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 电话 置顶

新东方网>上海新东方学校>优能中学>优能高中>正文

高三第一次历史月考复习题资料与答案

2021-03-26 09:15

来源:

作者:

高三阶段的历史复习,要以通史构建历史的知识体系,重视基础知识的解读和运用训练。由原来死记硬背历史知识点,转变为理解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通过构建历史知识体系等方面强化记忆。把历史知识放在历史的阶段特征中进行理解和记忆。然后回归教材,夯实基础内容,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

 

《雅典政制》有这样的确切记载:有一次,一个名叫吕锡马库斯的人犯有死罪,行刑吏准备执行,在他等死的时候,优美里德斯救了他。优美里德斯依据法律提出,公民未经陪审法庭判决不得被处死。到了陪审法庭举行审理的时候,吕锡马库斯以罪名不成立,得以免罪。于是吕锡马库斯得到了“鼓槌下人”(即免于刑杖的人)的绰号。这一记载侧面反映了陪审法庭是当时雅典的(  )

 

A.最高权力机关

B.最高法院兼最高司法与监察机关

C.最高行政机关

D.最高立法机关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根据材料以及所学知识,陪审法庭是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机构和最高司法机关是雅典政治民主化的产物,其职权也随民主政治的深入发展而扩大;还是雅典城邦民主制的必要组成部分公民未经陪审法庭判决不得处死。

 

 

某文件明确规定:“保护国家的公共财产和合作社的财产,保护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经济利益及其私有财产,发展新民主主义的人民经济,稳步地变农业国为工业国。”这份文件应该是

 

A.中共一大的纲领     B.国民党一大的文件

C.《共同纲领》   D.十一届三中全会决议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发展新民主主义的人民经济,稳步地变农业国为工业国”说明这段文字材料应该出现在毛泽东发表《新民主主义论》之后,所以AB两项与材料中的时间特征不符可直接排除,同时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颁布时中国积极倡导建设社会主义经济而非新民主主义的人民经济,也与题意不符,所以答案选C,这符合材料中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鼓励多种经济成分存在。

 

为了制定1954年宪法,毛泽东同志亲自主持,广泛征求意见。当时全民讨论了近三个月,参加讨论的有1亿5千多万人,最后由宪法起草委员会整理的意见共138万条,为宪法的制定提供了重要的条件。这说明1954年宪法的制定 

 

A.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     B.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建立

C.体现了社会主义原则     D.落实了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宪法制定过程中,广泛地征求群众意见,说明宪法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体现了人民自主的参与国家政治的原则。B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标志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建立;C在材料中没有体现,社会主义在政治上实行无产阶级专政,在经济上实行公有制;D属于新中国的政党制度,与题意不符。

 

 

共和国成立首日,一则更正启示被《人民日报》郑重置于头版:本报二十九日所刊“义勇军进行曲”词“最大的吼声”应为“最后的吼声”,特此更正。《人民日报》刊发“义勇军进行曲”的时代背景是

 

A.国共两党由对峙走向合作     B.中日民族矛盾日益激化

C.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     D.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基本胜利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解题时应注意时间限制“共和国成立首日”即1949101日,ABC三项史实均不符合共和国成立首日的时代背景,A是在1937年;B不对,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中日民族矛盾已经基本解决;C不对,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标志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建立。

 

 

以下为近代某人日记的部分内容:“民国三十八年三月二日……晚课后,获悉我海军重庆号巡洋舰为共匪煽动叛变,逃泊烟台港内,公以为此乃我海军之奇耻大辱……”以下评述中不正确的是

 

A.日记的主人很可能为国民党人

B.日记记载于人民解放战争时期

C.内容绝对虚构,主要出于对敌宣传的需要

D.日记内容有助于研究国民党的失败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注意题干信息“获悉我海军重庆号巡洋舰为共匪煽动叛变,逃泊烟台港内”,是说明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军重庆号巡洋舰发动起义的事件,“共匪”可知A正确,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可知B 正确;D也可推论出来,因此C符合题意。

 

 

