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报班:   
快捷登陆: QQ登录 微博登录 你好,欢迎来到新东方
账号 密码 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咨询 电话 置顶

新东方网>上海新东方学校>优能中学>优能初中>正文

七年级历史质量检测试题真题强化练习

2020-07-06 11:20

来源:

作者:

1、韩非子在描述远古社会自然环境时,写道: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可见,上古之人最需要的是( )

 

A.会制造工具     B.过群居生活     C.用火驱赶野兽 D.住在山洞里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我国远古居民的生活。本题难度较大,学生往往认为火的使用,是古人最需要的。该题解题关键是要理解题干中的引文“人民少而禽兽众”人要战胜禽兽,只能依靠集体力量。明白了这一点,自然可得出结论。本题题干中引用了韩非子的话:“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描述远古社会自然环境,这段文字的意思是,在原始社会里,人口稀少,蒙兽虫蛇很多,人类生存环境十分恶劣。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中单靠个人的力量,无法生活下去,因此,他们往几十个人在一起,共同劳动,过着群居生活。只有这样,才有可能战胜险恶的生存环境。所以B项符合题意。

 

 

2、战国时期发生的著名战役有(   )

①城濮之战桂陵之战马陵之战长平之战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的考查的内容是“战国时期发生的著名战役”本题题干内容立意明确,有两处要点:一是战国时期,明确了时间范围;二是在这一时期发生了什么战役,通过教材内容可知:②桂陵之战马陵之战长平之战,这些战役都发生战国时期,只有城濮之战发生在春秋时期,因此本题的答案选B

 

3、三峡工程是当今世界最大的水利工程。早在战国时期,秦国李冰曾在岷江修筑过类似的水利工程,至今还发挥着防洪灌溉的巨大功能。这项工程是( )

 

A.郑国渠     B.都江堰     C.灵渠 D.黄河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内容是都江堰。本题的题干中提到“三峡工程是当今世界最大的水利工程”点出本题的内容和水利工程有关。题干中有三个条件:战国时期,限定了时间范围,即这项水利工程的修建于战国时期;二是秦国李冰在岷江修建的水利工程;三是这项水利工程至今还发挥着防洪灌溉的巨大功能,根据教材内容,符合这一条件的是都江堰,故本题的答案为B

 

4、战国时期的社会特点不包括( )

 

A.改革盛行 B.战争不断  C.王室衰微      D.国家统一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内容是战国时期的社会特点。战国初年,晋国卿大夫中的韩、赵、魏三家,瓜分晋国。稍后齐国大夫田氏,取代原来的国君,建立田氏齐国。这样就形成了齐、楚、燕、韩、赵、魏、秦七雄并立的局面。这种局面的出现是由于春秋以来王室造成的,而选项D国家统一显然不是这一时期的特点;战国时期,各国之间战争更为频繁,显然选项B战争不断是战国时期的特点;战国时期,新兴的地主阶级为了确立封建统治,发展封建经济,先后在各国掀起变法运动。故选项A改革盛行也是战国时期的特点,故本题的答案选D

 

5、他对内整顿朝政,对外尊王攘夷,终于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成就了春秋五霸之首的伟业。这里的是 ( )

 

A.周武王     B.齐桓公     C.晋文公     D.楚庄王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的考查内容是春秋争霸——齐桓公称霸。题干中有以下几个条件:一是他对内整顿朝政,二是对外‘尊王攘夷’,三是九合诸侯,一匡天下,四是成就了春秋五霸之首的伟业。根据教材内容可获知: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积极改革内政,发展生产;同时改革军制,组建强大的军队,以“尊王攘夷”为号召,扩充疆界。通过改革,齐国国富兵强。公元前7世纪中期,齐桓公召集诸侯会盟,周天子派人参加。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故本题的选项为B

 

6、下列各项制度不符合西周情况的是  (   )

 

A.奴隶制     B.分封制     C.世袭制     D.禅让制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内容是西周的社会情况。本题是一道逆向思维题。西周是我国奴隶社会的发展时期,所以选项A奴隶制符合西周的社会情况;为了巩固统治,西周实行分封制,所以选项B分封制也符合西周的社会情况;禹死后,启继承父位,成为夏朝的第一代国王。从此,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西周在夏朝之后出现,所以选项C世袭制也符合西周的社会情况;禅让制出现在原始社会部落联盟首领尧、舜时期,并且在禹死后,启继承父位,成为夏朝的第一代国王。从此,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所以选项D禅让制不符合西周的社会情况,故本题的答案选D

 

7、从夏、商、西周三代的覆亡中,我们可以得到的历史教训是国君应该( )

 

