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春季
高考即将开始,上海
新东方优能中学整理了2015年上海市春季
高考语文真题试卷。更多2016年上海春季
高考试卷,尽在上海
新东方优能中学。
一、现代文阅读(3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4题。(9分)
①理想的书房,春秋佳日,窗明几净,从窗纱透进庭前花草的芬芳和室内书香汇合,花间的蜂喧,使人觉得生意盎然。夏日,庭前蝉声聒耳,浓荫蔽地,檐前垂着斑竹堂帘,室中则清凉无暑,这个季节室中楠木樟木和老屋的黄松梁柱都散发浓郁的香味,使书香倍增。冬日阳光满屋,盆梅水仙的清香配合书香经久不散。但书房如果安放火炉,则书香和梅花水仙都为之色香骤减。隆冬季节只好在取书时盘桓片刻略享轻福,即携书回到温室阅读。具备上述条件,则群书永远静静地散发着书香。
②现在我的蜗居,空气中没有书香的成份,我可以打开书箱,拿出一两部残余的明刊本的书来欣赏,一股幽香当然是嗅觉的享受。
(节选自朱家溍《我家的藏书》)
1.第①段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2分)
(1)聒耳(2)盘桓
A.(1)guō(2)héngB.(1)guō(2)huán
C.(1)kuò(2)héngD.(1)kuò(2)huán
答案:(2分)B
解析:主要考查形近字的读音。“聒耳”的“聒”与“概括”的“括”字形相近,但读音区别很大。“盘桓”的“桓”与“永恒”的“恒”字形相近,同样读音不同。
2.文中画线词语含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
A.窗明几净B.浓荫蔽地C.书香倍增D.略享轻福
答案:(2分)D
解析:“轻福”应为“清福”。“清福”的意思是“清闲安逸的福气”,只有清闲安逸才是一种福气。“轻福”说不通,词典和生活中也没有这个合成词。
3.联系上下文,填入第②段空格处恰当的一项是()。(2分)
A.虽仍B.也就C.虽就D.也仍
答案:(2分)A
解析:从两个分句之间的关系来看,应该是转折关系,不过第二个分句前省略了一个“但是”。这样答案就在AC之间选择。而C项第二个空格填“就”字,在逻辑关系不通。“就”字表示承接,而这里要表示的意思与前面分句构成转折,所以,应该选择A项,填上“仍”字。
4.依据第①段内容,概括“群书永远静静地散发着书香”的条件。(3分)
答案:(3分)答案示例:一年四季,都有馨香的怡人环境。
解析:考查的是筛选和整合信息的能力。筛选的标准有两个:一是“永远”,一是“静静地散发着书香”。回到原文,我们看到作者在描写时依据时间维度,列举了春夏秋冬四季的读书环境,所以条件一是“一年四季”,一是“都有馨香的怡人环境”。作者在描写环境时,特别突出了花草与书香的汇合,甚至在隆冬季节因火炉安放骤减,还专门提到取书时的略享清福。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5-8题。(12分)
微博为什么不是好的说理形式徐贲
①今天,微博已经成为发表意见的重要途径。作为一种被广泛运用的交际工具,微博有与众不同的发表意见的方式。有人注意到,一些在生活中很温和的朋友,一旦上微博,言辞就变得非常激烈,不像是理性说理的言论,由此,微博形成了一个有特色的言论空间。
②微博是一种字数非常有限的传媒方式,往往不足以负载说理需要的充分信息。人们可以用微博发表结论性的断言、口号、警句格言等“罐头思维”式的言论,但无法用它来进行好的说理。
③人们在简单、现成的语言中找到了方便的解答,久而久之,很容易养成一种习惯,接受一些可以免除他们思考之劳的简明论断,这就是罐头思维。罐头思维表现为“一群人采用一句话”和“听见别人说就跟着说”等行为,它让人思想懒惰,先是不肯仔细思考,最终完全丧失了仔细思考的能力。
④理性的说理需要足够的文字。说理有三个必要部分:结论、理由和保证。“说理”与“非说理”的区别在于“说理”有结论,并有理由,而“非说理”只有结论。在说理的结论和理由之间,还需要有一个可靠的中介保证,又称“假设”,如果这个假设不可靠,再好的理由也不能充分证明结论的合理。
