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考最新动态
大家都在看
2017年高考生物试题分析及2018年复习备考建议
2017-08-11 13:21
来源:新东方整理
作者:网络编辑
一、2017高考全国1卷生物试题分析
2017年高考,肩负着探索构建“一体四层四翼”的高考评价体系的重任。“一体”即高考评价体系,通过确立“立德树人、服务选拔、导向教学”这一高考核心立场,回答了“为什么考”的问题。“四层”通过明确“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核心价值”的考查目标,回答了高考“考什么”的问题。“四翼”通过明确“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四个方面的考查要求,回答了“怎么考”的问题。
2017年全国1卷理综生物试题的命题注重基础性、全面性,把握时代性,突出了生物学和生产、生活密切联系。试题稳中有新、难度适当,对学生生物科学素养的培养有良好的引导作用。试卷考点分布合理,紧扣教材基础知识、主干知识和核心内容,以知识为载体,强调分析问题的能力,试题设置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1.凸显能力立意的命题意图。
理解能力考查是全套试题命题的基础,试题以教材内容为出发点,重点考查了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理解与掌握,必考内容包括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基本的实验探究等。试卷涉及到教材的核心概念有细胞间信息交流的方式、过敏反应、种群增长速率、内环境作用、遗传的基本规律等知识。第30题除考查了基础知识外,还要求学生对“CO2补偿点”这一信息进行理解与应用。第31题第2问,以具体杂交实验数据、现象为切入点,考查了学生对伴性遗传概念的理解与应用。
对获取信息的能力的考查在这次高考题中得到了明显的提升,特别是第3题,第29题,要求学生从坐标曲线图和题目文字中获取信息,解决问题。
在实验与探究能力方面,高考生物科除要求考生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和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等环节)外,还要求考生具备实验设计、实验结果预测和得出结论的能力。2017年高考生物实验试题是按照相对较高的要求进行设计的,这不但有利于区分考生,同时对于改善中学教学不重视实验,不重视实际操作,存在“背”实验、“记”实验的状况也是非常有利的。今年试卷中直接考查教材实验的比例在减少,开放性题目、侧重于考查实验思维与方法、实验设计、分析的题目比例在增加。例如,第2题以细胞结构与成分为前提考查了教材实验;第3题以植物激素为情境考查了实验结论的推导;第29题更是一道开放性题目,试题立足以确定病毒类型实验为载体,考查了实验的设计、结论的推导、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等内容,试题灵活而全面。这体现了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的特色,对高中生物教学有很好的导向作用。
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考查也非常突出,突出考查学生对知识的转化迁移和应用能力、从题干中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实验探究能力及生物学素养。
2.彰显核心素养的考查目标
生物科学的素养是考生未来走向社会进行个人决策所需的生物科学知识、探究能力以及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一个不具备生物学素养的公民,不一定能成为一个合格的现代人。对生命现象和规律的探究能力,以及运用生物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高考生物学科所定义的关键能力,是高考生物学科的高一层次要求,也是社会发展对人才的基本要求。
2017年高考生物试题在围绕分子与细胞、遗传与进化、稳态与环境、生物技术与实践、现代生物科技等展开的同时,对生物学科的素养、关键能力、核心价值进行了考查。试题不但从一般层面考查考生对生物学基本知识的理解与综合运用能力,也尝试考查考生对生命过程进行深度、全面思考的能力,这是2017年高考生物试题的一个亮点。
在思维考查上主要体现为分析、对比、判断、演绎推理,特别是在用逻辑性的语言分析生物学现象、结果,表达生物学观点上最为突出。
本套试题在结构与功能观、生态观、社会责任意识方面都有体现,更为明显的核心素养是理性思维和科学探究,这给未来的高中教学和高三备考指明了方向。
面对纷繁复杂的生命过程是否能够做到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是衡量生物学科素养的一个指标,对此2017年高考生物试题有所创新。如全国I卷第30(1)题,关于“密闭小室中的植物在光下光合速率降低的原因”这一问题,若考生只回答“CO2的浓度降低”是不够的,必须回答出“植物在光下光合作用吸收CO2的量大于呼吸作用释放CO2的量,使密闭小室中CO2浓度降低,光合速率也随之降低”才是比较全面的。
2017年高考生物试题和答案的这种设计思路不但很好地体现了高考服务选拔的核心立场,对于学生生物学素养的提升,以及全民素质的提高都是有帮助的。
3.体现立德树人的高考立场
人类是生态环境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环境是人类生存的物质基础。因此人类的生活、生产等活动都与生态环境密切相连。随着时间的推移,生态环境问题愈加受到人们的重视,如“森林遭到严重砍伐、野生动物大量灭绝、盲目捕捞使渔业资源受到破坏、大量使用农药使农作物及人体健康受到损害等等问题”被环境专家定义为严重威胁世界生态环境的十大问题。针对“盲目捕捞使渔业资源受到破坏”这一类问题,全国I卷第5题以草原上散养的某种呈S型增长家畜种群的增长率随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为素材,让考生判断“若要持续尽可能多地收获该种家畜,开始捕获家畜的合适时机是什么”。该题向考生传达了生态学的观点,同时也向考生和社会传达了在对待地球资源的问题上,人类不能只求索取,无原则地索取最终受到损失的还是人类自身,为了全人类的自身利益要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要具有保护全球环境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二、对2018年高考复习备考的建议
