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报班:   
快捷登陆: QQ登录 微博登录 你好,欢迎来到新东方
账号 密码 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咨询 电话 置顶

新东方网>上海新东方学校>优能中学>优能初中>正文

初三历史经典检测题答案与解析

2020-06-18 11:33

来源:

作者:

  1、材料一:应运而生

 

  90多年前爆发的五四运动,也是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和新文化运动。.....一批先进的青年知识分子,从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中,看到了马克思主义的伟大力量,看到了国家民族的前途和希望,从而自觉接受马克思主义,积极传播马克思主义,促进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这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提供了思想上和组织上的准备,并使社会主义思想成为五四运动后新文化运动的主流。......在五四运动开启的波澜壮阔的革命洪流中,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

 

  (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的条件。(3分)

 

  材料二:在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为“举行什么旗,走什么路”的问题进行了不断的探索,辛亥革命“走西方的路”,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又经历了一个从“俄国人的路”发展到“走自己的路”的过程。

 

  (2)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走俄国人的路走自己的路分别指什么?各自结果如何?(4分)

 

  (3)你对中国走什么路的问题有何认识?(2分)

 

  答案:

 

  (1)国际条件:十月革命的胜利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

 

  国内条件: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建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提供了思想上和组织上的准备。(3分)

 

  (2)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走俄国人的路:以城市为中心,在大城市进行武装起义,推翻反动政府,夺取全国胜利。结果:失败。(2分)

 

  “走自己的路”: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取得全国革命的胜利。结果: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2分)

 

  (3)认识:中国不管走什么路,既要借鉴学习外国的先进经验,又要立足于中国国情,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2分)

 

  解析试题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中国共产党诞生具备的条件。从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中,看到了马克思主义的伟大力量,看到了国家民族的前途和希望,这是党诞生具备的国际条件:十月革命的胜利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国内条件: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建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提供了思想上和组织上的准备。

 

  (2)本题考查的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相关内容。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走俄国人的路是指以城市为中心,在大城市进行武装起义,推翻反动政府,夺取全国胜利,如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结果:失败。走自己的路是指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取得全国革命的胜利。结果: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3)本题考查的是从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走什么路的问题的认识。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如中国不管走什么路,既要借鉴学习外国的先进经验,又要立足于中国国情,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不能照搬照抄。

 

  考点: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伟大的开端·五四运动;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伟大的开端·党的诞生;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南昌起义;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2、名人语录、信件和日记能够反映时代风貌,下列材料反映了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美、苏等国在国家建设和经济发展方面的探索和调整。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中国革命已经十三年,现在得到的结果,徒有民国之年号,没有民国之事实……所以革命事业,就是救国救民。我一生革命,便是担负这种责任。

 

  ——1924年孙中山在黄埔军校的演讲

 

  材料二:这十三年来,政治上,社会上种种黑暗腐败,比前清更甚,人民困苦,日甚一日……俄国虽迟我革命,而已成功;我虽早六年革命,而仍失败。

 

  ——孙中山《国民党改组问》19241

 

  材料三:1933年富兰克林·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不久,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专门给他写了一封信,在信中他对罗斯福说:您已经成为各国力求在现行制度范围内运用明智试验以纠正我们社会弊病的人们的委托人。

 

  材料四:1935年,法国文学大师罗曼·罗兰应邀访问苏联,后来他写信给斯大林说:我看到了一个强大的国家,整个国家在布尔什维克领导下跟千百种障碍做不断的斗争,在英勇而秩序井然的高潮中,正在建设一个新世界。罗曼·罗兰还根据他在苏联的见闻撰写了《莫斯科日记》,在日记中,他写道:目前这些政策包含着某种消极的东西,这是不可避免的;我丝毫不怀疑,世界更美好的未来是与苏联的胜利连在一起的。

 

  ——以上材料摘编自电视纪录片《大国崛起》解说词

 

  (1)如何理解材料一中提及的只有民国之年号,没有民国之事实”?材料二中早六年革命指哪次革命?在这十三年中孙中山为了维护民主共和进行了哪些重大斗争?(4)

 

  (2)材料三中的明智试验是指美国历史上哪次著名改革?此项改革与以往的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相比有何显著特征?(2)

 

  (3)依据材料四并从经济的角度看,20世纪30年代中后期,苏联正在建设一个新世界取得了怎样的成就?罗曼·罗兰认为苏联目前这些政策包含着某种消极的东西有何具体表现?(4)

 

  答案:

 

  (1)袁世凯篡夺辛亥革命的果实,建立北洋军阀专制统治。

 

  辛亥革命。二次革命、护国运动、护法运动。

 

  (2)罗斯福新政。国家干预经济。

 

  (3)实现了从落后的农业国到社会主义工业强国的转变(或工业总产值跃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片面发展重工业,经济比例严重失调,完全使用指令性计划来发展经济等。2

 

  解析试题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辛亥革命及孙中山为维护民主共和进行的斗争。材料一中提及的只有民国之年号,没有民国之事实,是因为袁世凯篡夺辛亥革命的果实,建立北洋军阀专制统治。材料二中早六年革命指辛亥革命。在这十三年中孙中山为了维护民主共和进行的重大斗争包括:二次革命、护国运动、护法运动。