193810月,陈嘉庚以华侨参政员身份,从新加坡向国民参政会发来敌未出国门前,和即汉奸的电报提案,获大会通过,被誉为古今中外最伟大的一个提案。该提案的伟大之处在于

 

A.坚持抗战到底的民族独立精神     B.有力声援了学生的一二九运动

C.杜绝了亲日派的投降行径     D.鼓舞了北平守军奋起保卫卢沟桥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该提案提交在卢沟桥事变发生一年多之后,卢沟桥已经失陷,据此判断D项不正确;1938年国共正在团结抗日,蒋介石还没有大举反共,由此可知B项不正确;汪精卫为首的亲日派最终叛国投敌,C项不符合史实。

 

南昌起义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19337月,中华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批准,将每年81日定为

 

A.国民革命军军人节 B.中国工农红军成立纪念日

C.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纪念日     D.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节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审题干 关键是“19337月,中华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批准 A不对, 国民革命军是国民党军队的名称,与中共创立军队无关;B 符合题意,1933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决定81日为中国工农红军纪念日; C 不对。建军节与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成立无关 ; D 不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将此纪念日改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节 。

 

“大量的苏联小说、歌曲、电影涌入中国,唱苏联歌曲、读苏联小说、看苏联电影成为当时国人的时尚。苏联文化对当时中国的影响几乎深入到生活的各个角落。”下列对此现象的分析中正确的有

①反映了十月革命后中国人向苏俄学习的热情高涨

②受当时中国“一边倒”外交方针的影响

③体现了苏联模式对当时中国的深刻影响

④受当时美苏冷战形势的影响                                       

 

A①②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③④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建国初期,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初步形成并走向对峙。中国在外交上实行“一边倒”方针,新中国政府在外交上旗帜鲜明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故②③④表述正确。①与题目中的时代特征不符合,因此选D

 

 

菲律宾前外长卡洛斯·罗慕洛在谈到一次国际会议时说:“周恩来是我去时候的敌人,回来时

候的朋友。”这次会议应该是

 

A.日内瓦会议     B.万隆会议

C.第26届联合国大会       D.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关键词为“菲律宾”“去时候的敌人”“回来时候的朋友”,可见中国当时与第三世界国家先有矛盾后化解,只有万隆会议符合要求。万隆会议上初期与会国存在严重分歧,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加强了与亚非国家的友好关系。

 

 

“法律条文没有作出规定的,法官就不能受理。譬如有公民的奴隶被人拐走或偷跑掉,此公民要求法律受理就要找法官,向他申明:根据某某法律,我认为此奴隶应归我所有。法官确认后才能受理。”这一描述主要说明罗马法

 

A.强调法官至上 B.主张解放奴隶  C.重视法律程序 D.保留原始落后习俗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根据“法律条文没有作出规定的,法官就不能受理”可以看出B错误;C项材料未体现;材料中出现奴隶等,可见并未实现人人平等。因此BCD均错。公民要求法官受理自己的诉讼,必须申明相关情况,可以看出罗马法重视程序。故选A

 

 

地米斯托克里是公元前5世纪雅典著名政治家和军事家,在萨拉米战役中,他指挥雅典海军,取得了对波斯侵略者的决定性胜利。史书记载他曾被放逐。美国考古学家在对雅典遗址的发掘中发现刻有他名字的陶片有190枚,根据字迹辨认是14人刻写。这反映了

 

A.雅典民主制度健全,凡对民主构成威胁的人都将被放逐

B.直接民主有利于维护雅典城邦以及所有公民的合法权益

C.雅典公民虽然民主法制意识浓厚,但文化素质普遍低下

D.一些政客常常以民主为号召,鼓动民众把陶片放逐法作为打击政敌的武器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注意提取材料信息,190 枚陶片却是由 14 个人刻写,说明陶片放逐法存在着很大的弊端,而且易造成少数人的专政。 从而不能保障雅典民主。ABC在材料中无从体现。

 

 

2011104日,中俄否决了有关制裁叙利亚的决议草案。中国此举的目的是捍卫《联合国宣言》,维护叙利亚的领土和主权及中东地区的和平。这表明中国在新时期(  )

