“不”通假字,“不”通“否”,句末表询问语气词。
【小题2】试题分析:A应是:期/日中;B应是:对子/骂父;D应是:故人/至暮不来
【小题3】试题分析:要想理解文中的句子,就要留心句中的关键性词语,弄明白句中有关词语的指代义,把握句子间的关系,看是否有活用现象,明确使用的文言句式等。所谓“翻译句子:就是能将文言句子译成合乎现代汉语语法规范的白话文,做到文从字顺,规范简明,通顺畅达。这里应注意“舍”“止”的理解。
【小题4】试题分析:要求在理解文章内容、把握文章主旨及作者观点态度的基础上,能联系社会、生活的实际和个人认识,对文章做出评价,阐发个性化的有创意的阅读。学生能扣住观点,说出自己的感悟,并能联系生活实际,扣原文主题进行小结。
9、阅读《繁星•春水》里的一首小诗,回答18—19题。(5分)
成功的花,
人们只惊羡她现时的明艳!
然而当初她的芽儿,
浸透了奋斗的泪泉,
洒遍了牺牲的血雨。
【小题1】这是一首哲理诗。诗人把人生事来的成功比喻为花,把成就事业的起步阶段比喻为 ,把奋斗的辛劳比喻为培养花的“泪泉”,把自我牺牲比喻为 ,生动贴切,发人深思。(2分)
【小题2】花的成功历程给了你什么启示?在你的积累中,肯定也有能给人以类似启示的名言或俗语,请写出一句。(3分)
答:
答案:
【小题1】花的“芽儿”、滋润花的“血雨”
【小题2】只有努力奋斗、不怕牺牲才能成功。成功来自奋斗和牺牲。宝剑锋自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解析:
【小题1】试题分析:做这类题,学生应了解常用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手法,审清题目,分析这里所用艺术表现手法的类型。总结为:这首诗运用了某一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一种思想情感。这里学生理解比喻手法在诗歌中的运用。
【小题2】试题分析:鉴赏诗歌的情感是中考考查的重点内容之一,这是主观表述题。学生应全面了解背景,把握形象内涵,体会意境特点,明确抒情方式。
中考热点资讯
大家都在看
版权及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含本网和新东方网) 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仅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转载稿的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新东方",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见稿后在两周内速来电与新东方网联系,电话:010-60908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