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热点资讯
大家都在看
2015中考语文复习:词语的分析
2015-03-25 15:47
来源:新东方整理
作者:中学栏目编辑
在语文的学习中,词语的学习是很重要的。词语是作者遣词造句的意图的探究,是我们阅读文章的一个原点。
词语的理解主要涉及意义和作用两个方面。
首先,词语一定有其“基本义”,也就是词语最基本的意思。基本义是多义词的几个意义中最先使用的,又是最常用的意义,别的意义都由此生发而来。
词语进入文章规定的语言环境后,其意义是会发生变异的,甚至在一篇文章中亦可数变,这就是所谓的语境意义。随语境变化而产生的词义取决于作者行文的需要:作者要是将这个词语的意义适当地引申开来了,产生新义,就产生了“引申义”;作者要是将这个词的意义通过比喻赋予新义,这样就产生了“比喻义”。两者的区别在于,词义的引出延伸是不跨类的,而词语通过打比方而触类旁通是跨类的。
如“局”的基本义是下棋时棋盘上的形势,双音节词语有“棋局”。由棋盘上的形势而延伸到其他领域的形势,就会产生引申义,如“事局”“世局”等。这时词的意义并未跨类。要是将“局”比方为“圈套”,如说“他为此做了一个局”,这时词义有了大幅度的类的跨越,那就是比喻义了。
考试命题常常会围绕同一词语在文章不同位置上的意义的变化而设题,这是针对词语的基础题型,其侧重点是考查词语在文章规定的语言环境中的特定意义。它常常指向比喻义。
如上期的示例文章《担子》,文章除了标题共有11处使用了“担子”这个词语。我们分析这个词语的使用情况,首先要注意的是其基本义,担子就是担子,扁担和挂在两头的东西。用文章第④段的话说就是“两只提包所构成的‘吱嘎’作响的担子”。然后我们要思考的是这个词语有没有比喻义,文章把担子又比喻成了什么。
文章第14〇段“他认为儿子的担子很重的”,这时重担挑在父亲肩上,说到儿子肩上的担子显然另有所指,应是指儿子的工作、儿子的责任。这是担子的比喻意义。这样就涉及这个词语的第二个含义了。
至于文章结尾句中的担子,仔细斟酌的话,我们会发现它有双重含义。这时儿子挑着担子在上坡,所以担子越来越重符合生活常识,是事理之必然,这是其一。而经过前面山路负重的体验,父子间关于责任的交心,此时儿子的心情是复杂的,既有对如山父爱的感激之情,又有对家族世代传承的深刻认识,还有由此而激发的对工作对社会舍我其谁的担当精神,所以感到身上的责任是越来越重了。担子在这里一词两义,是双关的。
由此可见,本文中“担子”这个词语用法多变,承担了多重意义。
同一词语除了意义会随机而变,其作用也会因为前言后语的制约而变化多端。
示例
在下面文章中“一拐一拐”这个词语重复出现,请分析它起到什么作用。
成全一棵树
①一个平常的春天,一位饱经风霜的母亲,向别人讨了几棵树苗。她要把树苗栽在门前。
②母亲栽完树后,她的孩子从屋里一拐一拐地走出来。“妈妈,把这棵小树也栽下吧!”孩子的手里擎着一棵树苗。那是她丢弃的一棵。它又瘦又小,而且枯萎了。孩子吃力地站在母亲的面前,这是她最小的孩子,一出生就残疾。孩子擎着那棵树苗,满眼里都是渴求的光芒。母亲望着孩子站立不稳的腿,她犹豫了。她认为孩子是在做着一件没有结果,同样也没有意义的事情。等看到孩子眼里的那片灼灼的光芒,母亲终于点点头——就算它最终长不成一棵大树。
③孩子高兴极了,他小心翼翼地放下树苗,抢着去挖树坑。他人小力气弱,挖得很吃力。母亲要替他挖,他不肯,硬是自己挖成了。孩子挖的树坑比母亲挖得都大、都深。
④树苗栽种下了,孩子一拐一拐地拎着水桶,给每一棵树浇水。母亲看着,心里想着,这棵树能长大吗?做母亲的目光是复杂的。她真的不相信那棵树苗会活过来,会长成一棵大树。
⑤可是不久,那棵树苗和其他树苗一样,也鼓出了叶子。只不过稍迟了几天,叶片稍细小了些。可不管怎么说,它活过来了,它也是一棵树了。
⑥每一天,孩子都要拎着水桶浇树苗。孩子是认真的。他浇水也不厚此薄彼,一棵小树一桶水。那棵由他乞求母亲允许亲手挖坑栽种的小树苗,孩子也只浇一桶水。
⑦小树一天一天长大了。开始的时候,那棵小树明显地不如其他的树壮实,显得有些楚楚可怜。可是第二年夏天,它竟然慢慢地赶上了它们。
⑧这一年冬天,母亲做出了一项重大决定,送她这个残疾的孩子也去读书。而在此之前,她不想,也难有这个能力让这个孩子去学校。孩子背着母亲用布片为他缝制的书包,高高兴兴上学去了。他一拐一拐地走向学校,可他的脸上却永远像春天一样明丽灿烂!
