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 电话 置顶

新东方网>上海新东方学校>优能中学>优能高中>正文

2021年高二期末考试语文复习题资料及答案

2020-11-26 16:06

来源:

作者:

  2021年高中的学生需要时刻进入复习阶段,除了需要掌握知识点,更要注意答题方法的总结与积累。还需要学会总结相关的知识。而语文这门课程还需要同学们背诵很多知识内容,再加上各种试题的练习,才能够考出好的成绩。

1、下列词语中加线的字,每组都不相同的选项是 (    

A.应届/应试 熨斗/蕴藉甲壳/金蝉脱壳

B.信笺/缣帛编纂/酒馔蹊跷/休戚与共

C.复辟/辟谣症结/症状字帖/俯首帖耳

D.强制/强迫贿赂/ 绿林殷红/绿草如茵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C A熨斗/蕴藉同读“yùn”,甲壳/金蝉脱壳同读“qiào”B信笺/缣帛同读“jiān”,蹊跷/休戚与共同读“qī”D强制/强迫同读“qiáng”,贿赂/ 绿林同读“lù”。)

点评:如果题干是全部不相同的,就把有两项相同的去掉;如果题干是与所给字的读音全部相同的,则去掉一个不同的一项;如果题干是读音全都正确,就去掉有一个错误的一项;如果题干是读音有错误的一组,就排除肯定无误的一项;总之,用排除法是较好的方法,但必须用?或其他记号来提示自己。

2、下列各句中,加线的成语使用最恰当的一句是(      

A.我们在欣赏《前赤壁赋》的华美文辞时,如果不能深入理解其中蕴涵的哲理,从而进一步领略苏东坡自由的精神境界,则恐有买椟还珠之憾。

B.《红楼梦》人物众多,世相缤纷。各色人物活动于同一空间,大小事件纵横捭阖,许多看似无关的小事,又与主要事件相连,环环相扣,互相渗透。

C101日,受阅部队沿长安街绵延向东,浩浩荡荡,气势恢弘。观礼台上中外来宾激动万分,无不侧目而视,为国家的强大而骄傲。

D.目前,各地房叔”“房婶四起,一个人坐拥几十套房产,这真让人不可理喻。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A买椟还珠:比喻没有眼力,取舍不当。B纵横捭阖:指在政治、外交上运用手段进行联合或分化。可用纵横交错C形容拘谨畏惧而又愤怒的样子。D不可理喻:没法跟他讲道理,形容蛮横或固执。)

点评:正确运用成语,要弄清楚一下几种类型的错误:一、看成语含义与前后文的修饰限制成分是否协调;二、看成语意思与所处的语境是否吻合,是否造成大词小用或小词大用;三、看成语的褒贬感情色彩是否适合所在的语境;四、看成语适用的对象、范围和场合是否造成张冠李戴;五、看成语运用是否因望文生义而误用;六、看成语是否因画蛇添足而造成前后内容重复。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在全国人大的工作报告中,提出了提高农民收入和民工待遇、对征用土地和强制拆迁进行补偿、提供廉价住宅、改革医疗保险制度、扩大就业等改善国民生活状况的措施。

B.省政府已明确指出,廉租房可以在经济适用住房中配建,也可以在普通商品住房小区中配置,以防止低收入家庭远离城区,被边缘化的现象出现。

C.有关调査表明,中国人幸福感持续下降的主要原因是爱攀比、缺信念、不互信、不善于发现阳光面等心理因素造成的。

D.元旦期间,广州各大商场都抛出了大幅降价的撒手锏,都想以此提高节日消费的人气,商界统计的数字也表明,今年的元旦是消费总量最好的一年。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BA介词滥用导致主语缺失;C句式杂糅,主要原因造成的二者取其一;D搭配不当,元旦是一年,不对)

点评:做题思路通常是:检查句子的主干,是否缺成分→推敲词语运用,是否搭配 →→ 心里默读,看是否有不同的句式混用 →→ 综合思考,是否符合逻辑思维,特别注意以下几种情况:介词关于”“对于”“等开头的句子,注意主语的残缺。类似于“A”“B”的句子,注意“A”“B”的协调,也可能是句式杂糅。动词后有很长的修饰词语,注意是否宾语残缺。”“以及顿号连接的并列成分,注意歧义及内在逻辑顺序是否失当以及意义的从属关系。前半句使用了能否”“可否等双面词语,注意后半句是否与前半句协调。 ⑥反问句及疑问句注意是否表意相反。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怎样才能进入文学作品的意境呢?                              