 

  (2)本题考查的是罗斯福新政及其特点。材料三中的明智试验是指1933年罗斯福上台后实施的改革——罗斯福新政。罗斯福新政与以往的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相比,其特点是国家干预经济,开创了资产阶级政府大规模干预经济生活的先河。

 

  (3)本题考查的是苏联的社会主义成就及斯大林模式的弊端。20世纪30年代中后期,苏联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取得了辉煌的成就。1937年,苏联工业总产值跃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苏联实现了从落后的农业国到社会主义工业强国的转变。罗曼·罗兰认为苏联目前这些政策包含着某种消极的东西,其具体表现是片面发展重工业,经济比例严重失调,完全使用指令性计划来发展经济等。

 

  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师夷长技以自强”

 

  材料二:“变者,天下之公理也。”

 

  材料三:“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

 

  材料四:“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到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黑暗。”请回答:

 

  (1)上述材料分别反映了哪四个政治派别的主张?(4)

 

  (2)请举出上述政治派别的代表人物各一位。(4)

 

  (3)综合上述材料,反映出中国人在学习西方问题上有何变化?(2)

 

  答案:

 

  (1)分别是:地主阶级洋务派;资产阶级维新派;资产阶级革命派;先进的知识分子(4分,顺序不能颠倒)。

 

  洋务派代表: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奕欣等;维新派: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等;革命派:孙中山、黄兴、陈天华、邹容等;先进知识分子: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每个派别写出一人即可)(4分)

 

  (3)从学习器物(科技、经济、教育等),到学习政治制度,再到学习思想文化。(2分)

 

  解析试题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中国近代化探索的政治派别。师夷长技以自强是地主阶级洋务派发起的洋务运动的口号。变者,天下之公理也。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思想主张。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资产阶级革命派——同盟会的革命纲领。德、赛两先生指民主和科学,是先进知识分子发起的新文化运动的两面大旗。

 

  (2)本题考查的是中国近代化探索的代表人物。洋务派代表: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奕欣等;维新派: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等;革命派:孙中山、黄兴、陈天华、邹容等;先进知识分子: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

 

  (3)本题考查的是中国近代化探索的特点。中国的近代化探索经历了洋务运动——维新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即从学习器物(科技、经济、教育等),到学习政治制度,再到学习思想文化。这是一个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层层递进的过程。

 

  4、歌曲中的历史

 

  歌曲一:王明路线滔天罪,五次“围剿”敌猖狂。红军主力上征途,战略转移去远方。

 

  歌曲二:苗岭秀,旭日升。百鸟啼,报新春。遵义会议放光辉,全党全军齐欢庆。万众欢呼毛主席,马列路线指航程。

 

  歌曲三:手足情,同志心。飞捷报,传佳音。英勇的二、四方面军,转战数省久闻名。历尽千辛万苦,胜利会聚甘孜城。踏破岷山千里雪,高歌北上并肩行。

 

  请回答:

 

  (1)歌曲一中战略转移去远方指的是哪一重大历史事件?结合歌曲一和所学知识,说一说红军被迫转移的原因。(2分)

 

  (2)歌曲二中,遵义会议在什么时候召开的?这次会议的召开有何重大意义。(3分)

 

  (3)歌曲三唱出哪一重大会师?它有何意义?(2分)

 

  (4)这一战略转移最终结果如何?有何意义?我们从红军身上学习到了哪些精神?(4分)

 

  答案:

 

  (1)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2)

 

  (219351月。(1分)这次会议结束了支配中共中央长达四年的倾错误。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正确领导,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是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2分)

 

  (3)会宁会师。标志着长征的胜利结束。(2分)

 

  (4)取得了胜利。(1分)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本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2分)精神:艰苦奋斗、勇敢顽强、乐观主义、不怕困难等精神,言之有理即可。1(分)

 

  解析试题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红军长征及其直接原因。歌曲一中战略转移去远方指的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1933年,由于博古、李德的错误指挥,导致红军在第五次反围剿中遭受重大损失,1934年红军被迫进行战略转移,开始长征。

 

  (2)本题考查的是遵义会议召开的时间及历史意义。19351月,红军占领遵义,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即遵义会议。遵义会议结束了支配中共中央长达四年的倾错误。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正确领导,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是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3)本题考查的是红军会宁会师的相关内容。歌曲三中的胜利会聚甘孜城是指,193610月,进行战略转移的红军二、四方面军,与红一方面军在甘肃会宁地区会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宣告了二万五千里长征胜利结束。

 

  (4)本题考查的是红军长征的结果、意义及长征精神。红军三大主力会师,宣告了二万五千里长征胜利结束。长征的胜利,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本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红军长征给后人留下了伟大的长征精神,即艰苦奋斗、勇敢顽强、乐观主义、不怕困难等精神。

版权及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含本网和新东方网) 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仅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转载稿的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新东方",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见稿后在两周内速来电与新东方网联系,电话:010-60908555。

大家都在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