⑤往往是在需要考量一个说理陈述是否可靠时,我们才特别注意那个被省略掉的假设。例如,一个人说尼克松是一位好总统(结论),因为他擅长外交事务(理由)。这是一个说理的陈述,但并不可靠。单凭这个理由,结论是站不住脚的,这是因为,在理由与结论中那个被省去的假设(“一个擅长外交的总统一定是好总统”)是有问题的(“片面”)。
⑥说理需要理性、逻辑、认真地对待论证的每一个环节,这是为了能够说服和自己看法不同的他人。以广大的而不是专门的读者为对象的报刊,是最适合于说理的大众媒体。微博则主要是在朋友、熟人,或朋友的朋友、熟人的熟人中传播。在这些群体里,三言两语,说说心情,发发感慨,晒晒情绪,是用不着太说明理由的。“非说理”并不是微博的错,因为微博本来就不是为说理的。微博往往使用感情色彩鲜明、富有修辞特色的“痛快”语言,这是因为微博信息需要借助强烈的情绪感染方能得以传播,结果更是不断强化、激励已经在起作用的情绪。富有感染力的话语给人一种雄辩的感觉,似乎能够提高说服力。然而,在这种说服中,需要把说理与感染作一区分,有感染不等于就有好的说理。
(有删改)
5.第①段中,“微博形成了一个有特色的言论空间”是因为微博的语言有的特点。(2分)
答案:(2分)示例:激烈、缺乏理性
解析:“有人注意到,一些在生活中很温和的朋友,一旦上微博,言辞就变得非常激烈,不像是理性说理的言论,由此,微博形成了一个有特色的言论空间”中的“由此”告诉我们“微博形成了一个有特色的言论空间”的理由在前面的文字。而前面的文字主要说了两层意思:一是激烈,一是不像是理性说理。所以答案是:激烈、缺乏理性。
6.对“罐头思维”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人们在简单现成的语言中找到解答可能导致“罐头思维”。
B.“罐头思维”使得人们习惯接受可以免除思考之劳的论断。
C.“一群人采用一句话”“别人说就跟着说”都属于“罐头思维”。
D.“罐头思维”让人们从懒于仔细思考到丧失仔细思考能力。
答案:(3分)C
解析:C项所犯的错误是颠倒因果:“罐头思维表现为‘一群人采用一句话’和‘听见别人说就跟着说’等行为”,并不等于说“‘一群人采用一句话’和‘听见别人说就跟着说’等行为”都是“罐头思维”
7.第⑤段用有关尼克松的例子是为了证明什么?联系第④段加以回答。(3分)
答案:(3分)示例:一个说理陈述是否可靠,可以通过还原理由与结论之间的假设,并检验这个假设是否成立来验证。
解析:考查材料与观点之间的关系。从作者对材料的分析可以看出,作者强调的是可靠的中介保证(“假设”)不可以省掉。又加之提醒我们“联系第④段加以回答”,于是可以知道,使用这个事例目的在于强调“要想说理陈述可靠,需要有可靠的中介保证”。
8.概括作者认为“微博不是好的说理形式”的理由。(4分)
答案:(4分)示例:微博篇幅有限,容易缺失说理的必要部分;主要是在朋友圈和熟人圈中传播,用不着太说明理由;过于注重感染力,妨碍了说理。
解析:全文都在说“微博”为什么“不是好的说理形式”,因此需要从全文筛选信息。好在这是一篇议论性文字,所用的表达方式本身就是抽象性的议论性语言。所以减少了对信息加工的环节。需要将全文内容依据话题的转换划分为若干层次,然后择取关键句、中心句。再进一步整合语言就可以了。总共三个要点,最后一段包含两点,其它段落详细阐述了第一点。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9-11题。(9分)
①现在,香雪一个人站在西山口,目送列车远去。列车终于在她的视野里彻底消失了,眼前一片空旷,一阵寒风扑来,吸吮着她单薄的身体。她把滑到肩上的围巾紧裹在头上,缩起身子在铁轨上坐了下来。香雪感受过各种各样的害怕,小时候她怕头发,身上沾着一根头发择不下来,她会急得哭起来;长大了她怕晚上一个人到院子里,怕毛毛虫,怕被人胳肢(凤娇最爱和她来这一手)。现在她害怕这陌生的西山口,害怕四周黑幽幽的大山,害怕叫人心跳的寂静。当风吹响近处的小树林时,她又害怕小树林发出的窸窸窣窣的声音。三十里,一路走回去,该路过多少大大小小的林子啊!