①必须驰骋自己的想象和联想,由此及彼,由表及里。

②这样才能进入它的意境。

③诗歌鉴赏需要运用想象和联想,已无须赘言,这里只讲讲戏曲的鉴赏。

④而在读剧本的时候,眼前不但没有布景,而且没有演员,所见到的只是纸上的文字。

⑤那山山水水,千军万马,都要由观众自己去想象。

⑥读者要借助这些文字想象出舞台的情景,让死的文字一个个活起来,变成一些生动的场景。

⑦中国戏曲的表演有很强的虚拟性,乘车荡舟,骑马作战,叩门登楼,各种各样的动作都是由演员通过虚拟的方式加以表现,舞台上并没有真实的布景。

A①②③⑤⑦④⑥     B①③⑦⑤④⑥②

C③①⑤②⑦④⑥     D③⑦④⑤⑥①②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B(这段话就整个句意来看,中心是在讲戏曲的鉴赏问题。首句是一个设问句,先回答了怎样才能进入文学作品的意境的问题,所以句排在最前面。接着句阐明谈话的中心——“戏曲的鉴赏。然后从句起,则是从中国戏曲表演的虚拟性和阅读剧本都需要运用想象和联想,来进一步解释话题中心。句要在句的后面。要在的前面。最后以收束全段,这样指代上文运用联想和想象进行戏曲鉴赏,具有总结的意思,所以排最后。)

点评:排序题一般先区分语段文体,看是记叙文,还是说明文、议论文。记叙文排序,一般是按时间、空间顺序;说明文排序,一般是按时间、空间、逻辑顺序或事理关系。

5、现代文阅读

记忆力 

申 平

这帮老人家都已年过六旬了,这日却突发奇想,要搞小学毕业50周年同学会。50年,整整半个世纪。岁月的风霜早已染白了他们的头发,揉皱了他们的面庞,如今他们再见面,彼此还能认得出来吗?他们是否把珍贵的少年时期的友谊埋藏心底?

于是就打电话、发通知,足足折腾了半个月,还真的把人给弄齐了。全班除4人提前去了另一个世界聚会以外,其余41人都答应一定来。

聚会选在一家酒店的一楼,门口挂了标语和彩球,显得非常隆重。来得最早的当然是几个发起者。他们发现,这家酒店的服务真不错:门外有侍应生开门;一进大厅,服务员就把热毛巾递了过来;还有一个提着篮子的小老头儿,给每个人都发一包纸巾。显然,这是为他们流泪准备的。发起者连连赞叹:好,真是想得太周到了。

同学们陆续来到。每一个人的到来,都会引发一阵激动。大家先是静静审视来人,然后突然有个人叫出了他的名字,于是就是一阵欢呼,就是一阵热烈拥抱。也有一些人实在认不出来了,但当他自己一报家门,大家立刻恍然大悟。这种激动就更热烈,因为其中还包含着惊喜。

想想吧,50年一聚,容易吗?人生会有第二个50年吗?昔日的少年,今天的老人,你拉着我的手,我搂着你的腰,说啊、笑啊、哭啊……那场面真的是太感人了。

那位小老头儿发给大家的纸巾真的派上了用场,而且有人发现,这个小老头儿竟然也被他们感动得热泪纵横。他也频频用篮子里的纸巾擦自己的眼睛。

激动过后,发起者开始清点人数,发现已经来了40人,就差一个人没有来。大家都在询问:他是谁呢?

那个提着篮子的小老头儿此时突然放下了篮子,走上前来说:是我啊,你们谁都没有把我认出来啊!

“刷”地一下,众人齐齐把惊讶的目光向他射去:你?你是谁啊,有没有搞错啊?

小老头儿在40双眼睛的审视下有点发窘,他急忙挺了挺腰,大声地说:我是陈大福啊,你们再看看、再想想。

发起者赶紧去查名单,果然有陈大福这个名字,可是……40双眼睛又从头到脚把他审视了半天,有个发起者忍不住说:你不是酒店……干这个的吗?他指了指老头儿的篮子。接着他又说:你别开玩笑,我们可是同学聚会……

小老头儿就显得有点着急:我知道是同学聚会,这种事情谁会冒充啊。我明明就是陈大福嘛,你们睁大眼睛好好认认嘛!小老头儿随后又有点委屈地嘟哝道:这纸巾是我自己给大家买的——酒店还管你这个!

