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报班:   
快捷登陆: QQ登录 微博登录 你好,欢迎来到新东方
账号 密码 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咨询 电话 置顶

新东方网>上海新东方学校>原创干货集锦>上海中学生>中考>正文

优能初中语文文言文翻译解读【词法篇】之虚词用法

2018-06-13 16:15

来源:上海新东方优能中学教育

作者:优能中学张伟

在语文中考中,文言文板块的得分向来都是决定语文成绩高低的基础。

且就目前语文教材改革、中考改革等趋势下,文言文占比也将逐渐加大。同学们要提前对文言文重视起来。

今天,张伟老师为同学们带来了初中文言文翻译解读:【词法篇】之虚词用法



学习文言文,其中一个痛点就是那些无处不在的虚词,也就是我们俗称的“之乎者也”们。


上海中考考纲对文言虚词的掌握和考察

有非常明确的要求▼

1.3  掌握“之、其、而、以、何、于”等虚词的常用意义和用法。

——《上海中考语文考试大纲》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首先,初中阶段需要重点掌握的虚词是“之、其、而、以、何、于”这6个



其次,对于这6个虚词的学习不能仅停留在掌握“常用意义”,还要掌握它们的“用法”

所以,虚词的学习光靠“死记硬背”是不够的。


上海中考不会单独设置“虚词题”,对虚词掌握程度的考察主要在翻译题中体现

9.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3分)

太医以王命聚之。           ——2016年上海中考

 

11.  用现代汉语翻译划线句。(2分)

子何以知之?                  ——2014年上海中考

以上两题,一题出现在课内文言文部分(2016年),一题出现在课外文言文部分(2014年)。根据文言翻译“字字落实”的原则,

如果不清楚虚词“以”、“何”、“之”的意义和用法,会影响翻译,并造成失分。


同样是翻译题,中考还可能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

13.  对文中画线句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那人震惊佩服,行骗于是没有成功。

B. 那人震惊佩服,于是就不再去行骗了。

C. 其中一人震惊佩服,行骗于是没有成功。

D. 其中一人震惊佩服,于是就不再去行骗了。


文中划线句:其人惊服,诈遂不得行。

——2013年上海中考

在本题中,对于虚词“其”的用法成为了出题点之一,直接影响选择。


由此可以看出,考纲中对“虚词”的要求不是说说而已,而是会在中考中明确体现。同时,也不要因为中考没有专门的“虚词题”而放松了对虚词的学习。


【虚词怎么学?】


虚词的学习请牢牢记住两条原则

1. 所有的中考虚词都会在课本中出现;

2. 虚词的所有中考用法都会在课本中出现。


简单来说,中考不会考没学过的虚词,也不会考某个虚词没学过的用法。所以虚词的学习还是要立足课本,重在理解和积累各个虚词的用法


学习虚词用法不应死记硬背,应结合这些虚词的词性去记忆相应的用法,通过考察虚词在句子中所充当的成分来判别虚词词性,进而推导相应用法。

6个中考虚词的常见词性如下表所示,每种词性均有相应的用法▼


6个中考虚词的用法在六、七两个年级的课内文言文中几乎都已经出现,在之后的学习中仅仅是不断巩固和练习各种用法的过程。

接下来我们就按照词性逐一积累6个虚词的各种用法


版权及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含本网和新东方网) 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仅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转载稿的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新东方",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见稿后在两周内速来电与新东方网联系,电话:010-60908555。

大家都在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