②一轮满月升起来了,照亮了寂静的山谷、灰白的小路,照亮了秋日的败草、粗糙的树干,还有一丛丛荆棘、怪石,还有漫山遍野那树的队伍,还有香雪手中那只闪闪发光的小盒子。
③她这才想到把它举起来仔细端详。她想,为什么坐了一路火车,竟没有拿出来好好看看?现在,在皎洁的月光下,她才看清了它是淡绿色的,盒盖上有两朵洁白的马蹄莲。她小心地把它打开,又学着同桌的样子轻轻一拍盒盖,“哒”的一声,它便合得严严实实。她又打开盒盖,觉得应该立刻装点东西进去。她从兜里摸出一只盛擦脸油的小盒放进去,又合上了盖子。只有这时,她才觉得这铅笔盒真属于她了,真的。她又想到了明天,明天上学时,她多么盼望她们会再三盘问她啊!
④她站了起来,忽然感到心里很满,风也柔和了许多。她发现月亮是这样明净,群山被月光笼罩着,像母亲庄严、神圣的胸脯;那秋风吹干的一树树核桃叶,卷起来像一树树金铃铛,她第一次听清它们在夜晚、在风的怂恿下“豁啷啷”地歌唱。她不再害怕了,在枕木上跨着大步,一直朝前走去。大山原来是这样的!月亮原来是这样的!核桃树原来是这样的!香雪走着,就像第一次认出养育她成人的山谷。台儿沟是这样的吗?不知怎么的,她加快了脚步。她急着见到它,就像从来没见过它那样觉得新奇。台儿沟一定会是“这样的”:那时台儿沟的姑娘不再央求别人,也用不着回答人家的再三盘问。火车上的漂亮小伙子都会求上门来,火车也会停得久一些,也许三分、四分,也许十分、八分。它会向台儿沟打开所有的门窗,要是再碰上今晚这种情况,谁都能从从容容地下车。
(节选自铁凝《哦,香雪》)
9.分析第①段画线词语“终于”的作用。(2分)
答案:(2分)示例:表现出香雪目送之久和内心的不舍。
解析:作为一个副词,“终于”在这里表示“不希望出现的结果还是出现了”这样一个时间过程:列车在她的视野里彻底消失了。为什么这个结果香雪不希望出现呢?是因为列车寄托着香雪对现代文明的向往。所以,这个“终于”写出了香雪对列车的不舍与目送之久。
10.对文中加点动词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吸吮”写出了香雪生理和心理上寒冷的感受,与下句中的“缩”字呼应。
B.“盘问”写出香雪虽然希望同学们再三询问铅笔盒,但仍然有些紧张不安。
C.“怂恿”运用比拟修辞手法,贬词褒用,突出香雪对风的感受产生了变化。
D.“央求”写出台儿沟的姑娘在面对山外世界时既不自信又无限向往的心理。
答案:(3分)B
解析:B项分析有误。有了铅笔盒,香雪非常自豪,渴望与同学分享自己的快乐,但是出于乡村女孩子的矜持,她又不好意思在人前夸耀,于是希望借助于同学“再三盘问”来表达自己拥有铅笔盒的快乐。所以这里的“盘问”行为是香雪渴望见到的,不会让她紧张。也是贬词褒用。
11.从语言形式的角度,赏析第④段画线部分。(4分)
答案:(4分)答案示例:连用三个情感强烈、句式整齐的感叹句,运用排比,写出香雪对台儿沟认识的变化之大,突出表现了她惊奇和喜悦的感受。
解析:赏析类题目的解答一般包括三个部分:“法”、“象”、“意”。即使用的手法,刻画的形象,以及作者的意图。这里要求从语言形式的角度来赏析,所谓语言形式,包括消极修辞与积极修辞。前者指的是句式的调整,后者就是我们所熟悉的辞格。从消极修辞角度来说,这里使用了感叹句;从积极修辞角度来看,这里用的是排比句式。明白这一点,再根据上下文(“香雪走着,就像第一次认出养育她成人的山谷。台儿沟是这样的吗?不知怎么的,她加快了脚步。她急着见到它,就像从来没见过它那样觉得新奇”),可以知道这里要表现的是香雪认识上的变化,以及伴随着这种变化而来的惊奇与喜悦。
二文言诗文阅读(30分)
(四)默写。(5分)
12.(1)蒹葭萋萋,。(《诗经?蒹葭》)
(2)太乙近天都,。(王维《终南山》)
(3)云青青兮欲雨,。(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4),金石可镂。(荀子《劝学》)
(5)乍暖还寒时候,。(李清照《声声慢》)
答案:(5分)(1)白露未晞(2)连山接海隅(3)水澹澹兮生烟(4)锲而不舍(5)最难将息
解析:所考查的句子全部属于高中语文课本要求背诵的句子。只要完成高中学习任务就可以得到满分了。
(五)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第13-15题。(7分)
除夜(宋)陈与义
城中爆竹已残更,朔吹①翻江意未平。
多事鬓毛随节换,尽情灯火向人明。
比量旧岁聊堪喜,流转殊方②又可惊。
明日岳阳楼上去,岛烟湖雾看春生。
[注]①朔吹:北风。②殊方:异方,远方。
13.这首律诗共有()个押韵的字。(1分)
A.三B.四C.五D.六
答案:(1分)C
解析:律诗严格的章法,首句都是要求入韵的。明白了这一点,再加上题干里“律诗”的提示,以及简单的声韵母知识,当不难做出判断。