①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外交活动 ②积极维护地区的稳定与世界和平 

③参与符合《联合国宪章》的维和行动 ④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①②④都符合对材料的解读。维和行动需要参与国派出一定数量的军队在联合国统一部署下进行,在叙利亚问题上,中国没有派出维和部队,排除含③的选项。答案为C

 

某日的英国《泰晤士报》用四版面刊登了来自香港记者的有关北京的报道,其中有这样的话:“这是亚洲一个划时代的历史时刻,虽然不是所有的中国都在共产党的手中,但毫无疑问,无论好坏,这是拥有近5亿人民、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单一同质种族群体的政府。所报道的事件应该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B.《共同纲领》的制定

C.三大战役的胜利

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据香港记者报道的信息“()都在共产党的手中”“拥有近5亿人民的中国政府,说明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A项符合题意。B是在19499月,C是在1949年初,D是在1954年,时间、事件都与题意不符。

 

 

“就在21世纪的钟声即将敲响之前,从神州大地上消除了最后一块帝国主义侵略造成的殖民地的残痕,完整而彻底地完成了民族独立的历史使命。完成这一历史使命的根本保证是(  )

 

A一国两制的提出  B九二共识的确定

C.中国国际威望的提高     D.中国国力的强大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考生的知识理解和材料解读能力。根据 “21世纪……之前……彻底地完成了民族独立等信息判断材料反映的是199912月澳门回归,之所以完成这一历史使命的根本保证是改革开放以来综合国力的强大,故选D项。A属于解决统一问题的方针,B是关于台湾问题,C符合事实,但是与D相比,属于次要原因。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前夕,发动群众宣传和讨论宪法草案的标语口号有

 

A为巩固新民主主义制度而斗争

B争取社会主义在我国的完满实现

C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D热烈庆祝社会主义的社会制度基本建立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历史知识的理解与迁移。根据时间提示“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前夕”(1954年),结合所学可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的目的在于颁布社会主义宪法和确立社会主义根本政治制度(确立社会主义政治),故选B项。其余三项时间明显不符,A项(1949—1952年)、C项(1956年)、D项(1956年)。

 

 

1995年美国,《财富》杂志代表西方社会发表了《香港已死》的预言文章。12年后,《财富》的姊妹杂志《时代》以25页的专辑否定了《财富》的预言。这从根本上说明

 

A.西方社会反对一国两制”      B.中美关系由对抗走向缓和

C一国两制适合香港发展      D.西方对华态度发生根本变化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1995“12年后2007年,是香港回归十周年。由《财富》杂志否定香港的一国两制到香港回归十周年之际《时代》周刊肯定香港的一国两制,这是因为一国两制在香港成功实践,促进了香港的发展,C项符合题意。

 

 

1990年,全国人大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它为实现香港顺利回归奠定了基础。《基本法》中所蕴含的原则有

①“一国两制”    ②港人治港    ③高度自治    ④社会主义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了一国两制的有关特点,根据所学,①②③项正确,第④项社会主义说法错误,大陆实行社会主义,香港继续实行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

 

 

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在回忆录《白宫岁月》中这样记述了他在1971年的一段经历:我的飞机刚刚起飞,电传打字机就传来消息:我们在联合国保持台湾席位的那场战斗打输了。周恩来后来告诉我,在我刚要离开之前,他已经知道了联大表决的结果,但他不愿意第一个告诉我,怕我难为情。这段文字中那场战斗是指  

 

A.美国不再支持台独

B.美国反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台湾同时参加联合国

C.中国大陆和台湾实行了三通,威胁到美国的利益

D.美国反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取代台湾在联合国的席位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察新中国的外交。根据题干中“在联合国保持台湾席位的那场战斗打输了”说明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中的合法席位,台湾代表被驱除出联合国。“怕我难为情”说明台湾代表被驱除出联合国是美国反对的。

 

 

日本天皇193792日发出的《宣战诏书》称:今朕之军人,正排除万难,发扬忠勇,只为促进中华民国醒悟,迅速确立东亚之和平,别无他意。朕期望帝国臣民鉴于今日之局势,忠诚奉公,同心协力,以襄助达到所期之目的。这段话最能证明的是

