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 电话 置顶

新东方网>上海新东方学校>优能中学>优能高中>正文

上海高二期末考试语文复习题资料及答案

2020-11-13 17:20

来源:

作者: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3分)

 

A.炽热 整饬 叱咤风云 插翅难飞

B.唆使 夙愿 肃然起敬 追根溯源

C.小憩 迄今 同仇敌忾 休戚相关、

D.显赫 唱和 溘然长逝 欲壑难填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 A项全部读为“chì”;此项的容易误读为“zhì”B项除唆使“suō”,其它均为“sù”;此项的易误读为“shuò”C项分别为“qì,qì,kài,qī”;此项中的易误读为“qì”D项除溘然长逝“kè”,其它均读“hè”。此项中的易误读为“hè”。本题大多为易误读的字,并且大多并非多音字,所以要以识字为主。

 

 

2、选出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 3分)

①按照巴甫洛夫学说的理论,睡眠是大脑皮层甚至某些低级部位的一种全面性抑制。

②如果睡眠还较浅,大脑里的抑制过程还不全面彻底,剩下某些兴奋点继续活动,梦境就会产生。

③梦是睡眠产生的,熟睡却不会做梦,所以梦是睡眠还较浅时的产物。

④这种抑制过程如果很深很深,人的思维活动停止了,外界一般强度的声、色刺激也不能感知,这就是熟睡,这时候不会做梦。

⑤现代生理科学的发展,使人们对于梦有了更多的了解。

⑥又由于大脑皮层大部分处于抑制状态,而这些孤立的兴奋点缺乏有逻辑的联系,这就构成了梦的荒诞性。

⑦引起这些兴奋点活动的因素,大多与以前感知过的刺激的作用有关,因而梦境与日常生活有有关联的,不是神秘的。

 

A③①④⑦⑥②⑤     B⑤③①④②⑦⑥

C②①④③⑤⑥⑦     D①④②⑦⑥⑤③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是本段的中心句,所以排最前;中的这种抑制过程照应了中的全面性抑制这些兴奋点照应了某些兴奋点;由以上分析可选出正确答案B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且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3分)

 

A.伦敦作为第30届奥运会的主办城市,其规划中的奥运村就在船坞区,因该地土地价格低廉,所以吸引了福特汽车等国际财团前来开发船坞区的改造。

B.从三月十四日到三月十九日,不法分子蛊惑煽动一些不明真相的人在甘南州进行打砸抢烧破坏活动,致使当地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达23亿元人民币。

C.营房传达室里坐着的两个人,是来探亲的新兵王勇和李刚的家属。

D.全国人大代表、省教育厅副厅长张志勇建议,高校招生应引入多元标准,不但要看高中生的高考成绩,还要看其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和综合素质评价报告。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A吸引了福特汽车等国际财团前来开发船坞区的改造赘余,应将船坞区的改造删去。B致使当地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达23亿元人民币致使造成语意重复,应去掉造成C是来探亲的新兵王勇和李刚的家属有歧义。是一人为新兵一人为家属,还是两人都是家属?语意不清。

 

 

4、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3分)

 

A.你的这个不情之请让我很为难,过两天我再答复你吧。

B.可以说,中国的书法和文学相得益彰,这在当代书法家、作家贾平凹的作品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C.峨眉山是闻名中外的旅游胜地,素有峨眉天下秀之誉其巍峨磅礴,重峦叠嶂,山山有奇景,十里不同天,真是巧夺天工。

D.在学习上也是这样,吃别人嚼过的馍不香,要善于动脑筋,师心自用,才能学深学透。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 不情之请:不合情理的请求(称自己提出请求时的客气话,自谦之词)。此处属于谦敬失当。巧夺天工:专指人工的精巧胜过天然制成,形容技艺十分高超。人工胜于天然。

此处属对象误用。师心自用:形容自以为是,固执己见,不肯接受别人的正确意见。此处望文生义。

 

 

5、下列作家与他们的字、号、谥号、别称一一对应有误的一组是

 

A.李白——青莲居士欧阳修——六一居士白居易——香山居士

B.杜甫——子美柳宗元——子厚苏轼——子瞻

C.范仲淹——文正陆游——放翁柳永——靖节先生

D.陶渊明——五柳先生韩愈——昌黎先生李清照——易安居士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 柳永号三变。靖节先生是陶渊明。

 

 

6、下列讲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彗星白炽灯莘莘学子言者无罪,闻者足诫

B.艺苑入场券如雷贯耳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C.跻身杀手锏响遏行云月满则亏,水满则溢