14.下列对诗中画线句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A.通明的灯火随意地向人们倾吐内心的情怀。
B.不近人情的灯火却自顾自地向人们挥洒光明。
C.灯火把它的全部力量都用来向人们挥洒光明。
D.灯火都尽心尽力地向人们倾吐内心的情怀。
答案:(2分)评分说明:答“B”给2分,答“C”给1分,答“A”或“D”给0分。
解析:画线句是个对仗的句子,意思上是相承接的关系。“多事鬓毛随节换,尽情灯火向人明”,出句写时光流逝导致岁月渐老,特别是在这除夕之夜,更是让人觉得时光催人老。这是一种暗淡的心情,相应的环境说起来应该是凄风苦雨或灯火阑珊。但是,没有到“尽情灯火向人明”,灯火“尽情”,很任性,在此处便是“不近人情”了。所以,只有B项的理解最为恰当。C句对于字面意思的理解是正确的,但是没有说出隐含的意思,评分时也可以得到1分。这是一种等级评分法,可以较为精确地测量出考生之间的思维差距。
15.本诗最后一联是怎样表现作者的情感的?请联系全诗加以赏析。(4分)
答案:(4分)示例:尾联想象“看春生”一事,寄托着作者在“岛烟湖雾”的环境中,对冬去春来的美好祝愿和期盼。前面几联虽然有喜景,但总体上是以“喜”的场景来写作者“悲”的情感,但是最后一联则能力挽狂澜,传达出作者复杂的情感是以积极、乐观为基调的。
解析:单就最后一联分析,需要看手法,这里用的是虚写,使用了想象的手法。要求“联系全诗”来分析,所以还需要看章法,这首诗的特殊之处是“转”、“合”一体,即在“转”中完成了“合”。从想象的虚写来看,突出了“看春生”,表达了对冬去春来的期盼;从章法的转折来看,在前文悲凉的铺垫下,结尾表达了积极、乐观的情感,闪现了一抹亮色。
(六)阅读下文,完成第16-18题。(9分)
唐主立齐王景遂为皇太弟。徙燕王景达为齐王,领诸道兵马元帅。
景遂尝与宫僚燕集,赞善大夫张易有所规谏,景遂方与客传玩玉杯,弗之顾。易怒曰:“殿下重宝而轻士。”取玉杯抵地碎之,众皆失色。景遂敛容谢之,待易益厚。
景达性刚直。唐主与宗室近臣饮,冯延巳辈极倾谄之态,或乘酒喧笑。景达屡诃责之,复极言谏唐主,以不宜亲近佞臣。尝宴东宫,延巳阳醉,抚景达背曰:“尔不可忘我!”景达大怒,拂衣入禁中白唐主,请斩之。唐主谕解,乃止。张易谓景达曰:“群小交构,祸福所系。殿下力未能去,数面折之,使彼惧而为备,何所不至!”自是每游宴,景达多辞疾不预。
(节选自司马光《资治通鉴》)
16.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4分)
(1)殿下重宝而轻士(2)景遂敛容谢之
(3)延巳阳醉(4)拂衣入禁中白唐主
答案:(4分)示例:(1)以……为重,看重(2)向……认错(3)佯装,假装(4)禀报,告诉
解析:除“重”外,其它3个都是教学基本要求规定掌握的300实词,而且所考查的义项都是学生在课文中学习过的。所以难度停留在“识记与理解”的程度上,只要搞好教材复习就可以应对了。
17.下列与“数面折之”中“面”的词类活用类型相同的一项是()。(2分)
A.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病梅馆记》)
B.侣鱼虾而友麋鹿(《前赤壁赋》)
C.左右欲刃相如(《廉颇蔺相如列传》)
D.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石钟山记》)
答案:(2分)D
解析:在文言文中,一个名词居于动词前,如果不是主谓关系,就要考虑是否存在名词活用作状语的情况,“数面折之”的“面”就是这样,这里是“当面”的意思。选择肢中用法与之相同的只有“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中的“舟”字,这里是“乘船”的意思。A项的“病”是使动用法,B项的“友”是意动用法,C项里的“刃”是“名词用作一般动词”。这4个句子都出自于重要篇目,应该难度不大。
18.把文中的画线句译成现代汉语。(3分)
取玉杯抵地碎之,众皆失色。
答案:(3分)示例:(张易)拿过玉杯扔到地上摔碎了它,大家都改变了脸色。
评分说明:译文中错1处扣1分,扣到0分为止。
解析:翻译遵循“信达雅”的原则。首先是“信”,忠实于作者的原意,所以得将难字难词解释准确,这里包括词类活用与虚词,比如这里的“抵地”、“碎之”,用本义来解释分别是“推到地上”和“使玉杯粉碎”。其次是“达”,与上下文保持文气的通畅,需要考虑句式的特殊性,比如这里的主语省略,“(张易)拿过玉杯……”,应补出来。然后是“雅”,通过调整词句,保证表达的现代化与书面化。
(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9-21题。(9分)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子罕》)
徐子曰:“仲尼亟称于水,曰:‘水哉,水哉!’何取于水也?”