 

A.天皇是日本人的神圣偶像     B.天皇统帅着忠勇的日本军人

C.天皇是日本发动侵华战争的主要负责人     D.天皇为东亚和平做出了最大的努力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根据材料信息“日本天皇193792日发出的《宣战诏书》可知是指日本以天皇的名义对中国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因此天皇对侵略战争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A B不是材料的重点,D与史实不符,所谓的迅速确立东亚之和平不过是侵略他国的借口而已。

 

 

某历史档案馆文档记载:“中国共产党及各地根据地政权承认国民政府颁布的宪法法律的效力,根据地的法令以上述宪法法律的基本原则为依据,并根据各根据地的特殊情形予以制定。”导致这两种法律制度的并存,反映了

 

A.国共党内合作方式的要求     B.中共建立人民民主政权的愿望

C.国共合作抗日政策的实现     D.国民革命北伐的需要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从材料的信息判断,该情况出现在国共第二次合作抗日时期,中国共产党承认国民政府宪法的法律效力,BD可排除,党内合作是国共第一次合作的方式,此时中共还没有建立自己的根据地以及政权,A可排除。

 

 

“华表”源于尧舜时期的“谤木”。相传尧舜时于交通要道竖立木牌,让人民在上面写谏言。《淮南子·主术训》记载:“尧置敢谏之鼓,舜立诽谤之木。”夏朝中期“谤木”的设置地点由 交通要道移至宫室之旁。谤木几经变化,逐渐演变成为华表,明永乐年间建于天安门,其含义也变成华饰屋之外表了。由谤木华表的演变见证了

 

A.直谏臣民的减少     B.专制统治的加强     C.交通工具的发展     D.工艺美术的进步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谤木”由供人民写谏言到成为“华饰屋之外表”,仅仅成为一种王权的象征,即专制统治的加强,因此选BCD无从体现,A只看到表面现象。

 

 

“汉初诸臣,惟张良出身最贵。次则萧何,其余……等皆白徒。一时人才,皆出其中,致身将相,前此所未有也。盖秦汉间为天地一大变局。” 这一变局使

 

A.布衣将相格局的初步形成     B.官僚政治的时代结束

C.节俭务实的统治风格形成     D.郡县制度的时代结束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材料“汉初诸臣,惟张良出身最贵。次则萧何,其余……等皆白徒”说明汉代官僚出现“布衣将相”现象,B不对,材料恰好说明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趋势;C无从体现;D不对,郡县制度在西汉仍有发展。

 

 

雅典梭伦改革、秦朝实行郡县制和隋唐时期的科举制度,在历史上发挥的共同作用是

 

A.都加强了封建中央集权 B.都彻底解决了社会矛盾

C.都打破了世袭特权 D.都奠定了民主政治基础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A项符合郡县制和科举制;B项与三者都不符;D项符合梭伦改革;只有C项既符合梭伦改革——按财产划分等级,又符合科举制——庶族地主可以参与政权,还符合郡县制——官吏由皇帝直接任免的相关规定,所以应该选择C.

 

英国人杜麦斯在《中国札记》一书中,以近乎狂热的态度呼吁建立起一种向全体英国臣民开放的竞争性的制度,从而提高英国行政官员的水平,并促进大英帝国的团结。杜麦斯的呼吁是有感于中国

 

A.察举制的实行 B.内阁大学士的选拔  C.科举制的推行 D.军机处的设置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分析材料,作者呼吁建立的制度较符合科举制的特点,科举制是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的制度,是封建选官制度的一大进步。它把读书、考试与做官紧密联系起来.有利于打破特权垄断、扩大官吏人才来源,提高官员文化素质。科举取仕.把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吏的权力,从世家大族的手里集中到中央政府,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这一制度为历朝沿用,影响深远。以后英国在科举制影响下建立了文官制度。

 

 

王夫之在《读通鉴论》一书中说:“秦以私天下之心而罢侯置守,而天假其私以行其大公。”王夫之所说的“罢侯置守”指的是

 