⑨放了学,除了做作业,孩子就浇那几棵树。春去秋来,那棵本来已经失去了生存资格的树,比别的树更青春更挺拔。
⑩孩子每天都是高高兴兴的。别人送给他一个绰号:阳光。大家都叫他阳光。他也喜欢这个绰号。
11〇几十年过去了,拐腿的孩子已经成了一位著名的作家。这一年,他回到了家乡,母亲早已是满头银发了,儿子归来的消息使她分外高兴,这一天她早早候在门口迎接儿子。和母亲同在门口的还有那几棵树。
12〇他是坐着轿车回来的。他没有让车子进村,在村头他就下来,一拐一拐地走向自己的家。
13〇远远地,他就看到了家门口的树——高大的、快有一抱粗的树。他看见了自己的母亲。她依着树。他心里一热,急急地奔了过去。在那棵他亲手栽种的树下,他把母亲接在怀里。他发现母亲真的老了,身子轻得像一片树叶。他叫了一声娘,就再也说不出话来。
14〇他在老屋里住了半个月,每天都一拐一拐地扶着母亲到树下的青石板上坐,陪着母亲说话。有一天说起身边的树,他忽然神秘地说,“娘啊,你知道这棵树为什么比别的树长得快吗?这里面,有一个谁也不知道的秘密呢!”
1輳〇母亲望着巳人到中年的儿子,望着他那一脸的得意,她平静地笑了,点点头说:“其实娘早就知道了。那树长得高长得快,还不是你每天半夜起来喂它一泡童子尿?开始我也纳闷,后来有一天半夜我悄悄地跟着你,看见你一边喂它一边说小树快快长大吧……孩子,你知道我为什么改变了主意,让你上学堂吗?就是因为我看见你天天半夜里去偷偷喂那树啊!”1輴〇他一下子怔住了。1輵〇他百感交集。许久许久,他扑通一声跪了下来,跪在了母亲的面前。1輶〇他明白了。他终于明白了母亲。母亲的心永远是一颗母亲的心。
解析
文章中共出现五次“一拐一拐”,其含义完全相同,就是描述残疾孩子走路的姿态,不是一踮一踮、一摇一摆等。但意义相同的“一拐一拐”在文章的各个位置上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我们试进行如下的分析。
第一处“一拐一拐”是孩子第一次亮相,是残疾还是受伤?文章接着就给出了答案“母亲望着孩子站立不稳的腿”心有所忧,是残疾。所以此处的“一拐一拐”要表现的是孩子的残疾特征,他行走困难。
按理说开头有了对孩子基本情况的交代后,后面可以不提这一茬,因为读者已有所了解。但作者别有谋划,所以在适当的地方再次点明“一拐一拐”。孩子的活动在第③段挖坑种树就开始了,但作者没有重复“一拐一拐”,因为挖坑的动作起伏不足以表现“一拐一拐”的难处。
第二个“一拐一拐”出现在浇水时,而且是“给每一棵树浇水”。这时孩子身子的摆动,水的晃荡,达成目标的不易,就充分表现出来了。这对孩子是个多大的考验啊。所以作者在这里重复“一拐一拐”这个词,其要旨是在表现孩子坚强的意志。第三处“一拐一拐”出现在孩子上学之际,他是“高高兴兴上学”,尽管行走不便,姿态与众不同,甚至引人注目,“可他的脸上却永远像春天一样明丽灿烂”。这时的神态、表情,与外在举止特征的配合,是能突显他心灵的阳光的。第四处是孩子长大后回乡。一个残疾人坐车回家,直到家门口才下车,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但他不愿这样。为了不显“著名作家”的光耀,为了保持平常人的本色,他低调地在村口就下车,然后“一拐一拐”地走回家。在功成名就之后返璞归真,这时的“一拐一拐”表现的是他的赤诚之心。
第五处“一拐一拐”是他回家后,天天搀扶母亲时的姿态。母亲高龄需人相助,但一个残疾者出手相扶,则是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所以此处更多地表现的是他的拳拳孝心。
综观全文,“一拐一拐”好似乐曲的主旋律,时隐时现,时断时续贯穿其中,从表现人物的外在特征到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它都充分发挥了作用。
中考热点资讯
大家都在看
版权及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含本网和新东方网) 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仅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转载稿的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新东方",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见稿后在两周内速来电与新东方网联系,电话:010-60908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