D.精湛孵化器洞若观火瓜熟缔落,水到渠成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 A项:应为,警惕的意思;诫,警告的意思。B项:应为,贯通的意思;灌,浇、灌溉、倒进去或装进去的意思。D项:应为,与瓜有关,所以是字头。

 

 

7、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问题。(25分)

小公务员之死  (俄)契诃夫

一个美好的晚上,一位心情美好的庶务官伊凡•德米特里•切尔维亚科夫,坐在剧院第二排座椅上,正拿着望远镜观看轻歌剧《科尔涅维利的钟声》。他看着演出,感到无比幸福。但突然间,他的脸皱起来,眼睛往上翻,呼吸停住了……他放下望远镜,低下头,便……阿嚏一声!他打了个喷嚏,无论何时何地,谁打喷嚏都是不能禁止的。庄稼汉打喷嚏,警长打喷嚏,有时连达官贵人也在所难免。人人都打喷嚏。切尔维亚科夫毫不慌张,掏出小手绢擦擦脸,而且像一位讲礼貌的人那样,举目看看四周:他的喷嚏是否溅着什么人了?但这时他不由得慌张起来。他看到,坐在他前面第一排座椅上的一个小老头,正用手套使劲擦他的秃头和脖子,嘴里还嘟哝着什么。切尔维亚科夫认出这人是三品文官布里扎洛夫将军,他在交通部门任职。

“我的喷嚏溅着他了!”切尔维亚科夫心想,“他虽说不是我的上司,是别的部门的,不过这总不妥当。应当向他赔个不是才对。”

切尔维亚科夫咳嗽一声,身子探向前去,凑着将军的耳朵小声说:

“务请大人原谅,我的唾沫星子溅着您了……我出于无心……”

“没什么,没什么……”

“看在上帝份上,请您原谅。要知道我……我不是有意的……”

“哎,请坐下吧!让人听戏嘛!”

切尔维亚科夫心慌意乱了,他傻笑一下,开始望着舞台。他看着演出,但已不再感到幸福。他开始惶惶不安起来。幕间休息时,他走到布里扎洛夫跟前,在他身边走来走去,终于克制住胆怯心情,嗫嚅道:

“我溅着您了,大人……务请宽恕……要知道我……我不是有意的……”

“哎,够了!……我已经忘了,您怎么老提它呢!”将军说完,不耐烦地撇了撇下嘴唇。

“他说忘了,可是他那眼神多凶!”切尔维亚科夫暗想,不时怀疑地瞧他一眼。“连话都不想说了。应当向他解释清楚,我完全是无意的……这是自然规律……否则他会认为我故意啐他。他现在不这么想,过后肯定会这么想的!……”

(回家后,切尔维亚科夫把自己的失态告诉了妻子。他觉得妻子对发生的事过于轻率。她先是吓着了,但后来听说布里扎洛夫是“别的部门的”,也就放心了。)

(“不过你还是去一趟赔礼道歉的好,”她说,“他会认为你在公共场合举止不当!”)

(“说得对呀!刚才我道歉过了,可是他有点古怪……一句中听的话也没说。再者也没有时间细谈。”)

第二天,切尔维亚科夫穿上新制服,刮了脸,去找布里扎洛夫解释……走进将军的接待室,他看到里面有许多请求接见的人。将军被围坐在其中,他已经开始接受呈文了。询问过几人后,将军抬眼望着切尔维亚科夫。

“昨天在‘阿尔卡吉亚’剧场,如果大人还记得的话,”庶务官开始报告,“我打了一个喷嚏,无意中溅了……务请您原……”

“什么废话!……天知道怎么回事!”将军扭过脸,对下一名来访者说:“您有什么事?”

“他不想说!”切尔维亚科夫脸色煞白,心里想道,“看来他生气了……不行,这事不能这样放下……我要跟他解释清楚……”

当将军接见完最后一名来访者,正要返回内室时,切尔维亚科夫一步跟上去,又开始嗫嚅道:

“大人!倘若在下胆敢打搅大人的话,那么可以说,只是出于一种悔过的心情……我不是有意的,务请您谅解,大人!”

将军做出一副哭笑不得的样子,挥一下手。

“您简直开玩笑,先生!”将军说完,进门不见了。

“这怎么是开玩笑?”切尔维亚科夫想,“根本不是开玩笑!身为将军,却不明事理!既然这样,我再也不向这个装腔作势的人赔不是了!去他的!我给他写封信,再也不来了!真的,再也不来了!”