孟子曰:“源泉混混,不舍昼夜,盈科而后进,放乎四海。有本者如是,是之取尔。苟为无本,七、八月之间雨集,沟浍皆盈;其涸也,可立而待也。故声闻过情,君子耻之。”(《孟子?离娄下》)
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老子》第六十六章)(节选自《诸子喻山水》)
19.下列选项中的“之”字与“是之取尔”中的“之”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秋水》)
B.顷之,持一象笏至(《项脊轩志》)
C.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D.不知东方之既白(《前赤壁赋》)
答案:(2分)A
解析:“是之取尔”这个句式比较特殊,“之”字作标志的宾语前置,这个句子调整过来是“取是尔”,“是”是代词。与之相同句子就是“我之谓也”,“说的就是我呀”,“之”字也是宾语前置的标志。其它3个选项,A项的“之”是音节助词;B项的“之”是代词;C项的“之”是结构助词。
20.把文中的画线句译成现代汉语。(3分)
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
答案:(3分)示例:江海能够成为百川汇集的地方的原因,是它们善于处在百川的下方,所以能够成为百川汇集的地方。
评分说明:本题采用扣分的方式评分。“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判断句、“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为4点,译文中错1点扣1分,扣到0分为止。
解析:需要正确解释的有“所以”、“百谷”、“下”,分别是“……的原因”、“百川汇集”、“处于……之下”。判断句式也应该译出来。需要提醒的是,这里采用的评分规则是整体评分法,将句子划分为几个不同的部分做整体的理解,所以更强调词句的通顺、连贯与得体。但同时也避免了“硬译”的尴尬。较之以往评分的“字字落实”的较真,得分率应该可以上升。
21.从“不舍昼夜”的流水中,孔子和孟子获得了怎样不同的感悟?(4分)
答案:(4分)示例:孔子感慨时光如流水,日日夜夜,永不停息;孟子感悟到君子应该像水一样有本源,不能名不副实。
解析:虽然同样属于信息的筛选与整合,但是因为原文有现存的词句可以择取,所以难度并不大,只要能够理解原意并用自己的语言表述起来就可以了。孔子的感悟是“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孔子这句话强调的是时光的流逝;孟子的感悟是“故声闻过情,君子耻之”,即名实应该相符。
三写作(60分)
22.作文。
请以“时间使我们丰厚”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不少于700字;(2)不要写成诗歌;(3)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
答案:(70分)本题分内容、结构、语言三项进行评分。总得分由评卷系统自动生成。
解析:这是命题作文。所给的题目是一句确定的判断,即具有明显倾向的结论性的语句,似乎写作的时候只要去印证与阐释就够了。其实不然。作为高中毕业生,我们应该有自己的独立思考与判断,所以对于这类结论性的语句应该抱着一种质疑、批评的态度,然后看出掩盖在标题之下的矛盾与对立:时间,与我们的成长,到底是怎样的一种关系?这里的“丰厚”是什么意思?