A.废除禅让制实行王位世袭制 B.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

C.废除世袭制实行三公九卿制 D.商人已经能与政府分庭抗礼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A不对,废除禅让制实行王位世袭制的标志是夏朝禹死后,儿子启继位;C不对,这是中央官制的变化,与题意无关;D不对,秦朝实行重农抑商的政策;B符合题意,是指诸侯,秦统一后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不再分封诸侯。

 

 

秦灭六国后,嬴政自称“赖宗庙之灵”,进而又采用邹衍“五德之运”的学说,利用天人感应论,“以为周得火德,秦代周,从所不胜,为水德”。这反映出        

 

A.礼乐制度被进一步强化利用 B.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

C.全体官僚都是皇帝的臣仆     D.神权被皇权进一步利用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从“赖宗庙之灵”,进而利用“天人感应论”等做法,体现了秦始皇将神权和皇权结合,以加强专制统治的特点。ABC三项虽然符合史实,但是在材料中无从体现,

 

 

据成书于清代的《华西邹君记》记载,苏州有一邹姓富户立下遗嘱将名下一千亩土地交给儿子,其余三千亩捐给义庄,以接济族人。这表明

 

A.土地是唯一的财富象征 B.宗族在古代有存在的必要性

C.租佃经营开始成为主要经营方式 D.清代土地公有制缓慢发展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材料的关键词是“其余三千亩捐给义庄,以接济族人”,是以血缘关系来确定接济的对象,说明宗法制对这一邹姓宗族有积极影响,B项符合题意。A说法过于绝对化;C不对,租佃经营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开始产生;D不对,封建社会时期土地私有制为主要形式。

 

 

有人说:“分封制是一把双刃剑,它同时给予中央和地方以合法性。至于哪处势力能够在激烈的政治搏斗中获胜,那就完全要看它的实力了。”下列地方势力的行为最不具有“合法性”的是

 

A.周显王三十五年,齐侯婴自称齐威王 B.晋文公加派鱼盐之税

C.秦孝公任命商鞅为左庶长,进行变法 D.魏文侯以吴起为将,编练新军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在分封制下,诸侯在自己的封国内拥有任免官吏、征税和拥有军队的权力,故BCD三项所述行为均具合法性。 齐侯婴自称称王既不符合分封制的规定,也违背了宗法制,是不合法的。

 

 

学习历史,必须分清史实,解释、观点等。下列各项中,属于观点的是

 

A.商朝甲骨文主要出土于殷墟

B.公元前221年秦统一六国

C.孔子是春秋时期鲁国人

D.古代中国的历史证明,国家合则利,分则弊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史实是指历史上的客观存在,观点是指对某一历史事件的评述与看法。因此ABC都是史实, D是基于史实得出的一种结论,不难判断D为观点。

 

 

据统计,19世纪40年代下半年,广州对外贸易的绝对值出现下降的趋势,对英国的贸易总额由3100万元下降到1600元,来广州的美国的商船由93艘下降到70艘,上述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南京条约》开放五口通商   B.全体广东人抵制洋货

C.鸦片战争后中外贸易缩减     D.清政府限制广州对外贸易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BCD与史实不符,鸦片战争前中国实行闭关锁国,只允许广州一口通商,但是1842年《南京条约》开放五口通商 ,改变了广州垄断对外贸易的局面,因此广州对外贸易的绝对值出现下降的趋势。

 

 

《上海法租界史》中记载:“是年(1865年)上海租界人口从1863—1864年的33万剧减至137000余人,实际数字可能更低。……整个住宅区都变得空荡荡了;隔一个晚上,地皮就不值钱了;从1864年到1865年,房租降低了百分之五十。出现这种现象的直接原因最可能是

 

A.三元里抗英     B.太平天国运动的影响

C.清政府设新疆行省 D.法国在普法战争中战败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19世纪60年代初,太平军进攻上海,引起上海许多市民的恐慌,纷纷躲到租界内避难”(寻求外国的庇护),造成租界人口迅速增加和房租的上涨。到了1864,太平天国运动失败,上海社会秩序恢复了稳定”,原来在租界避难的人纷纷离开,因此出现了材料中的现象。A发生在1841年,C是在1884年,D 是在,时间、地点都不符。