切尔维亚科夫这么思量着回到家里。可是给将军的信却没有写成。想来想去,怎么也想不出这信该怎么写。只好次日又去向将军本人解释。

“我昨天来打搅了大人,”当将军向他抬起疑问的目光,他开始嗫嚅道,“我不是如您讲的来开玩笑的。我来是向您赔礼道歉,因为我打喷嚏时溅着您了,大人……说到开玩笑,我可从来没有想过。在下胆敢开玩笑吗?倘若我们真开玩笑,那样的话,就丝毫谈不上对大人的敬重了……谈不上……”

“滚出去!!”忽然间,脸色发青、浑身打颤的将军大喝一声。

“什么,大人?”切尔维亚科夫小声问道,他吓呆了。

“滚出去!”将军跺着脚,又喊了一声。

切尔维亚科夫感到肚子里什么东西碎了。什么也看不见,什么也听不着,他一步一步退到门口。他来到街上,步履艰难地走着……他迷迷糊糊地回到家里,没脱制服,就倒在长沙发上,……咽了气。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和写法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两项是( )(5分)      

 

A.小说灵活地运用了语言、心理、动作等多种描写手法来塑造主人公切尔维亚科夫这一典型形象。

B.小说的主人公切尔维亚科夫向长官前后进行过多达四次的道歉,而且一次比一次显得卑怯与悲戚。

C.小说喜剧性的结局既表现了作家对思想庸俗、生活委琐的小市民的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也堪称其对黑暗、罪恶的制度的控诉,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

D.从创作手法上讲,这篇小说突出的一个特点,就是运用了重复和渐进深入的描述技巧,形象生动地表现出一个喷嚏对主人公的影响,从而使人物的心理变化逐步显现。

E.小说从批判市侩意识的角度观察和反映生活,写出了丧失人格意识的奴性心理对于强权和暴力的恐惧和服从。

2】小说中画线部分的情节是否可以删去?为什么?请简要分析。(6分)

                                                                                  

3】小说的主人公切尔维亚科夫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作品简要概述。(6分)

                                                                                 

4】对于小公务员之死,有人认为这完全归咎于黑暗的俄国社会,也有人认为这源于小公务员的奴性心理和等级观念,还有人将其归因于小公务员自身的自卑情结,你认同以上哪一种说法?结合小说内容谈谈自己的观点。(8分)

                                                                                  

答案:

1BC

2】不可以。切尔维亚科夫的妻子是小说中唯一的配角,当切尔维亚科夫内心惶恐不安地把自己的失态告诉妻子时,她最终给予丈夫的建议还是再次去向长官道歉,她的言行无疑推动了小说情节的发展。切尔维亚科夫的妻子的反应在某种程度上与前者的卑怯形成了对比,但是在她的思想意识中,仍然有根深蒂固的奴性心理和等级观念,从而凸显了当时俄国社会中切尔维亚科夫式心理的普遍性,进而深化了小说的主题。这段情节从侧面烘托了小说主人公切尔维亚科夫因循守旧、惶恐忧郁的性格特征。

3】切尔维亚科夫这一形象具有以下特点:他因循守旧、畏首畏尾;他惶恐忧郁、自卑脆弱;他有获得尊重与认同的强烈愿望和平等意识;他有对于强权与暴力的无奈屈从的奴性心理。

4】示例一:

我认为小公务员之死的根本原因在于黑暗的俄国社会。

小说中的布里扎洛夫将军老头从头到尾,并未因为庶务官“一不小心”喷洒在他秃头顶与脖子上的喷嚏发出一声指责;倒是庶务官自己不厌其烦、胆战心惊地连连道歉,最后终于被吓死。作家在这里巧妙地揭露出:沙皇专制统治严格的等级制度与残酷的高压政策是这场悲剧的制造者与罪魁祸首。归根结底,这是另一种意义上的“他杀”。这说明,在这种高压政策面前,人们生存在地位与权势分明的氛围中,恐怖与压迫的毒瘤已经深深地污染、毒害了当时俄国各阶层人们的心灵。

示例二:

我认为小公务员之死源于其自身的“自卑情结”。

从小说情节发展看,小公务员有着很强的“自卑情结”,这也是他的性格特征之一。小公务员生活的环境使他很早就产生了根深蒂固的低人几等的自卑心理。在他眼里,那些上层社会的达官贵人有着神圣不可侵犯的威严,他们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代表着一种意志、命令和心理威胁,并对他产生一种现实的压抑感。当他想摆脱这种压抑获得个性满足的自尊时,却受到了现实的巨大遏制与反弹,因为上层社会不容纳他,所以,当他向将军道歉,却遭到生硬而傲慢的拒绝时,他的心理受到严重的挫伤。可他要求获得自尊的愿望,使他要找回心理平衡,定心看戏,于是,他要再次道歉,然而随之而来的打击则更加大了他心境的倾斜度,使他完全处在幻想状态中,不能按照生活的逻辑进行思维,而运用想象的逻辑进行判断,用想象代替现实做出一系列主观臆想的判断甚至做出“穿上新制服,刮了脸”去赔礼道歉的荒唐举动。这正是作者对病态社会使人性扭曲、心理变态的揭露。

 

解析:

1】试题分析:B、小说中切尔维亚科夫向长官布里扎洛夫将军前后进行过五次(或六次)道歉。C、小说的结局是切尔维亚科夫的死,这非但不是喜剧性的,反而是悲剧性的

 

2】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故事情节的作用。分析情节的作用要从两个方面入手:(1)从情节结构上分析,如为下文情节作铺垫、设悬念,推动情节发展,把故事情节推向高潮,使故事情节发生转折;(2)对塑造人物形象及表现主题方面的作用。 本题首先是推动了情节的发展,因为有她的建议,才有了后文的情节。其次是为了衬托主人公的形象的。另外,妻子的言行还有深化主题的作用,表明这种奴性的普遍性。

 

3】试题分析: 这是一道分析人物形象的题,难度不大。从他因为一个喷嚏而三番五次地向将军道歉,即使得到了原谅也不敢相信可见其因循守旧、畏首畏尾;从他喷嚏事件中的心理活动可见其惶恐忧郁;从他道歉的言行可见其自卑脆弱;他一直想得到将军的原谅,其实也反映了他有获得从尊重与认同的强烈愿望和平等意识;从他最后担心而死可知他有对于强权与暴力的无奈屈从的奴性心理

 

4】试题分析: 本题要联系作者及作者写作本文的时代背景来分析。契诃夫在八十年代初开始文学创作,正赶上俄国历史上一个最反动时期的开端。当时民粹派到民间去的运动已经完全失败。一八八一年三月一日,民意党人刺杀了沙皇亚历山大二世。新登位的亚历山大三世实行残暴的恐怖统治,疯狂地镇压革命运动,社会上死气沉沉。当时农奴制虽然表面上已经废除,但农奴制残余仍严重存在,加上资本主义发展所带来的新形式的剥削,使广大工农陷入极度贫困和大量破产的悲惨境地。在反动势力猖狂进攻的情况下,惊慌失措的资产阶级自由派,开始谄媚地顺应”新的环境,已经堕落的民粹派和他们同流合污,同现实妥协,使他们不再有什么本质的区别了。在小市民中间,以及大部分知识分子中间,笼罩着一种庸俗猥琐、苟且偷安的习气。本文的主人公正是这样的一位小市民形象。但同时,本文主人公的死与其性格也有必然的联系。解答时应从两个方面来分析更为合理。

 

 

8、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鲁恭字仲康,扶风平陵人也。其先出于鲁顷公,为楚所灭,迁于下邑,因氏焉。祖父匡,王莽时,为羲和,有权数,号曰“智囊”。父某,建武初,为武陵太守,卒官。时恭年十二,弟丕七岁,昼夜号踊不绝声,郡中赙赠①无所受,乃归服丧,礼过成人,乡里奇之。十五,与母及丕俱居太学,习《鲁诗》,闭户讲诵,绝人闲事,兄弟俱为诸儒所称,学士争归之。

太尉赵憙慕其志,每岁时遣子问以酒粮,皆辞不受。恭怜丕小,欲先就其名,托疾不仕。郡数以礼请,谢不肯应,母强遣之,恭不得已而西,因留新丰教授。建初初,丕举秀才,恭始为郡吏。