于是40双眼睛再次聚焦,恨不能看穿了他的骨头,可结果还是失望地摇头。小老头儿这回可真有点急了,他说:你们的记忆力……怎么这么糟呢?你们仔细回忆一下,那时咱班每天是谁最早来搞卫生的?你们再想想,学校开运动会,是谁给你们看衣服,是谁给你们打开水?班里组织劳动,又是谁干得最卖力气……

众人仍然半信半疑。突然,一个女同学尖叫了起来:哎呀,我想起来了,他的确是陈大福,他是我们的同学啊!

众人就一齐把目光投向女同学,显然希望她拿出证据来。女同学就有点兴奋地说:大家还记不记得,有一次他偷了学校附近农民的地瓜,让人家抓住,押到学校门口来示众…

噢——!众人齐发一声喊,他们的记忆闸门一瞬间呼啦啦全部打开。现在再看陈大福,怎么看怎么像他们的同学了。

但是此时的陈大福却没有半点兴奋,反而像中了枪一样痉挛了一下,他张大嘴巴,面部扭曲,用颤抖的声音说:天哪,你们还记着这件事啊!我做了那么多好事,就是想让你们忘了这件事,可是你们太……太伤人了!

陈大福慢慢转过身去,提起他的篮子,摇晃着向门外走去,任凭后面喊破了嗓子,他也一直没有回头。

1】小说第一段写到这群老人岁月的风霜早已染白了他们的头发,揉皱了他们的面庞,如今他们再见面,彼此还能认得出来吗?他们是否把珍贵的少年时期的友谊埋藏心底?这样写有什么作用?(4)

2】联系全文,简要分析小说人物之一的陈大福的形象特点。(5分)

3】本文标题为记忆力,有什么深刻的内涵?(6分)

答案:

1从结构上(情节)看,为下文情节的发展作铺垫,后文写他们如今再见面所发生的故事。(2分)从内容上(小说的主题)来看,提出疑问,引起人们对小说的主题的思考,究竟他们是否还将少年时期的友谊埋在心底吗。(2分)

2是个平凡、普通、知错就改的人,小学时候曾经偷了农民的地瓜,后来努力改过做好事热情洋溢,非常珍惜少年时期友谊的人,聚会时最早去到酒店,并准备了一篮纸巾供聚会使用自尊心强,十分注重个人尊严的人,当别人只记得他干的坏事,羞愧伤心,一直没有回头。

3】表层:①50年前的同学如今聚会能认出对方,这说明他们的记忆力之好。(1分);同为同学,陈大福却被同学们遗忘,说明了人们的记忆力的之差。(1分)

深层:女同学靠回忆陈大福当年不光彩的事情而准确地认出了他,彻底打击了陈大福的自信和自尊,显示出不恰当的记忆给人带来的伤害和打击(2分)。暗含了对人们善于遗忘别人的帮助和恩惠,只记得别人的缺点和错误的思想的批判。(2分)

(意思对即可,言之成理的,可酌情给分。)

解析:

1】试题分析:这句话在文章的开头部分,所以它在结构上的作用是为下文做铺垫等,在内容上,要跟据小说的主题来回答。答案围绕这两个方面来组织都可以。

点评:作用题是现代文阅读中的重头戏,经常会考到,一般这种题要从两方面去回答,一个是内容,一个是结构,二者缺一不可。

2】试题分析:注意形象特点+结合文本分析,该题型的答题思路可以按总分(分总)来回答。先用一句话从整体上对该人物作出一个定性分析,然后再从几个方面作定量分析;也可以先从几个方面作定量分析,然后再用一句话作定性式的总括。

点评:现代文中出现的文学形象一般有人物、事物、景物等,文学形象的把握,对于正确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和思想倾向,有着举足轻重的衬托作用。文学形象是通过文学语言塑造出来的,描写的传神性、深刻的含蓄性、丰富的审美性,都是应该考虑的范畴,尤其要注意形象的比喻、象征、暗示等作用。

3】试题分析:本题不要求面面俱到,只要能就一种观点进行探究,即可根据观点是否明确,论述是否理,理由是否充分酌情给分。

点评:此题是一道开放题,针对这些评论,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各自的观点定然不会相同,有赞同的,也有否定的,但是无论哪种见解,都要围绕文章的内容说出相应的理由。