这世上并不存在这绝对的道理,“时间使我们丰厚”也是这样。我们在讨论的时候,首先得确定“时间”指的是什么“时间”,“我们”又是哪一群人?如果“时间”恰好指的是“我们”生命存在的物理时间,那么,这一段、这一年甚至这一片刻等或短或长的时间里到底发生了哪些足以改变我们的事情?物理时间本身并不能改变人的心灵与精神世界,它只能改变我们的肉体。当然,精神的改变与肉体的改变是分不开的。但是这个标题的“时间”恐怕所指的主要是“岁月”。而“我们”,意味着所要观察与思考的是一个从“我”出发的群体。而不是“我”,也不是“你们”、“他们”。虽然这个“我们”可大可小。
“丰厚”具有多个层面:知识的,情感的,思想认识的,等等。考虑到“丰厚”的褒义词特性,我们可以理解其所指的主要是正面的进步、成长。如此,完整地理解“时间使我们丰厚”,就具有了很多的思考空间。前面所说的质疑、批判并非指对标题这一明确的判断加以否定,而是通过质疑、批判找到思辨的空间,这里就是“物理时间”与“心灵时间”的关系问题,它们是正相关还是负相关?“时间”让我变得更“丰厚”了吗?还是更浅薄、狭隘?这种思辨会让我们的文章更理性、周详。
标题中的“时间”抽象,“丰厚”却很感性。所以,可以写作寓意深刻的记叙文,也可以写作大气磅礴的议论文章。
2015年上海市普通高校春季招生统一考试
(2015年上海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
语文II卷(附加题)
考生注意:
1.本试卷满分30分,考试时间40分钟。
2.试题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种类型。
3.本考试分设试卷和答题纸。答题前,务必在答题纸上填写姓名、报名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并将核对后的条形码贴在指定位置上。
4.作答必须涂或写在答题纸上,在试卷上作答一律不得分。选择题的作答必须涂在答题纸上相应的区域,非选择题的作答必须写在答题纸上与试卷题号对应的位置。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4题。(11分)
叶的骨骼筱敏
①这是一个陈旧的比喻:树。
②我们生活的城市,已经很少有东西与人的生命本质相关或者相似,所幸还可以看见树。我非常喜欢林子里蒸腾着潮气的老树和幼树,喜欢高崖上兀立挺拔,成为某种标志的松树或柏树,喜欢在田边村头,洒些许荫翳的古老的榆树或槐树。但还有一种树,因为时常相对,它们进入我的感觉更深一些,那是在城市的逼仄中仍然不死的树,它们大多营养不良,而且时常被粗暴地修剪。
③等待一棵树的长成需要时间,等待一个诗人的长成同样如此。
④一棵树只长它的遗传密码注定了的那种叶子,一个诗人也是这样。风,雨,虫灾,干旱,斧斫痕,工业废气……可以使某一季的叶子肥硕或者枯瘦,使某些叶子残缺,畸形,从而被认为具有病态美,但其本质的构成是不变的。无论如何,松针不可能像垂柳那样倒挂下来,使悬岩上的风看起来柔软。
⑤诗的生长,告诉我们一些很朴素的事情。心灵的感知方式是很朴素的,创造的使命也是很朴素的,就像在燧石上敲击出火花,就像叶子在枝头萌生伸展。
⑥事实上,我们肯定会遇上秋风的季节,满树繁茂一夜之间被扫落净尽。我们生活的时代总会过去,我们的青春总会消逝。那些曾经与阳光和月光都靠得很近的叶子是无力抗辩的,泥土自然会融解它们。幸运的诗人会有一两片叶子恰好被岩层选择了,这未必是那棵树上长得最漂亮的叶子,更未必是那片森林中最出色的叶子,但恰好是它飘落在被选择的位置,从而被岩层拓印下来,成为记载某个时代的化石。
⑦被选择或被遗弃,这很偶然,也很无理。但我所知道的一个事实是:有一些叶子即使适时地落到了最有利的位置,也还是不会在岩层上留下痕迹,比如那些滤去水分便没有自己的形状的叶子。而最终保留下来的,必然是有骨骼的。我们所见过的树叶化石,总是叶脉清晰,甚至比翠绿多汁的时节更清晰,这是树叶的骨骼,岁月使它显现出来。凭借这个,我们感知它生动的姿态,感知远古的诗人心灵的本色。
⑧我想,我已经学会了等待。在等待中,我明白,诗是一个进入内心的事实,而是否倾泻在纸上倒在其次。
(有删改)
1.第①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是。(2分)