 

 

中共“二大”宣言:“中国三万万的农民,乃是革命中的最大要素。农民因为土地缺乏、人口稠密、天灾流行、战争和土匪的扰乱、军阀的额外征税和剥削、外国商品的压迫、生活程度的增高等原因,以至日趋穷困和痛苦。”这表明中共

 

A.决定以发动农民运动作为党的中心工作

B.认识到民主革命中农民阶级的重要地位

C.提出了由国民革命转向土地革命方针

D.决定以农村为基地实行工农武装割据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考查学生从材料提取关键信息的能力,从“农民,乃是革命中的最大要素”判断。选项C符合题意。A不对,中共建党初期以发动工人动作为党的中心工作,CD都是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的行为,与二大无关。

 

 

19195月,中国在巴黎和会外交失败的消息传到国内,北京各大高校的学生纷纷走上街头游行示威。中国人民获得合法游行示威的权利始于

 

A.鸦片战争时期 B.甲午战争时期  C.民国成立初期 D.抗日战争时期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近代中国民主政治思想的发展。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国民享有人身、言论、著作、集会、结社、迁移等项自由和请愿、诉讼、选举及被选举等项权利。

 

 

1919年,五四运动中学生火烧了赵家楼后,梁漱溟在《论学生事件》一文中提出:纵然曹章罪大恶极,在罪名未成立时,他仍有他的自由。我们纵然是爱国急公的行为,也不能侵犯他,加暴行于他……绝不能说我们所做得都对,就犯法也可以使得。因此他坚持我愿意学生事件僻付法庭办理,愿意检厅去提起公诉,学生屈尊判服罪。以下最符合梁漱溟观点的是

 

A.学生的行动是爱国的,曹、章罪有应得

B.学生的行动是错误的,曹、章有人身自由

C.学生的行动是犯法的,应该接受法庭的严惩

D.学生的行动在道义上是正确的,在行为上是犯法的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了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材料中梁漱溟认为纵然三人罪大恶极,但在罪名未成立时,他仍有他的自由。学生不能因为是爱国急公的行为而侵犯、加暴他们。据此D项说法符合材料。

 

 

除革命党、咨议局、普通民众之外,清廷军队,甚至是袁世凯的北洋部队,也有暗中支持共和的举动。19111210日,清朝驻荷兰国代办章申在给内阁的电报中说,和(荷)报称……美法愿共和(支持中国建立共和国)(《电报档》)。这表明

 

A.中国全体国民都反对清朝君主专制制度

B.西方列强放弃清朝政府转而支持孙中山

C.清驻外大臣和袁世凯都赞成民主共和制

D.民主共和制已成为当时中国的大势所趋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解答本题可用排除法。A项说法过于绝对,排除;西方列强在辛亥革命后先是支持清政府,转而支持袁世凯,B项错误;清朝驻荷兰一国公使不能代表清驻外大臣,C项错误。

考点: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 辛亥革命·武昌起义 。

 

191211日,孙中山在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时宣誓:倾覆满洲专制政府,巩固中华民国,……文实遵之……至专制政府既倒,国内无变乱,民国卓立于世界,为列邦所公认,斯时文当解临时大总统之职。誓词表明孙中山                             

①坚决推翻满洲政府,建立民国   ②明确反对帝国主义

③不贪恋总统职位               ④追求民族强大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从“倾覆满洲专制政府,巩固中华民国”可知①正确;从“斯时文当解临时大总统之职”可知③正确;从“民国卓立于世界”可知④正确;在辛亥革命时,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派没有明确的反帝要求和主张,材料只是要求列强承认民国,可知②错误。

 

 