6、文言文阅读

复斋先生,姓张氏,华容人也。先生幼即善属文。入学后,值吴逆之乱,崎岖兵革,与弟召修负母循环来岩谷间,喘不得息。

康熙乙丑,成进士,知福建之晋江,多善政。上官将疏荐之,而先生以母乞老终养。百姓攀留不得,相率供其食用,泣送至洛阳桥者数万人。侍养既二十年,乃起为江西之金溪。

值岁歉,先生请谷得七千余石,多方赈贷,全活甚众。会有上官倚朝贵为势,其所属郡县皆胁使出门下,而责以厚贽。先生不忍从,遂解组归。金溪之百姓攀留泣送晋江也。

当在晋江时,有贾人怨其继母之诛求,而不养其父。其父诣县诉。贾人行贿于先生,乞以贫为解。众皆争往视之,天方寒,贾人衣其父以新衣,而自著敝衣,为冻饥可怜之状,且曰:“有衣皆以奉父矣。”先生故怒视其父,曰:“子寒如此,而不恤之邪?”呼吏持大杖来。先生睥视贾人,颜色如平常,猝指叱之曰:“若见若父之将受大杖也,而安忍视之,不孝何辞?”即以大杖扑贾人,而其父乃从旁泣。先生出贿付其父曰:“以养尔余年。”众皆快之。

民逋赋,久不能输,及输逋则赋甚多。先生诘知其鬻子也,乃捐俸入赎而归之。有守瓜圃而毙者,暮夜莫知其为谁。先生集乡民于社庙,闭门使袒裼观之,一人肤体伤败,先生叱之曰:“若往而盗若瓜,值若之警,相殴相持,以至于此。”其人即屈服。先生之听讼仁明多此类。

晋江人文比他邑为盛。先生至,则益劝勉其父兄,使训诲其子弟,其稍属俊秀者,亲加宾礼焉。由此晋江之童子试至万人。

先生之免金溪而归,足不履户外。而华容在洞庭旁,土卑而赋重。先生因诣县官,谓此皆湖岸荒余,十常八九浸于水,宜准湖乡下地例,一亩粮止一升。县官信先生素长者,察知愚民情实无他,卒如先生言。华容人蒙其利至今。

先生名召华,字君实。

赞曰:先生在官前后仅四年,故设施未竟,然其为利于民者多矣。其议减湖田之赋,华容人将筑祠以报,而先生固止之,此所谓阴德也。虽使其子孙世为三公,岂为过乎?              

(刘大櫆《张复斋传》,有删改)

1】下列句子中,加线的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值吴逆之乱,崎岖兵革崎岖:山路高低不平

B.子寒如此,而不恤之邪恤:怜悯

C.民逋赋,久不能输  逋:怠慢

D.土卑而赋重卑:卑微

2】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线的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

A.上官将疏荐之,而先生以母老乞终养若往而盗若瓜,值若之警,相殴相持

B.侍养既二十年,乃起为江西之金溪即以大杖扑贾人,而其父乃从旁泣

C.其所属郡县皆胁使出门下,而责以厚贽 以养尔余年

D.知福建之晋江先生之听讼仁明多此类

3】以下句子中,分别编为四组,全都直接表明张复斋为利于民的一组是(3分)

①先生请谷得七千余石,多方赈贷              ②先生不忍从,遂解组归

③先生诘知其鬻子也,乃捐俸入赎而归之        ④先生出贿付其父

⑤先生集乡民于社庙,闭门使袒裼观之          ⑥益劝勉其父兄,使训诲其子弟

A②③④     B①⑤⑥     C②⑤⑥     D①③④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张复斋非常孝顺,在战乱中与弟弟召修一道背着老母亲辗转奔波,后来还为终养老母亲弃官归家。

B.张复斋在晋江和金溪虽为官时间不长,但他清正廉明,刚正不阿,为民着想,深受当地百姓爱戴。

C.张复斋办案机智,曾巧断贾人不养其父案,让不孝子受到惩罚,贾人父得养天年,令人称快。

D.张复斋在金溪被罢免后,又回到福建晋江,他为华容百姓请求减免赋税,华容百姓一直享受着实惠。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126)

5】翻译文中划横线的句子。(10分)

1)若见若父之将受大杖也,而安忍视之,不孝何辞?(4分)

2)其稍属俊秀者,亲加宾礼焉。(3分)

3)华容人将筑祠以报,而先生固止之,此所谓阴德也。(3分)

答案:

1B

2C

3D

4D

5】(1)你看你父亲将受大杖(责打),却安于忍心地看着,你怎么能推托掉不孝顺的罪名呢?