2017年试题内容结构如下:必修一所占分值为21分,考查比较基础,同时也体现了跨模块综合的特点。必修二所占分值上升为28分,总体难度适中,遗传大题虽然研究两对等位基因,但实质是对基因分离定律的考查。必修三所占分值为26分,考查方式有些变动,三道选择题都与必修三相关,而在二卷中经常出现的生态大题被遗传的分子基础的题型替代。选修部分对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提高了要求。
据此对2018年高考复习备考提出以下建议:
1.紧密结合教材,注重基础。从17年试题命制可以看出,很重视对人教版高中生物教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如第二题“下列关于细胞结构与成分的叙述,错误的是”考查内容分别来自必修一第二章实验、第六章实验以及第三章课后拓展题。如果考生基础扎实,审题认真,就能够得心应手,有些题干来自教材拓展和旁栏知识点,充分体现注重基础,回归教材的趋势。
在复习备考过程中要坚持教学的基础性,全面性,稳扎稳打,不留死角,不搞突击。注重在复习中形成知识网络,通过横向和纵向整理,使零散的知识系统化。
2.注重知识点之间迁移和融合,突出全面性,加强综合能力的培养。2017年试题素材来源广泛,问题角度新颖,加大知识点之间迁移和融合的力度,有效考查考生对主干知识与核心知识的掌握理解及应用,突出跨模块的综合性考查。如第一题“细胞间信息交流的方式有多种。在哺乳动物卵巢细胞分泌的雌激素作用于乳腺细胞的过程中,以及精子进入卵细胞的过程中,细胞间信息交流的实现分别依赖于”考查内容就在必修一42页细胞间信息交流的方式,但是需要正确定位的选项实例都来自必修三,完美的把必修一和必修三结合。若考生对这两方面知识比较了解,则可轻松作答。
在复习备考中要培养学生推陈出新的能力,迁移应用的能力。
3.紧扣考试大纲,重点培养学生信息获取能力。学生失分最多的往往来自信息获取题型。比如第3题,第5题。第29和30题。重点考查对概念的理解,对生物学现象图表资料的分析,判断推理能力。如30题中“若将甲种植物密闭在无O2、但其他条件适宜的小室中,照光培养一段时间后,发现植物的有氧呼吸增加,原因是__________。”就要求学生认真思考分析,经推理得出密闭环境植物无氧呼吸产生二氧化碳供光合作用利用,进而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可供植物有氧呼吸的结论。
在复习备考中要提高学生理解、获取信息的能力,图文转换得能力。重视对新情景新材料试题的分析,拓宽学生视野,增大信息量。
4.加强实验和探究能力的培养。2017年重视对实验思路,实验预期,实验结论的考查。这也是考生普遍反应比较“难”的试题。考生在复习中习惯死记实验结果,而轻视实验设计能力和探究能力的培养,导致思考这类题目毫无头绪。生物学是实验科学,这就要求学生对课本实验挖掘拓展,对经典实验透彻分析,培养生物学素养提高探究能力。
加强对实验的复习,提高实验设计与分析能力。高考实验题失分的主要原因是学生没有动手做过,不懂实验原理,不知操作步骤,不会设计实验方案,实验结论表达不清等。在复习要注意引导学生根据实验题的题干信息,明确实验原理及注意事项,分析实验方法步骤,推测实验现象与结果,分析得出实验结论,按照此思路科学地设计实验,进行相关探究。
5.突出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述能力,提升学科素养
用学科术语准确、严谨表达生物学观点是考查生物学素养的重要手段,也是考查用所学知识解答实际问题能力的重要途径。第29题实验设计、结果及结论的描述,第30题对光合作用某现象原因的表述,选作题(37、38)对原因的解答均重点考查了学生的语言表述能力。因此,在平时复习,学生不但要注重结果、结论,还要关注结论产生的过程、或原因的解释,不仅知“然”,还要知“所以然”。
6.选修模块的复习要全面。2017年选做题考查内容覆盖面大,涉及到必修和选修的内容,但难度较小。2017年第37题(选修一)和第38题(选修三)的对比差异明显。这对选择选修三进行教学的人来说,有些难过和难受。选修一是操作技术的运用,主要以教材为本,识记为主,考得相对容易。过去的几年,这两道选修试题难道相当。选修三为了平衡选修一的难度,一般以选修一的难度来定。我们为了高考,为了节省时间,我们从中择一而从之。在高考命题中往往无法达到难度的平衡,因此,建议学生成绩较好的学校和学生两本书都学,这样到考场上能根据题目难度,选择自己容易拿高分的题目来做。
7.要把学生转变为考生。今年的第5题,这道题难吗?不难,很容易做得对的。但是因为试题中出现“增长率”与“种群数量”曲线与平常老师讲的不一样,学生就不会灵活机动,纠结于“增长率”与“增长速率”两个概念,从而影响考试得分。我们在平时的教学和考试中应该让学生认识到,到了考场上就要变成考生,当考生遇到题目信息与自己的认知(课本和老师所讲)不一致时,会以题目为准,能根据题目信息得出答案,而得分。记住高考录取只看高考成绩,一考定终身。
8.对遗传的分子基础和生学态都要重视,注重训练。以往必修有四道非选择题,分布相对的稳定性,代谢、遗传、调节和生态四个模块各出一个大题。打破这种模式的是2016年,“生物与环境”模块的在2016年高考生物中缺失,换成了考查遗传的分子基础。我一直在想,是这块知识容易得分把它删除呢?还是新的课标把必修模块由三个变成了两个?还是中国的生态专家缺少或者生态专家不愿前来参与高考命题?或者今年为了保持试题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生物与环境”模块继续缺席?”生态文明“早已经写到党和国家的报告中,“一带一路"”广场舞“等都已经走进今年的高考,但生态知识中”“生物与环境”“连续两年缺席高考,这是一件不正常的事。高考不应该淡化这方面的内容吧!
中考热点资讯
大家都在看
版权及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含本网和新东方网) 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仅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转载稿的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新东方",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见稿后在两周内速来电与新东方网联系,电话:010-60908555。