答案:(2分)示例:由树引出叶子;提示读者全篇将沿着以树喻诗人这一比喻展开。
解析:仍然是按照内容和结构两个角度思考段落的作用。从内容上看,这句话表明全篇用一个比喻来讨论诗人的创作。从结构上看,全文最终落脚到“叶子”(标题是“叶的骨骼”)的类比上,首段是由“树”引出“叶子”。
2.第②段中的“一种树”喻指什么样的诗人?(2分)
答案:(2分)示例:喻指处境艰难仍顽强成长的诗人。
解析:原文是“在城市的逼仄中仍然不死的树,它们大多营养不良,而且时常被粗暴地修剪”,特征是“逼仄中”(“营养不良”、“被粗暴地修剪”)、“仍然不死”。抽象过来就是“处境艰难仍顽强成长”
3.结合文意,下列基于第④段的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诗人应当按照自己心灵的本质进行写作。
B.诗人在恶劣环境下写出的作品具有病态美。
C.诗人不要惧怕外在力量对其写作的伤害。
D.诗人不可能用迎合世俗的方法来改变世俗。
答案:(3分)B
解析:按照类比的思路,可以正确理解4个选择肢。原文是“可以使某一季的叶子肥硕或者枯瘦,使某些叶子残缺,畸形,从而被认为具有病态美”。这里所谈的是写作环境与诗歌内容之间的关系,并非是诗人生活环境与作品美感之间的关系。而且这种关系还是“可以”的关系,即恶劣的生活环境可以为表现某些病态美提供素材与体验,而不是环境本身的恶劣会使得作品产生病态美。
4.文章回答了诗人如何让诗作留下“痕迹”这一问题,请你在本文的基础上对此问题进行探究,提出自己的看法。(4分)
答案:(4分)示例:作者认为诗作是否留下痕迹虽有一定的偶然性,但诗人仍然应该用心灵写作,让诗作有“骨骼”,等待历史的挑选。我认为作者的观点有可以补充的地方,尤其是有关诗人本质的问题。我认为诗人的本质是在他的写作实践中不断地发现、构筑和成长的,诗人不仅应用心灵写作,而且应不断提升自己心灵的层次,从而提升诗作的质地,让自己的诗作留下“痕迹”。
评分说明:概括作者的观点1分;探究3分,依据考生观点的深刻程度,例证或说理支持考生观点的准确程度给分。
解析:这是一个新的题型,因此看清楚题干的要求很重要。需要探究的是“如何让诗作留下‘痕迹’”,其实就是“作品如何流传后世,成为经典”的问题。不过命题者为了回避概念术语,而采用了原文形象的说法。其次是“在本文的基础上”和“提出自己的看法”。“本文的基础”是什么?这一方面规定了必须将原文的观点、见解概括出来,另一方面还规定了讨论的角度:“作品如何才能成为经典”是一个可以从不同侧面讨论的问题,但是原文是从作品与作家心灵之间关系这一角度探讨的,因此,接下来提出自己的看法也得从这个角度深入进去。当然,既然是探究题,自然允许有自己的见解,得分的高低关键在于探究的深度如何。从所给的示例来看,主要是从“心灵的品质”这一角度思考的。需要注意的还有答题的规范,评分说明要求“概括作者的观点1分;探究3分,依据考生观点的深刻程度,例证或说理支持考生观点的准确程度给分”,对思路、条理都提出了要求。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5-6题。(6分)
二元选择是指目击证人在辨认某人是不是犯罪嫌疑人时,做出“是”或“不是”的选择。做出“是”的选择,我们称为“指认”;做出“不是”的选择,我们称为“排除”。经事后验证,证人在指认和排除时都有可能发生错误。
研究发现:当证人把握十足地指认某人“是”犯罪嫌疑人时,事后证明他们的指认往往是正确的;而他们在犹豫不决中指认某人“是”犯罪嫌疑人时,事后证明他们的指认更容易出错,这样一来,无辜者也就更容易被冤枉了。不同的心理状态下,辨认的正确率是不同的,“指认”是这样,“排除”也是这样。
因此,司法部门在二元选择系统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个“不知道”选项,即设置“是”“不是”“不知道”三元选择系统,做出“不知道”的选择,我们称之为“无法判断”。使用三元选择系统后,证人的辨认结果发生了很大变化。
根据目击证人在两种选择系统中判断结果的数据,制作了下图。
5.根据上述内容,上图括号内应填入的是“”。(2分)
答案:(2分)无法判断