憙复举恭直言②,待诏公车,拜中牟令。恭专以德化为理,不任刑罚。讼人许伯等争田,累守令不能决,恭为平理曲直,皆退而自责,辍耕相让。亭长纵人借牛而不肯还之,牛主讼于恭。恭召亭长,敕令归牛者再三,犹不从。恭叹曰:“是教化不行也。”欲解印绶去。掾史涕泣共留之,亭长乃惭悔,还牛,诣狱受罪,恭贳不问。于是吏人信服。建初七年,郡国螟伤稼,犬牙缘界,不入中牟。河南尹袁安闻之,疑其不实,使仁恕掾肥亲③往廉之。恭随行阡陌,俱坐桑下,有雉过,止其傍。傍有童儿,亲曰:“儿何不捕之?”儿言:“雉方将雏。”亲瞿然而起,与恭诀曰:“所以来者,欲察君之政迹耳。今虫不犯境,此一异也;化及鸟兽,此二异也;竖子有仁心,此三异也。久留,徒扰贤者耳。”还府,具以状白安。恭在事三年,会遭母丧去官,吏人思之。

其后拜为《鲁诗》博士,由是家法学者日盛,迁侍中,数召宴见,问以得失,赏赐恩礼宠异焉,迁乐安相。是时东州多盗贼,群辈攻劫,诸郡患之。恭到,重购赏,开恩信,其渠帅张汉等率支党降,恭上以汉补博昌尉,其余遂自相捕击,尽破平之,州郡以安。

恭在公位,选辟高第,至列卿郡守者数十人。而其耆旧大姓,或不蒙荐举,至有怨望者。恭闻之,曰:“学之不讲,是吾忧也。诸生不有乡举者乎?”终无所言。恭性谦退,奏议依经,潜有补益,然终不自显,故不以刚直为称。三年,以老病策罢。六年,年八十一,卒于家。

(节选自《后汉书·鲁恭传》)

注:①赙赠:赠送财物给办丧事的人家。②直言:汉晋时期察举科目名,意为直言敢谏。③仁恕掾:官名;肥亲,人名。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太尉赵憙慕其志慕:仰慕

B.郡数以礼请,谢不肯应谢:推辞

C.雉方将雏雏:幼鸟

D.或不蒙荐举,至有怨望者望:责备

2】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表现鲁恭以德化为理的一组是

①闭户讲诵,绝人闲事                  ②恭怜丕小,欲先就其名,托疾不仕 

③恭为平理曲直,皆退而自责,辍耕相让  ④不以刚直为称  

⑤掾史涕泣共留之,亭长乃惭悔          ⑥郡国螟伤稼,犬牙缘界,不入中牟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③⑤⑥     D②⑤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鲁恭的祖先是鲁顷公,被楚国灭亡之后,迁居到下邑,于是改姓鲁。祖父鲁匡,王莽时担任羲和的官职

鲁恭的父亲,在建武初年,担任武陵太守,死在官任上。

B.太尉时常派儿子送酒和粮食给鲁恭,鲁恭拒不接受。鲁恭想先成就弟弟的功名,就推托自己生病,不肯做官。直到弟弟在建初初年考取了秀才,他才到州郡担任官吏。

C.鲁恭担任中牟令,重视道德的教化作用,不施用刑罚,出现了令仁恕掾肥亲赞叹不已的三异局面:虫害不侵犯边境,德化及于禽兽,小孩子有仁爱之心。

D.鲁恭担任《鲁诗》博士时,东州一带盗贼横行,鲁恭选拔任用几十位官员,任命他们为汉地博昌县太尉,其余盗贼就进行捕杀,最终平定了盗贼。

4】翻译下面的句子。(10分)

①每岁时遣子问以酒粮,皆辞不受。(5分)

②学之不讲,是吾忧也。诸生不有乡举者乎?(5分)

 

答案:

1C

2C

3D

4】(1)每年时常派儿子送酒和粮食慰问他们,他们都推辞不接受。

2)学问不勤于研习,这是我所忧虑的啊。诸生(如能勤于研习)不是还有乡里可以推举吗?

 

解析:

1】试题分析:在这里用作动词,应解释为孵雏

 

2】试题分析:是说鲁恭兄弟俩读书专心是说鲁恭体谅弟弟是说鲁恭性谦退。

 

3】试题分析:选拔任用官员是在公爵位之时。

 

4】试题分析: 注意重要的文言现象:(1)时:时常。问以酒粮:以送酒和粮食慰问(他们)。辞:推辞。

2)学之不讲:学问不勤于研习。是:这。不有:不是还有。乡举:乡里(可以)推举。

推荐关注微信公众号【新东方上海学校微服务】,为您提供课程咨询、优惠活动、新闻查询、学习资料包领取等功能服务哦!

版权及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含本网和新东方网) 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仅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转载稿的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新东方",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见稿后在两周内速来电与新东方网联系,电话:010-60908555。

大家都在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