2)(对)那些渐渐表现出()才智出众的年轻人,(先生都)亲自用对待宾客一样的礼节对待他们。

3)华容人准备建立祠堂来报答他的恩情,但先生坚决制止了,这就是所谓的阴德啊。

解析:

1】试题分析:BA崎岖:跋涉,奔波。C逋:拖欠。责臣逋慢,怠慢D卑:地势低。)

2】试题分析:C(以,介词,用,拿。A而,表转折关系;表承接关系。B乃,副词,才;副词,反而,竟然。D之,助词,的;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

3】试题分析:D表现了张复斋的正直;表现了张复斋断案的明智。)

4】试题分析:D(原文张复斋从金溪解组归,并未说明是被罢免;且此次归乡还家,家在华容,而非又回到福建晋江,金溪百姓像晋江一样泣别挽留他。)

5】试题分析:(1)在翻译这个句子的时候,”1分,大杖”1分,”1分,大意1分。(2)这个句子中关键词俊秀”1分,”1分,大意1分。(3)这个句子中”1分,”1分,判断句1分。

7、诗歌鉴赏

【仙吕】后庭花

赵孟頫 (元)

清溪一叶舟,芙蓉两岸秋。采菱谁家女,歌声起暮鸥。乱云愁,满头风雨,戴荷叶归去休。

【中吕】普天乐

滕宾(元)

翠荷残,苍梧坠。千山应瘦,万木皆稀。蜗角名,蝇头利,输与渊明陶陶醉。尽黄菊围绕东篱,良田数顷,黄牛一只,归去来兮。

1】这两首曲的前四句都写了秋景,但手法和意境特点各不相同,请作具体分析。(4分)

2】这两首曲分别用不同的抒情手法表达了何种相似的志趣?请作具体分析。(3分)

答案:

1】赵曲写景用了动静结合的手法。(1分)描写出一幅宁静幽美又灵动清逸的水乡秋暝图。(1分)滕曲写景用了拟人的手法。(1分)写出了萧瑟肃杀凄清的秋景。(1分)

2】都表达了归隐之志。(1分)赵曲全篇写景,描绘幽美如画的水乡,只在尾句通过描

述采菱女摘荷叶戴在头上,互相呼唤归去的情景,寓情于景,间接抒情(含蓄)(1分)表达了归隐之志。滕曲前四句写景,表达人生迟暮之感,后四句直写人事,预想归隐后的田园生活,直抒胸臆(1分),表达了倾慕陶渊明,急于归隐的志向。

解析:

1】试题分析:赵曲写景的画面:荡一叶轻舟于清溪上。两岸荷塘满目荷花,采菱女一曲清歌惊起栖息的暮鸥。滕曲写景画面:翠荷凋残,苍梧坠叶,千山应憔悴,万木都稀疏。

2】试题分析:滕曲的开头四句为第一层,写秋天到来后花卉凋残、草木摇落的景象。千山万木极状空间范围之广,有肃杀的秋氛塞空而下之势。中间三句为第二层,写诗人见秋风起,想起自己过去碌碌风尘,不过是为蜗角名,蝇头利,虽有归隐之志,但不能像陶渊明那样。毅然退隐。表明对官场的厌恶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最后四句为第三层,设想归隐后的躬耕生活,表现作者的爱憎情绪和取舍价值。全曲以秋景起兴,表达了对陶渊明的倾慕和景仰,以及自己急于归隐的浩然归志。

更多关于中学免费复习资料或者留学免费资料,可以在“上海新东方”微信小程序里领取。这些资料可以很好的帮助学生更好的进行相关学科的学习和题型练习。且一些免费课的课程质量非常好,能够给孩子带来很好的学习体验。

推荐关注微信公众号【新东方上海学校微服务】,为您提供课程咨询、优惠活动、新闻查询、学习资料包领取等功能服务哦!

版权及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含本网和新东方网) 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仅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转载稿的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新东方",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见稿后在两周内速来电与新东方网联系,电话:010-60908555。

大家都在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