A.重视教育 B.勤政爱民  C.发展经济 D.增强军事力量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内容是夏、商、西周三代更替的过程及原因。根据教材内容我们可得知:大禹治水,赢得民心,因此建立夏朝。桀大兴土木、无休止地征发百姓,大失民心,汤趁机攻夏,夏朝灭亡;汤关心百姓,重视人才,使商朝很快强大起来。纣酒池肉林,炮烙之刑,丧失民心,最后在鹿台自焚而死,商朝灭亡。周文王“修德行善”、重视农业生产、任用姜尚,国力增强。周厉王暴虐无道,发生“国人暴动”,被赶下台。周幽王昏庸无道,“烽火戏诸侯”,被戎族杀死,西周灭亡。三代的兴亡我们可知:“得民心者得天下”,故从这个道理讲,本题的答案选B

 

8、标志着我国漫长的原始社会结束,奴隶社会开始的事件是( )

 

A.禹建立夏朝     B.涿鹿之战大败蚩尤

C.汤战胜桀 D.盘庚迁都到殷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内容是我国原始社会结束、奴隶社会开始事件的标志性事件。根据教材内容: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禹也从部落联盟首领转变为奴隶制国家的国王。我国漫长的原始社会到此结束,奴隶社会开始了。故本题的答案选A

 

9、能够较典型的反映我国原始农耕生活的是 ( )

①北京人山顶洞人河姆渡氏族部落半坡氏族部落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内容是我国原始农耕生活时代的居民有哪些。根据教材内容可知北京人靠采集、狩猎为生;山顶洞人靠采集、狩猎为生,还会捕鱼;我国很早就出现了原始的农耕,距今约七千年的河姆渡原始居民的生活,生动地展现了长江流域原始农耕图景;在我国陕西西安附近的半坡村,发现了距今约五六千年的原始农耕村落遗址——半坡原始居民。故本题的答案是D

 

10公天下变为家天下反映了我国古代的一项政治制度的出现。这一制度是( )

 

A.王位世袭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禅让制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内容是夏、商、西周三代的社会制度。根据教材内容可知:禹死后,启继承父位,成为夏朝的第一代国王。从此,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故本题的答案选择A

选项B分封制是西周为了巩固统治而创立;选项C郡县制是秦朝通过建立县制实现加强中央集权,在我国历史上影响深远。选项D禅让制出现在原始社会部落联盟首领尧、舜时期,是民主推选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

 

11193745日,毛泽东在一篇祭文中写道赫赫始祖,吾华肇造;胄衍祀绵,岳峨河浩。聪明睿智, 光被遐荒;建此伟业,雄立东方。这里的始祖是指 ( )

 

A.黄帝 B.嫘祖  C.炎帝 D.仓颉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内容是“人文初祖”——黄帝。本题题干中提到毛泽东的一篇祭文,根据这篇祭文中写道“赫赫始祖,吾华肇造;胄衍祀绵,岳峨河浩。聪明睿智,光被遐荒;建此伟业,雄立东方。”的内容可判断出这篇祭文的名称是《祭黄帝文》,而黄帝被后人尊称为“人文初祖”,故本题的答案选择A

 

12、下列事物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 )

①青铜器陶器  ③石器铁器

 

A①②③④ B④③②①  C③②①④ D②①④③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的考查的内容是人类使用的生产工具出现的时间先后顺序。根据教材的内容我们可获知:我国的考古学家在元谋人的遗址中发现了一些粗糙的石器;距今约五六千年的半坡原始居民能够制造色彩鲜丽的彩陶;在原始社会末期,我国已出现青铜器;故要晚于陶器;春秋时期,我国开始出现铁农具。故本题中所给的生产工具出现的顺序应是石器、陶器、青铜器、铁器,故本题的答案选择C

 

13、在我国古代的神话传说中有神农氏教民播种五谷黄帝教民养蚕缫丝。这些神话传说反映出中华文明的核心是( )

 

A.农耕文明 B.海洋文明  C.神话传说 D.游牧文明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内容是原始的农耕生活。题干中的神农教种五谷,这属于农业,因为种五谷要耕地,所以叫农耕。养蚕缫丝,是农业中的副业,也属于农耕的范畴;选项D游牧文明是中国北方、西北方才有,是随着水草的生长而迁徙,并不是中华文明核心。选项B海洋文明是人类历史上主要因特有的海洋文化而在经济发展、社会制度、思想、精神和艺术领域等方面领先于人类发展的社会文化。所以,一种海洋文明之所以能称为海洋文明,一是它要领先于人类社会的发展,二是这种领先主要得益于海洋文化,两者缺一不可,中国古代文明的发展,得益于海洋的不多,尽管中国有漫长的海岸线,也创造了丰富的海洋文化,但也算不上海洋文明。选项C神话传说从本意来讲没有哪个国家文明的核心是神话传说,尤其是中国,虽然神农教五谷,嫘祖养蚕现在看来可行度并不太高,但这毕竟是记载于中国正史上的,而且也没有确切的证据说这就是错的,也就是说神农教五谷,嫘祖养蚕缫丝并不一定就是传说,也有可能是真的。故本题的答案为A