“清军工程第八营二排长陶启胜查铺至第五棚时,惊见该棚正目(班长)金兆龙荷枪实弹,欲夺其枪。金见事败,疾呼曰:‘众同志再不动手更待何时!’一会员程定国持枪开击,陶带伤逃死于家。于是人声沸腾,枪弹如雨。”以上内容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同盟会成立     B.武昌起义  C.南昌起义 D.武汉战役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分析历史材料,先找材料中涉及的时间,人物,出处等关键词,此外省略号前后的内容也有注意解读,然后再逐一排查,那么本题的关键词是清军’”金兆龙” .,可知是与武昌起义湖北新军革命士兵充当革命主力有关。

 

20世纪80年代以来,考古工作者在广州等地陆续发现了南越王墓等重要历史遗迹,这些发现对研究岭南历史有重要的价值。

材料一 秦始皇兼并六国后,开凿灵渠,攻打百越,设置南海、桂林、象郡三郡。秦汉之际,中原战乱,秦南海郡龙川县令赵佗举兵兼并三郡,自称南越武王,定都番禺(今广州市),于通向内地的各个关口屯兵,绝道聚兵自守

刘邦称帝之后,民生凋敝,无力南征,遂封赵佗为南越王,“与剖符通使”,命其“和集百越,毋为南边患害”,开通关市。南越国乘机发展,广泛使用铁器工具,海内外贸易也相当活跃。吕后执政,汉朝“禁南越国关市铁器”,赵佗遂自称南越武帝,举兵北犯,战争持续了一年多。吕后去世后,双方罢兵休战。赵佗又以财物收买附属于汉朝的闽越等部族,势力所及,“东西万余里”,“以兵威边”。赵佗以皇帝自居,“与中国侔(对等)”。汉文帝实行休养生息政策,遣使对赵佗自立为帝的行为予以谴责。赵佗迫于压力,表示去帝制,继续为藩臣,奉贡职。但在内部,“窃如故号名”。

汉武帝决心彻底解决南越国问题,要求南越国王赵兴入朝,“用汉法,比内诸侯”。南越国相吕嘉等杀汉朝使者及主张“内属”的南越王、王太后,“发兵守要害处”。公元前111年,汉军十万分数路越岭,平定南越并将其分设为九郡,实行与内地统一的制度法令。

——据《史记》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汉朝对岭南地区政策的变化及其原因。(15分)

(2)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西汉平定南越的历史意义。(10分)

 

答案:

(1)变化:从承认南越国半独立状态到制度统一,从尽力维持和平到武力解决。(6分)

原因:汉朝社会经济状态从凋敝到繁荣;汉朝政治上从分封诸侯王到全面解决诸侯王问题,北方匈奴的威胁基本解决;南越国经济发展,分立的趋势明显。(9分)

(2)结束了南越的分立局面;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加强了对岭南地区的管理;促进各地区之间经济、文化交流;推动了边疆地区的发展。(10分)

 

解析试题分析:

1变化难度较小,关键在于提取有效信息,刘邦称帝之后,民生凋敝,无力南征,遂封赵佗为南越王”“吕后执政……赵佗遂自称南越武帝,举兵北犯”“吕后去世后,双方罢兵休战”“汉武帝决心彻底解决南越国问题,要求南越国王赵兴入朝……汉军十万分数路越岭,平定南越并将其分设为九郡原因则要从汉王朝政治、经济、民族关系的变化分析,又要注意分析南越国的因素。

2)可以从政治统一、民族交流、边疆发展等角度归纳。政治上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加强了对岭南地区的管理;民族关系上促进各地区之间经济、文化交流;边疆发展方面推动了边疆地区的发展。

 

 

更多关于中学免费复习资料或者留学免费资料,可以在“上海新东方”微信小程序里领取。这些资料可以很好的帮助学生更好的进行相关学科的学习和题型练习。且一些免费课的课程质量非常好,能够给孩子带来很好的学习体验。


上海新东方官方电话:4007021021。扫码收藏上海新东方小程序,更多最新中高考、留学资讯尽在上海新东方。

推荐关注微信公众号【新东方上海学校微服务】,为您提供课程咨询、优惠活动、新闻查询、学习资料包领取等功能服务哦!

版权及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含本网和新东方网) 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仅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转载稿的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新东方",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见稿后在两周内速来电与新东方网联系,电话:010-60908555。

大家都在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