解析:看起来是读图,其实还是筛选文字信息。阴影柱状图是“三元选择系统”,而只有“三元选择系统”具有“不知道”这一项。原文明确说“做出‘不知道’的选择,我们称之为‘无法判断’”,所以答案是“无法判断”。(做出“是”的选择,我们称为“指认”;做出“不是”的选择,我们称为“排除”。)
6.根据上图“错误的指认”这一组数据,推测司法部门采用三元选择系统的原因。(4分)
答案:(4分)示例:相对二元选择系统,三元选择系统可以使目击证人在指认嫌疑人时发生错误的百分比减小,这样无辜者被冤枉的可能性就大大减少了。
解析:上图“错误的指认”这一组数据对比明显,“错误的排除”明显降低。原文还说“经事后验证,证人在指认和排除时都有可能发生错误”。所以,使用三元选择系统的原因应该就是“目击证人在指认嫌疑人时发生错误的百分比减小”、“无辜者被冤枉的可能性”大大减少。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7-10题。(13分)
卅有堂记(明)归有光
①沈大中以善书名里中,里中人争客大中。大中往来荆溪、云阳,富人延之教子。性独好书,及为歌诗,意洒然不俗也。卜筑于城东南,取昌黎韩子“辛勤三十年,乃有此屋庐”之语,名其堂曰“卅有”。
②夫其视世之捷取巧得、倏然而至者,大中不为拙邪?其视世之贪多穷取、缺然日有所冀者,大中不为固邪?呜呼!彼徒为物累者也。天下之物,其可以为吾有者,皆足以为累。歉于其未有而求之,盈于其既有而不餍。夫惟其求之之心生,则不餍之意至。苟能不至于求也,故当其无有,不知其无有;一旦有之,亦适吾适而已矣。兹其所以能为有者也。
③大中之居,本吾从高祖之南园。弘治、正德间,从高祖以富侠雄一时。宾朋杂沓,觞咏其中。蛾眉翠黛,花木掩映。夜深人静,环溪之间,弦歌相应也。鞠为草莽①几年矣,最后乃归于大中。夫有无之际,其孰能知之哉?纯甫吴先生雅善大中,为之请记。予观斯堂之名,有足慨者,遂为书之。
[注]①鞠为草莽:形容衰败荒凉。
7.对第①段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介绍卅有堂主人的性格
B.点出卅有堂选址的原因
C.交代卅有堂的建成时间
D.交代卅有堂的堂名来由
答案:(2分)D
解析:虽然第①段也涉及到堂主人的性格、经历,堂的建址等信息,但是标题是“卅有堂记”,那么,本段的主要意图应该就是“交代卅有堂的堂名来由”。需要区别“段意”与“段落内容”这两个概念。
8.文中多处使用了对比手法,以下不构成对比的一项是()。(3分)
A.“为物累”者与“适吾适”者
B.昔日的“歉”与今日的“不餍”
C.南园的“花木掩映”与“鞠为草莽”
D.我们家族失去南园与沈大中修筑卅有堂
答案:(3分)B
解析:“歉”这里本是“认为自己有所缺”,这与“既有”之后的“不餍”是同一种心态,不构成对比。作者也说“夫惟其求之之心生,则不餍之意至”。
9.简析第③段作者详写“南园”的目的。(3分)
答案:(3分)示例:写出南园与卅有堂之间的渊源;“南园”由原来的兴盛到后来的荒芜直至易主,用具体例子进一步证明上文关于“有”“无”的议论;同时引发作者对有无变化不可捉摸的感慨。
解析:讨论写作目的,主要从主旨表达与谋篇布局两个角度来回答。从谋篇布局的角度来看,作者写这一段的意图有两个:一是交待卅有堂的前世今身,一是引发下文的议论“夫有无之际,其孰能知之哉?”从主旨表达的角度来分析,作者的目的是从园子的易主来重申自己关于“有”“无”的议论。
10.请对作者关于“有”的认识加以分析。(5分)
答案:(5分)示例:作者认为,“有”“无”是会相互转换的,这种转换取决于是否刻意的“求”。刻意的“求”,会为物所累,最终失去“有”。不刻意的“求”,即使处于“无”的状态,因不知其“无”,而等同于“有”;一旦真的拥有,也只是愉悦身心而已,从而成为真正的“有”。
解析:所谓“分析作者的认识”,所属考点是“把握全文主旨”。作者的主旨、观点可能隐含在若干的议论性句子里面(有时甚至隐含在描写、叙述性句子里),需要提取出来,比如:作者认为,“有”“无”是会相互转换的,这种转换取决于是否刻意的“求”。其次是对其加以解析,即将解说其内涵,如:刻意的“求”,会为物所累,最终失去“有”。不刻意的“求”,即使处于“无”的状态,因不知其“无”,而等同于“有”;一旦真的拥有,也只是愉悦身心而已,从而成为真正的“有”。这里的解说,是将“有”“无”如何相互转换做了具体剖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