 

14、我们伟大的祖国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香港歌星刘德华所唱的《中国人》中有一句歌词:五千年的风和雨啊,藏了多少梦那你能告诉我,目前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是( )    

 

A.半坡居民 B.河姆渡居民     C.北京人     D.元谋人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元谋人,题干考查的内容是目前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元谋人生活在距今约一百七十万年,是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所以此题选择的是D项。本题题干中的我们伟大的祖国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香港歌星刘德华所唱的《中国人》中有一句歌词:五千年的风和雨啊,藏了多少梦””内容交待了我们中华民族的历史悠久,有五千年的历史,抒发的是对祖国的情感,干扰思维,可不去考虑,重点是最后一句:目前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是,这是本题的关键之所在。

 

15、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

──司马迁《史记·商鞅列传》

材料二:一天,咸阳城内,一名官员正向围观的人群大声宣读法令:“一、承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自由买卖;二、按照在前线杀敌的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相应的耕地、住宅和官职,没有军功就不能享受贵族特权;三、凡是奴隶从事农业生产,多交租锐,免其徭役;四、建立县制,全国划分31个县,由国君直接委派官吏管理。听了这些法令,人群中议论纷纷。不同阶层的人对法令褒贬不一。

材料三:行三十年,秦民大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以公战,怯于私斗,乡邑(邑:城市)大治。 

请回答:(共12分)

1)材料一中卫鞅指谁?他何时、在何人的支持下进行了变法?(3分)

2)若你是材料二人群中的新兴封建地主,会对法令中的哪项措施表示欢迎?而若你是人群中的奴隶主贵族,会对法令中的哪条措施最为不满?(2分)

3)你认为材料二的法令中哪项对后世影响最大(2分)

4)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商鞅变法对秦国有何历史意义?(3分)

5)谈谈商鞅变法对你有何启发?(2分)

 

答案:

1)商鞅;公元前356年;秦孝公。

2)地主:承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自由买卖(第一项);奴隶主贵族:按照在前线杀敌的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相应的耕地、住宅和官职,没有军功就不能享受贵族特权(第二项)。

3)建立县制。

4)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    为秦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

5)顺应历史潮流的变法或改革是推动社会前进的强大动力。或者:国家要发展强大,人民要富裕幸福,就必须坚持改革开放。(开放试题,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试题分析:

1)本题考查的内容是商鞅变法。根据所给的材料内容: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通过查阅教内容材及结合教材内容,再通过所给的材料出处——司马迁《史记·商鞅列传》,即可判断出材料一中卫鞅指的是商鞅;公元前356年,商鞅在秦孝公支持下开始变法。

2)本小题考查的内容是商鞅变法的内容。根据所给的材料及商鞅变法的内容:承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自由买卖,从这一点可认识到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实际上是通过法律手段,确定了封建土地所有制,也是为了使新兴地主阶级支持变法,因此这项得到了封建地主阶级的支持;按照在前线杀敌的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相应的耕地、住宅和官职,没有军功就不能享受贵族特权,这条法令有利于激发士兵的战斗热情,提高军队的战斗力,这是秦国强兵的重要措施,同时它剥夺了旧贵族的特权,必然要引起他们的不满,他们一定会想办法破坏变法。

3)本小题考查的内容依然是商鞅变法的内容。建立县制,全国划分31个县,由国君直接委派官吏管理,通过建立县制实现加强中央集权,在我国历史上影响深远。在今天我国行政单位的设置中依然保留了县级这一行政机构。

4)本小题考查的内容是商鞅变法的历史意义,材料中行三十年,秦民大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以公战,怯于私斗,乡邑(邑:城市)大治。商鞅变法实行了三十年的时间,秦国的老百姓很高兴,没有人拾取别人遗失在路边的东西,山里没有强盗和山贼,家毫庭富裕人口兴旺,秦国的人民勇于为国家作战,不再热衷于私下斗殴,乡镇的治理十分和谐,根据上述材料内容及教材内容也就可得出答案: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

5)本小题是一道开放性试题,主要围绕改革(变法)或者是改革开放来谈,当然这种改革(变法)要符合历史的发展潮流,符合历史的发展趋势,可以谈顺应历史潮流的变法或改革是推动社会前进、国家的强大动力;也可以谈一个社会要进步,国家要发展强大,人民要富裕幸福,就必须坚持改革开放等等,总之符合题意即可。

版权及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含本网和新东方网) 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仅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转载稿的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新东方",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见稿后在两周内速来电与新东方网联系,电话:010-60908555。

大家都在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